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谈谈具体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5
第5版()
专栏:

谈谈具体分析
沙英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些基本原理在实际方面的运用,正如‘宣言’本身所说,是随时随地都要依现存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列宁在《共产主义》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毛泽东同志以同样的精神教导我们说:一切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对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具体分析。由此可见,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这个问题是如何的重要了。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各种事物又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皆有其特殊性,即有其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我们既要研究矛盾的普遍性,而尤其要研究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所谓具体分析,就是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发现其固有的本质。具体事物是作为多样性的统一而存在的,是作为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整体而存在的。我们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综合,不仅揭示具体事物的本质,而且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事物内部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外部现象而表现的,而且本质和现象是有矛盾的,外部的表现形态有时是歪曲的。假象也是一种现象,它甚至给人一种和本质完全相反的印象。同一个本质,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也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是直接相符合的话,那末任何的科学都是多余的了。人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揭示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两个环节组成:一个是由具体到抽象,一个是从抽象到具体,如此循环往复,使人的认识逐步提高和深化。当然,这个认识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且是以实践为真理的客观标准的。
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只有发现了具体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谁如果企图找到一种包治百病的“万灵药方”,或制定一种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原则和计划,那是十分荒谬的想法。不错,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理,但是它毕竟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它只能给我们指出道路的方向、依靠的力量和基本的方法,至于说在这条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采取什么政策,那是要靠我们自己根据这种指导原理来具体分析和制定的。列宁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过,共产党的政策和策略不是建立在主观愿望上,而是建立在对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分析,特别是对阶级关系的唯物主义的估计上的。我们应当根据无可争辩的事实,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确定自己的政策。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平时处理各种问题和进行工作的时候,不论是总结过去的工作,不论是把握当前的形势,不论是确定今后的方针任务,都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如果不进行具体分析,只根据主观的、片面的认识,轻率地作出判断,那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那末,怎样进行具体分析呢?“巧女难为无米之炊”。人的头脑,只是一个加工工厂,要进行具体分析,首先要有材料。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说:“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不先完成这种工作,便不能对于现实的运动,有适当的说明。”马克思正是按照这种精神来进行研究的。他为了写作《资本论》,曾经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钻研过大量的材料——将一千五百种书籍都作了提要,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作了极其详尽的分析。恩格斯也非常重视资料的工作,他为了准备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曾用二十一个月的时间,详尽地研究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著作,批判地审查了各色各样的官方文件和非官方文件,而且亲自到工人中去调查和观察他们的生活条件。他在这本书的德文本第一版序言中说:“但是我要毫不迟疑地向英国资产阶级挑战:让他们根据像我所引用的这样可靠的证据,指出哪怕是一件多少能影响到我的整个观点的不确切的事实吧。”
列宁说:“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因此,当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时,只有搜集关于这个问题的各方面的材料,例如过去的历史材料,现在情况的材料,正面的材料,反面的材料,等等,这才能掌握与问题有关的事实的全部总和,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列宁最反对这种情况: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各取所需”,专门引用对自己有利的个别材料,而不顾及另外的材料、不重视综合的材料。他说:社会生活极端复杂,你随时都可以毫不费劲的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和材料来证实任何一种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有了丰富的材料,还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正确的方法论。只有掌握了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认识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毛泽东同志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矛盾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要求观察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考察任何事物,既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估计到时代的特征,分析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又要把它作为一种发展过程,从一定的历史形态加以把握。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于“人民”这个概念的认识,就是根据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进行历史的分析,确定它的内容。这是一个出色的例子。世间上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我们党的政策,常常随着革命形势的改变而改变。毛泽东同志说:“有些人不了解我们今天的政策适合于今天的情况,过去的政策适合于过去的情况,想利用今天的政策去翻过去的案,想否定过去肃反工作的巨大成绩,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人民群众所不允许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观察社会问题时要有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在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中,一切社会现象,不论是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际上都是各个阶级的利益和阶级斗争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现。人们的一切思想、言论和行动,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只有我们牢牢地把握着阶级划分的事实,并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一切问题,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现在,我们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很巩固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现在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例如:蒋介石残余匪帮在美帝国主义的刺刀支持下还盘踞在台湾,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还存在着,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未终结……。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力量,一有机会,总还要兴风作浪,进行垂死的挣扎。至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以及人们头脑中的资产阶级的影响,还需要长时期才能彻底克服。这都说明,阶级斗争并未消失,而且将长期存在,像波浪的起伏一样,高一阵,低一阵,再高一阵,再低一阵。毛泽东同志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既然阶级的划分和阶级斗争还是长期存在的,作为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就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认清我国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和特点,并依据这种规律和特点来正确执行党的政策,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至于丧失警惕和迷失方向。
