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段家佐村“风水”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9-26
第2版()
专栏:

段家佐村“风水”志
本报记者 安子贞
“风水”之谜
在河北省衡水专区机关和中共深县县委会,有人建议我报道一下段家佐村的“风水”。我说:“怎么专县领导机关也讲起‘风水’来了。”介绍情况的同志说:“我们说的不是讲迷信的‘风水’,段家佐的情况,一时说不完,你到那里以后,就会领会‘风水’的含义了。”
8月下旬的一天,我搭上给公社运送物资的汽车,去段家佐村。卡车驶到临近段家佐的地方,便钻进郁郁葱葱的绿丛中。只见林木夹道,枝叶交叉,人们要不时地低下头来,躲避拦路的树枝。同行的人,见我口不停问,目不暇给的样子,便问:“这位同志是第一次来段家佐吧?”当我作了肯定的答复以后,人们便争着向我介绍情况。有的说:“十多年前的段家佐,不用说开汽车,就是壮牛拉空车还拉不动呢!满地白眼沙,一陷多深,哪能走得过去。要不,人家会说这里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地方?!”有的说:“别再背那老皇历了,还是多谈谈现在吧。你看,那是咱村的林场,一色的白杨树,才七八年的时间,就这么高了,长得真够快!”“南边那一排树行是防风林带,有了它,刮多大风也不起沙、不埋苗了,保证了咱村粮食年年增产。”“那有矮砖屋的地方是机井,这几年抗旱可全靠它了。”……人们滔滔不绝地谈着,可是我的疑问还没有弄清,这与“风水”又有什么相干呢?
在段家佐住了十几天以后,我逐渐了解到:人们常常谈论的“风水”,原来是指的全村农民制伏了风沙,实现了水利化的艰苦奋斗的过程。
原来,段家佐村是滹沱河的旧河道,七十多年以前,河道北移,留下了一片干河滩;河滩里是一堆一块的沙疙瘩地,在河滩里种庄稼,哪年都要播种四、五回,可是哪年也没有落过全苗;好容易禾苗出土了,沙随风起,埋住了禾苗。那时候,每亩地只能收六、七十斤粮食。
段家佐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组织起来的道路,改变了村里的“风水”,十年的时间,粮食总产量提高了一点八倍,段家佐终于改变了每年吃十几万斤统销粮的状况,从1957年起就有余粮卖给国家了。五年来(1957年至1961年),全村共卖余粮三十七万四千三百一十八斤。
制风伏沙
在段家佐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参天的白杨树,是那绿荫盖野的紫穗槐,还有那屏障似的防风林带。在绿荫环抱的农田中,茁壮的玉米甩开了棒,金色的谷穗低垂着头,累枝的棉铃鸡蛋般大,还有密密实实的多穗高粱,一穗挨一穗,放眼望去,满目难收。很难想像十多年前这里是一棵树都没有的干河滩,是“种一葫芦收两瓢”的薄沙地。
段家佐生产大队党总支书记甄春双,像谈家常一样的向我叙述了全村人民根治风沙的过程。
1952年,村中十七户农民在甄春双的带动下,成立起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当时,中共深县县委号召多种麦子。甄春双积极响应号召,建议农业社试种一些麦子。
在沙滩上种麦子,是段家佐历史上少有的事。社外群众有怀疑,社内也有争论。春双说:“咱老抱住红高粱间作黑豆不放,怎能增产粮食?咱是农业社,就要给全村农民踩出一条道来呀!”社员们经过几天的讨论,同意了种麦的计划。这一年,农业社耩了六十亩麦子。为了防风挡沙,社员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打了一道三百多丈长的防风墙。麦苗在社员们精心管理下,长得很好。平均亩产达到一百一十四斤。这件事,成了轰动村内外的新闻。收麦的时候,一垛垛麦子堆在场院里,社员们笑逐颜开,社外农民赞叹不已。小麦丰收的事实,教育了社内外群众,它用事实说明:只要依靠集体的力量,风沙是能够被战胜的。这时,村中又有九十六户农民加入了农业社。
农业社扩大了,在大面积上防治风沙不能光靠打墙。社主任甄春双和老农段老然提出的营造防风林带的建议,得到了全体社员的赞同。紧接着,社里研究了植树造林的问题,眼下树秧不足,就派人到外地买进一部分,为了适应常年造林的需要,社里还建立了苗圃。根据规划,在村南的风路口上,造起了防风林带,一行白杨、一行榆树、一行紫穗槐。林带以内是横成垅、竖成行、块成方的白杨树和各种果树。从此以后,段家佐年年植树,岁岁育林。人民公社成立了,他们又和邻近各村协作,把防风林带延伸开了,成了一堵绿色的天然屏障。到今年夏季,全村共造林一千五百多亩,共植各种树木六万四千多棵,此外还有苹果树四百七十棵,桃树五百五十棵,葡萄三百多架。那著名的“玫瑰香”葡萄、“国光”苹果和“深州大蜜桃”,在这里也不是稀罕物了。
