• 27阅读
  • 0回复

戏剧大师,也是优秀的美术家——谈梅兰芳的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1
第4版()
专栏:

戏剧大师,也是优秀的美术家
——谈梅兰芳的画
徐灵
我以尊敬和怀念的心情,参加了梅兰芳同志艺术生活展览会的筹备工作。当人们看到他在抗日期间,困居上海,蓄须明志,宁肯鬻画自给,而决不以艺事敌的照片时,莫不肃然起敬。在那期间,梅兰芳同志于梅花诗屋,激励情操,日夜作画;有张他正在作画的照片,凝神构思。那幅作品或许就是《青松图》。
在这幅《青松图》上,他题有“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那朴茂的青松,顽干突兀,森空峭直,而且华姿松秀,墨气苍润,显示了苍松翠柏的“忠贞,沉雄”,正体现了梅兰芳同志在艰苦的岁月里,险恶的处境中,对祖国、对人民、对艺术事业的忠诚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在展出的《梅兰芳文集》里,有一幅《梅花》,他自题:“向暖一枝开”,“甲申腊月写于梅花诗屋”,甲申是1944年,其时日寇正向蒋管区大举进攻,国土继续沦丧。梅兰芳同志痛心于蒋介石的卖国,但对抗战胜利之信心仍坚若磐石。《向暖一枝开》画于斯时,其寓意深刻,爱憎分明,正如郭沫若《咏梅二绝 有怀梅兰芳同志》中的:“漫夸疏影爱横斜,铁骨凌寒笑腐鸦,沥血唤回春满地,天南海北吐芳华。”这枝梅花以其铁骨凌寒,一枝向暖,表现作者的清介高韵,纯洁傲骨的品质和光明在望的乐观情绪,深刻地寄寓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情。
梅兰芳同志另有一幅《梅》,画中自题“江南无所有,聊表一枝春,”借用南朝陆凯赠范晔诗句。改“赠”为“表”,但情景,已大非古人。古人画梅,大多表现“高洁不群”或“孤芳自赏”,而梅兰芳同志画梅,则以苍润秀劲的笔姿,昂扬的气概,行干出枝,勾花点染,于萧疏古淡之中,别有生动之致。这幅《梅》的意境高雅,行笔若飞,俯仰自由,恰又能表达乐观的胸襟。
1945年初夏所作《牵牛花》,也不同于清代恽南田所写之牵牛,“柔条千尺”以示其
“作架为人接引”的志趣,而以挺拔雄健的华姿,厚郁艳丽的墨彩,写牵牛花的娇艳。他自题:“曩居旧京,庭中,多植盆景,牵牛绚丽可观,他日漫卷诗书归去,重睹此花,快何如之。”他抚今思昔,困居申江,而写故乡景物,由花及家,由家而国,惓惓热爱祖国之心情,抗战必胜之信心,跃然纸上。
展品中还有梅兰芳同志乙酉春画佛题诗:“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又曾见他癸未画《达摩像》,踏芦江上,怒目而视,对于当时魑魅魍魉,痛心疾首,憎恶之至。他画佛像,并非超尘出世,而均以“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意念,抒发正义为怀的素志。他画观音、如来等人物,笔姿雄健,皴染酷似金冬心,并追踪吴道玄、李公麟。他画仕女,笔墨清丽,如《妙玉》一幅,则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以白描略染赭墨,用笔设色,其浓淡、粗细、虚实、轻重、刚柔、曲直,均妥贴优美有骨力,功力之深,虽不比名家,也当得起绘画的高手。
梅兰芳同志画人物,尤重传神写心,如“庚寅夏日写于灯下”的《洛神像》,写洛神手执翠羽、仪静体闲、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描绘洛神之美丽聪明、雍容华贵,婉若他所扮演之洛神。将那凌波微步、若往若还和含辞未吐、盈盈欲语的神态,生动而简洁地描绘出来。显出洛神瑰丽而不俗媚,飘逸而不轻浮的神情。因为他以歌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来丰富洛神的造形。戏曲与美术创作,均以形神兼备,绘声绘形为上。
梅兰芳同志曾谈到他演洛神这个角色的心得,认为“先要细细揣摹《洛神赋》原作的精神和剧本台词的含义,多看古代有关神仙故事的名画和雕塑,再从想像中去体会洛神的性格,把他的惆怅,怀恋,寂寞凌空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特别是眉目之间的传神……”戏曲表演强调眼神,“上台全凭眼,眼是心之苗”,眉目传神与重视写心,亦是美术创作的中心问题。绘画造形与戏曲表演传神写心其理相通,我国民间画师认为一幅好画必须“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梅兰芳同志曾说:“戏曲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一向是亲如手足,紧密联系着的。”他常引证一位老先生的话:“唱戏的好比美术家,看戏的如同鉴赏家。”
梅兰芳同志说过:“一个京剧演员,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还必须向多方面吸取精华,才能丰富自己的艺术。”几十年来梅兰芳同志从欣赏和自己绘画创作中,吸取优秀的美术精华以丰富他的戏曲表演,他说:《天女散花》的绸舞就是根据古代绘画《天女散花图》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又从宋代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中之天女散花教化,部分从古代仕女图像服饰中,选择提炼,创造出来京剧古装戏衣和头饰。他认为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对一个演员来说,平日看到眼里,记在心头,在丰富创造生活上,有极大益处。”尤其是我国美术的高度集中简炼概括,形神兼备而富于诗意的描绘,是与戏曲“以少胜多”“以少概多”的传统是相通的。京剧的念、唱、做、打所寻求的“味”,亦与我国绘画所讲的“韵”是有相似的道理的。梅兰芳同志早在1916年即开始学画,影响所及,解放后,戏剧家爱好美术蔚成风气,广收博取,确有助于他们的艺术创造。
梅兰芳同志不仅在戏曲创作上是善于继承,勇于创造的典范,在绘画艺术上,也是敢于革新,尊重传统的能手。他画牵牛花,设色用笔,都有新的创造,并非柔条千尺,而是雄奇挺健、绚烂而秀润。天机物趣,毕生毫端。曾见其临摩近代已故画家陈师曾《故都风光》的一幅贫苦艺人图,陈师曾大胆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不满当时的统治,这在那时并非寻常,若非具有大胆创新的魄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当时勇于创新的齐白石,在赠梅兰芳的画上题有“欲学前人其人过于蠢也”,其用意也在勉励梅兰芳作画、演戏,要从各种艺术的传统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应不以继承传统为满足,不墨守成法。
在梅兰芳同志的良师益友中,有不少美术家。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姚茫父、凌文渊、汪蔼士等名家,常为梅花诗屋缀玉轩中的座上客。梅兰芳同志与朋友交,态度谦虚诚恳,因而转益多师。他自己也不断努力,精益求精,尤其在解放之前,停歌息舞期间,勤修苦练,夜以继日,努力创作,曾为准备画展,在汽油灯下作画直到天明。解放以后,梅兰芳同志仍于百忙中抽暇作画,贡献多方面的才艺,尤其在党的教育下,其戏曲、绘画日益精进。他在1956年所画之《海棠》等作品,更显得繁花似锦,欣欣向荣,花容秀媚,枝叶窈窕,而有呼有应,迎风招展,且笔意冲和,敷色雅洁,不落半点媚俗,有自然之妙趣,体现其心情喜悦,舒畅自由,而给人以美的感受。
收集他的绘画、诗词,举办展览,以其遗风余韵,为群众服务,为后进者楷模,更能发扬他广收博取,不断革新的创作精神,无论对美术界还是对广大观众,都是有益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