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都是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条红线贯串着的,都是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的模范。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具体对象作具体分析的典型。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是《资本论》的直接继续,是对资本主义垂死阶段——帝国主义作具体分析的典型。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都是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制定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他在每一个时期内,总是联系世界普遍性的矛盾,着重地研究中国的种种特殊性的矛盾。他站在坚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善于根据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具体特点,灵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与战术。他常常教导我们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捉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并为解决其他矛盾开辟道路。例如《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具体分析的范例。这篇文章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把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等等,作了具体的、简明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说: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这就解决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是领导力量、谁是主要的同盟军这样一个革命的首要问题。
再例如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对于农业合作社能不能发展和巩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来考察,又从分析当时农村的阶级状况来考察,得出结论说:
(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愿意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二)我们党是有能力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情况是:由于人口众多、已耕的土地不足,时有灾荒和经营方法落后,以致广大农民的生活,虽然在土地改革之后有所改善或者大为改善,但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仍然有困难,仍然不富裕,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农民只有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种状况的农民,有贫农,有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有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他们占全国农村人口的60%到70%。至于富裕的或比较富裕的农民,只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0%到30%,他们是动摇的,有些人是在力求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据这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毛泽东同志看出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要我们爱惜农民和干部的任何一点微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对这个运动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且批判了那些主张“坚决收缩”的、犯了右的错误的同志。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了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那就是必须:(一)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二)改善经营管理;(三)提高耕作技术;(四)增加生产资料,等等。接着,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又继续分析我国的经济条件,提出了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这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两条道路的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路线。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广大干部都要学习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的本领。毛泽东同志常常教导我们说,必须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事物的习惯。那末,怎样学习呢?首先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作调查,掌握“第一手的材料”;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用各种办法去搜集丰富的资料。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社会调查,认为对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对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作周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是了解情况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他非常反对那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以“感想代政策”,“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发议论,根据“想当然”就发号施令的那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他为了帮助同志们找到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曾重印《农村调查》这个材料,并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著名的著作。
其次,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特别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本质和灵魂,学习具体分析事物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地指出,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向那里找立场、找观点和找方法。“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整顿党的作风》)这就是说,学习理论的目的是在于应用,我们要紧紧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根本的方法,去研究实际问题,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才能有好的学习成绩。
再其次,为了善于分析事物,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材料和正确的观点与方法,而且还要尽可能具有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例如研究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这除了要研究如何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以外,还有种子问题、肥料问题、土壤问题、水利问题、畜牧问题、机械问题、病虫害问题、副业问题,等等,如果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那就不可能顺利地解决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问题。列宁曾不止一次地讲过,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不懂科学、不懂技术,那是不行的。他要求共产党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要成为“一个深思熟虑、有教养、有条有理的人”;在国营企业和合作社企业中要善于向专家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了学会做生意,甚至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远在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不关心工业,不关心经济,也不懂别的什么有益的工作;对这些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只会做一种抽象的‘革命工作’,这种革命家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应该反对这种空头革命家,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各种技术知识。”
总之,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经常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从中引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我们提高自己和做好工作的根本办法。一切本事,不是天生的,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会的。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只要不做懒汉,经常打开脑筋,多想问题,多作具体分析,这样积以时日,养成了分析的习惯,不断地总结经验,那是会逐步学会科学分析的方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