取地下水
今年,冀中平原又遇到了多少年来未有过的秋旱,进入8月份以来,老天一直不下雨。这时,正是晚秋作物盛长的季节,遇到了这样长时间的“卡脖旱”,段家佐的晚秋庄稼长得怎样?县里的驻队干部孟宪尊同志带我到田里去参观。田野里电机轰鸣,流水潺潺,笑声朗朗,社员们正在给晚秋庄稼浇灌浆水呢!自从发生旱情以来,村里打的砖井和机井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晚秋作物都浇过了三遍水。虽然这样长的时间没下雨,庄稼苗却没有干旱的迹象。夏收时,全村六百多亩麦子平均亩产四百一十斤。现在麦茬玉米和多穗高粱又都长得挺棒。
过去,段家佐是有名的“气死老龙王”的地方,伏天里雨多,别的地方都下涝了,这里的沙地却老是喝不足。现在呢?你可以看到,全村将近一千五百亩的耕地上满布水井,又有了电力抽水,就是遇到大旱年,也成不了大灾。谈到打井,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段艰苦创业的过程:
那是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的第二年,社里为了增产粮食,计划打几眼井。当时全村只有三眼吃水的井,那是老辈子请外村人打的。现在要打井,怎么个打法,资金、原料从哪里来?
为了筹集打井的资金和材料,共产党员段志堆把准备盖房用的砖和木料,借给了农业社。他说:“盖上房是死财,打成井是活财,以后生产发展了还愁没有房子住!”共产党员甄春双、段小池、段国英也把准备换粮吃的花生投到社里。甄春双把花生向社里投资了,家里生活很困难,春双的妻子杏梅也是个刚强人,她想:为了发展生产,再大的困难也要咬紧牙关顶住;再说,自己是干部家属,怎能带头喊困难呢!有一次,杏梅饿昏了,被白杏坦发现,才知道她已有几天没进粮食了,只靠熬北瓜汤度日。社员们知道了这件事,大家议论开了:春双是一心一意为社啊!咱是农业社,有福大家享,有难众人担,不能把困难都放在党员和干部的肩上。春双夫妇的模范事迹,感动了全体社员,人们争着把自己的一点积蓄拿出来投资,支持社里打井。这一年,打了三眼井,开辟了三十亩水田。
河北省农业厅知道了段家佐村农民立下变旱田为水田的雄心壮志,就派来一个机井组支援他们。机井组的任务有两项:一是帮助段家佐打一眼机井,一是帮助社员掌握打机井的技术。共产党员白小刁第一个报名学习打机井,青年社员段振岭、白恒深也跟着报了名。省里来的机井组打好一眼机井以后,又支援别村去了。这时,段家佐的农业社已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全村绝大部分农户都入了社,人力物力增加了,他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再打几眼机井。
这年冬天,风大天冷。下锥时灌不进水去,就用火烤着向里灌;井架上站不住人,就围上席棚。虽然风寒刺骨,可是打井的社员却汗流浃背。“用汗换水、用水换粮。”为了增产粮食,改变贫困面貌,哪能不出几身汗!一冬一春过去了,段家佐的沙岗上又出现了几眼机井。现在,全村已有十八眼砖井和八眼机井了。在打井的同时,全村又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铲平了一百多个沙岗,填满了二百多个大坑,动土五万多方,平整了土地,为用井水浇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钻研试验
造林挡住了风,打井抽出了水,段家佐的生产条件改善了。成立人民公社以后,生产大队就把主要力量放在改进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和精耕细作方面。
以前,麦茬地里都是种黄玉米,这种玉米穗细粒小,产量低。有人提议改种“白马牙”玉米,这种玉米亩产可达四百斤,比黄玉米的产量高一倍。但是,“白马牙”玉米成熟晚,有人怕种麦时腾不出地来,不同意改换品种。一部分人却积极主张改换品种,理由是:从收麦到种麦有一百多天的时间,保证能腾茬种麦。有人还举出了实际例子:头年耩玉米的时候,社员阎怀子下错了种,有二亩地错耩了“白马牙”,每亩比黄玉米多收了二百多斤。这好比种过试验田了,为什么还不在大面积上推广?党支部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改茬换种是农业生产上的大事,不能凭偶尔一次下错了种作根据。因此,决定还是先在小面积上作试验。1958年,大队就在一些同样土质的麦茬田里分别播种了黄玉米和“白马牙”玉米,作对比试验。这一年,“白马牙”玉米长得很好,在收玉米的时候,两行黄玉米还不如一行“白马牙”产量多。试验的结果证明,“白马牙”玉米确实是高产品种,可以在这里推广。
