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更深更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3
第5版()
专栏:

更深更广
略之
有这末一种作品,也许写得非常生动,但是,看过之后,也就完了。也有另一种作品,除了它的主题所给予读者的一般感受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东西值得深思与玩味。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经历、教养、环境来加以想像与补充。
鲁迅的孔乙己,篇幅不多。但是容量该是何等博大、深厚。
是对封建势力的控诉:迫于饥饿的孔乙己行窃、写了服辩不算,还被打得折骨断腿,成了残废。
是对科举制度的抨击:“科举”是这末无能与无用,是这末罪恶深重:专门造就像孔乙己这样的“人才”。他的全部本领,限于写得一手好字,懂得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之类的文字游戏。
是对弱者、受难者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革命民主精神。孔乙己是那么可怜又可笑,他对举人老爷的鞭挞,含垢忍辱,百般掩饰,而且根本不想有什么反抗。封建制度、封建习俗,给予他难以想像的沉重负担。
是对当时社会的精神麻木症痛下针砭。孔乙己周围的人,对恶势力不置一辞,对弱者,则以他人的苦痛,作为自己的欢乐。
通过孔乙己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借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当然,他的全部意义,远不是我这几句话所能完全讲得清楚。
契呵夫的一篇小说,题名为《在故乡》。主人翁薇拉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她本想回到故乡有所作为的。可是,终于在空虚、庸俗、闲散的生活中沉沦下去。
小说一开始有一节关于草原的描写:
“广漠无垠,却又单调得迷人。草原,草原——另外甚么也没有;远处有一座古墓或者一架风车;牛车载着煤炭慢慢走过去……又过了一个钟头,却还是草原,草原;……安静便占据您的灵魂;您不愿意回想往事了。……”
腐朽的俄罗斯社会制度,就像这广漠无垠的草原一样。它有时不用刀杀你,也不用鞭子打你。而是用单调、沉闷、守旧来侵蚀你的灵魂。你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先是乱蹦乱跳,慢慢地也就在无形中消失了锐气,服服贴贴的了……
作者被压抑着的愤怒,无声的悲哀,不仅紧紧地抓住了读者,而且为读者打开了思路……
也许人们会说:揭发旧社会的病态,容易写得深刻;而歌颂新社会的光明,可就不是那么简单。
当然不简单。不简单并不等于不可能。事实上,在描写新社会的小说中,也有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得比较深、比较广的佳作,王汶石的《沙滩上》就是一例。
《沙滩上》,写的是,不同的人对受批评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受了批评,满肚子“窝囊”、满肚子气,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有的人受了批评,从中取得教训,翻转来变为行动的力量。作品主人翁陈大年就是后一种人,他说得好:
“我倒觉得,不挨鞋底长不大,挨一回鞋底,就应该长点本事,学一点什么才好,要不,就是白白的挨了一顿,那才叫冤呢!”
然而,作品所向我们提示的,决不仅止于这些。它还通过几个人物的性格冲突,让读者体会到:不管我们遇到多少困难,经历多大挫折,我们思想中积极的因素,终会战胜消极的因素;生活中积极的力量,终会战胜消极的力量。困难、挫折,有时也是千金难买的。通过困难、挫折,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才干。社会主义新生力量——像陈大年、囤儿等等在茁壮地成长,而像思荣老汉那样的基本群众,尽管不满意我们工作中的某些缺点,错误,却始终团结在我们周围,坚定地同我们一起前进。
整个作品的调子,清淡而沉郁。在清淡沉郁中却又闪耀着通体透明的炜炜亮色。这亮色,不是“凭空添上”,而是来自我们的社会制度、来自我们现实生活的本身。
一切经得住深思、推敲的作品,就像大海中的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有限,而藏于水底的无穷。别林斯基在谈到果戈里的小说时,写道:“它的显著特点是忠于现实;它不窜改生活,而是复制和再造它,仿佛是一面凸镜从一个观点上反映了繁复的生活现象,取其对于组成一整幅丰满而生动的图画所必要的东西。诗作的伟大和才气。应取决于这幅图画内容的范围和容量。”(《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作品,它是生动的、丰满的,而且容量是博大、深厚的呵!
对生活的艺术概括,深些,再深些;广些,再广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