可是,村里的一些老农仍然有怀疑,段洛冲、段洛继几次找干部提意见说:“今年‘白马牙’玉米收成好,是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他们认为:一年的试验还不足为据,需要多试验两年,才能普遍推行。大队干部认为这些老农的意见有道理,决定再试种一年。
试种的第二年,遇到了空前的干旱,因为干旱时间太长,有些玉米浇不上水,不能施追肥。春双请了十几位老农研究抗旱追肥的办法。老农阎树荣说:“以前,在干旱年头,用过刨坑点水追肥的办法,可以试一试。”试验以后,效果很好,全村推行了这项办法,施下了追肥。“白马牙”玉米,又获得了比较好的收成。经过两年的试验,又有了与干旱作斗争的经验,村中全部麦茬就都改种了“白马牙”,使玉米单产提高了一倍多。这样一来,过去对改种“白马牙”有怀疑的人,现在也视之如宝了。
段家佐党支部不论做什么工作,坚持事事从实际出发。他们领导生产的原则是:没有把握的事,不忙着办;经验不足,就多作试验。走一步一个脚印,办一件事有一件事的效果。从1958年以来,他们在改进耕作制度方面,有夏播多穗高粱、玉米间种稷黍;引进的高产品种,有多穗高粱、胜利百号甘薯、岱字棉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多次试验,由实践证明确实增产以后,才普遍推行,因而效果都很好。以前,这里的农作物很单纯,红高粱间作黑豆,一年一度,春种秋收。现在,不仅五谷俱全,林粮兼有,还发展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每年有三次播种(春播、夏播、秋播),两次收获(夏收、秋收)。耕地复种指数达到了50%以上。由于各项增产措施切合实际,历年来肥足、水多、耕作细致,土壤肥力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以前抓起一把土,白眼沙顺着指缝向外流;现在抓起一把土,捏在手里是个泥蛋蛋。瘠薄的沙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段家佐增产粮食的基础就更牢靠了。
今昔光景
段家佐村艰苦创业,改变了生产的面貌,社员的生活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今天,当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老一辈人总是告诫青年人,不要忘了段家佐的过去。
段家佐的过去是个什么样子?“段家佐、两头洼,泥沙水、熬北瓜,老咸菜、青杆夹,饭碗里、皮洒洒。”这是在旧社会里,外村人对段家佐的描绘。实际上,段家佐劳动人民所经历的悲惨生活,比这些还要辛酸哀痛得多啊!老一辈人,哪一个不是背负着苦难的重担,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孙荣烟大娘到安国县去讨荒,饿死了八岁的女儿;段洛分因为还不起债,把房子押给了地主,全家人住在家祠里,铺的是烂麦秸,盖的是破麻袋;段相亭腊月三十没米下锅,全家人痛哭了一场就睡了;……那时,全村一百七十六户,有二十八户靠乞讨度日,有一百四十三户向地主借债,全村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押给了外村放高利贷的地主。
现在的段家佐,情况大变样,家家住的是整齐的砖房,近几年,全村共新建砖房一百六十七间,社员共买自行车九十九辆,全村二百一十七户,在信用社存款一万三千多元。过去逃过荒的孙荣烟家,盖起了三间新砖房,吃的是三顿不断麦子面,穿的有应时的新衣裳,平均每人两条被;吃穿用都不愁了,孙大娘还嫌屋里太空荡,又买了立柜、闹钟、穿衣镜。过去住家祠的段洛分,也盖起了新砖房,又娶了儿媳妇,村里人说:“洛分一辈子的心愿都实现了!”老人家却不同意,他说:“那是过去的心愿哪!现在,听了党的话,眼界宽了,我还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卖卖老力气呢!”
好带路人
在一次老农座谈会上,八十一岁的老社员段洛仓,一再嘱咐说:“要写咱段家佐的事,可得表扬表扬咱村里的干部,这些年,他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愧为咱庄稼汉的好带路人哪!”我根据这位老社员提供的线索,点滴地了解了几位干部的一些事迹。
甄春双,段家佐生产大队的党总支书记兼大队长,1938年的老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当过游击组长。春双十二岁就跟着父亲给地主扛小活,因此,他了解群众的疾苦,懂得农民的心愿。1952年带头组织起农业社以后,十年如一日,遇事悉心筹划,想在头里,干在头里。前两年,春双还有一些社会工作,可是每年都要做二百多个劳动日。春双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说:“当干部要动脑、动口,更重要的是动手。”
春双在工作中,时时注意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加强对社员进行识大体、顾全局的教育。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因为工程大,任务急,有人主张先完成任务,后算工分账,不再搞评工记分了。春双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是党的政策,不评工记分,将来怎样搞分配。”因此,他坚持各生产队分片包干干活,按社员的劳动情况记工。这样做既有利于队与队,社员与社员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又贯彻了多劳多得的政策,因而劳动效率高,工程质量好。平整土地的活动进入高潮以后,有的人偷着在夜里出工,春双想:这不是长久之计呀!就开会决定,每天的劳动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当时,有的社员思想不通,春双解释说:“平整土地,不是三天五天的事,人不是铁打的,把身子骨累坏了,可就没有劳动的本钱了。”社员听了春双的话,感动地说:“还是党支部看得远,党号召我们干活要有劳有逸,怎么一股子热劲上来就忘了。”
去年,段家佐粮食丰收,每个生产队都有超产粮,可是河北省有些地区遭受了自然灾害,县里想多购一些余粮支援灾区,春双就与社员商量这件事。社员说:“咱段家佐不是党的领导,国家的支援,哪有今天这样的好光景!支援灾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结果,全村完成十万斤的粮食征购任务以后,又多卖了四万斤余粮。
副大队长段小池,人称“实干家”。春天,公社的一位干部来队里找小池,小池不在,向社员打听,社员说:“到水渠上找他吧!”果然,小池正在同社员一起引水浇麦子。夏天,这位干部又来找小池,顺便问了一下社员,社员说:“小池在打麦场上。”到了麦场里,小池正在研究改进小麦脱粒机。这位干部问小池:“你们的民主作风可真强啊,每天到哪里干活,都要给社员打报告!”小池一时还摸不着头脑,这位干部说明了两次来找他的经过以后,在旁边的社员都笑了。他们替小池回答说:“我们这位副队长,哪里生产任务紧急,哪里就少不了他。”
共产党员白立朝,心细手勤,1952年成立初级社时就被选为保管员。十年来,经他保管的犁耙绳套,从来没有丢失和霉烂过。一些看来不成材不成器的碎木料,烂麻绳,破箩圈,在立朝手里都是宝贝,七拼八凑就是一件应手的农具。立朝本来也是干庄稼活出身,当了十年保管员,又学了一手好木匠活,有些损坏的农具,只要一经他的手,就又灵便又好使了。难怪社员都夸立朝是“金不换”的保管员。
段家佐村的干部绝大部分出身于贫雇农和下中农,有的是抗日战争时的游击队员,有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积极分子,有的是互助合作运动的骨干。多年来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考验与磨炼,使他们学会了怎样在工作中贯彻党的政策和密切联系群众。党总支七名委员和七个生产队的主要干部,每个人在社员中都有一批知心朋友。社员爱护干部,也善意的监督干部;在工作中,在生产上,干部依靠群众,群众相信干部,干群关系,水乳交融,鱼水相亲,团结得像一个人。“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段家佐村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的一个根本条件。
(附图片)
徐启雄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