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苏联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1
第7版()
专栏:

  苏联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米里曼作
  张慕良译
大家知道,沙皇俄国是一个工业和运输业极不发达的落后的农业国家。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即肩负起艰巨的任务。不仅必须恢复年青的苏维埃共和国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所破坏的国民经济,而且必须把苏维埃俄罗斯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先进的工业国。
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保证苏联人民和他们的党在苏联进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顺利斗争。列宁和斯大林所制定的苏联共产党的总路线——使苏联国民经济工业化和使国家变为在经济上脱离资本主义包围的在国防方面强有力的国家的路线——,已因完成了发展苏联的斯大林五年计划而实现了。
苏联成了伟大的工业国家。社会主义新社会制度的物资基础——强大的工业建立了,农业集体化实现了,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了。
远在一九三七年时,苏联工业生产额就估全部国民经济生产额百分之七十七点四。
工业,尤其是大工业,乃是工人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
伟大的列宁说过,大工业“……从生产力的状况来看,也就是说,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准来看,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组织的基础……”(“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二五四页)。
随着苏联的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物质价值的主要生产者——工人的数目正不断增长着。
苏联工业的发展曾经伴来了而今也正伴来的技术的一往直前的增长和新的先进的斯达汉诺夫工作方法的采用。技术的完善及其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工业中要有精确的管理组织和精确的工作,需要有熟练的工人干部、工程师和技师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良好组织。
精确的生产管理组织,只有在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即当一切工厂、矿井和矿山都成为国家的财产、人民的财产或合作社组织的财产时才能达到。
在苏联,国内所有庞大而重要的企业都属于国家。国有的工业部分,构成苏联全部工业生产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余的百分之十五则属于合作社工业部分。
苏联国有工业的管理,主要是经过特别建立起来的工业部,和部分地经过各企业所属的非工业部和厅(这些企业为这些部或厅的需要而服务)来实施。
主要是领导各中小企业其中最大的是集体农庄的企业:磨坊、碾子、榨油厂等)的合作社工业的管理,则由合作社本身来实施。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以及残废劳动者和荣誉军人合作社等管理着大量的合作社企业。
对生产合作社和其他各种合作社工业的总领导,则由苏联国务院直辖的生产与消费合作社总管理处来实行。
苏联各工业部按生产原则而建立,并领导着一个部门或若干相互有关的工业部门的企业。譬如,电站部仅仅领导着苏联的最大的发电站,而轻工业部则领导着所有的日用品工业部门(棉织品、毛织品、靴鞋等)。各工业部的部长都是苏联政府——国务院——的委员,政府的任务不仅是简单地管理国家,而还要管理苏联的全部国民经济。
为了实行对各部企业的具体和有效的领导,乃按地域和生产特性而成立了总管理处。各部中除了按地域、生产特性而设的管理处外,还有许多工作局,其任务是为部长准备一切管理所有的企业的必需材料,和实现部长的指示。
各工业部中的工作局大抵如下:
计划经济局——制定部的当前与未来的综合计划,分析这些计划的执行过程,向部长报告隶属该部的总管理处和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
生产局——监督总管理处与企业执行计划的过程,组织该工业部门内部以及各个工业部门间的合作企业。
技术局——研究隶属该部各工业部门技术发展的问题,研究并估计企业的能力,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和新工学,提出关于采用新技术和新工学的建议的结论(接受与否)。
财政局——制作综合财政计划,监督其执行,检查总管理处和企业的财政活动。
中央会计局——进行该部经济活动的会计统计,审查会计财政报告,检查文件,监督遵守财政纪律的情形。
供应局——决定该部所有企业在材料和设备方面的需要,制定综合申请书,领取和分配材料和设备,监督总管理处中的供给组织。
基本建设工程局——制定基本建设工程综合计划和监督其执行过程,筹划基本建设工程的资金,审查并作出对设计和估价的结论(即可批准与否)。
工人干部与工资局——调整劳动、工资和训练工人干部的各种问题,监督工资基金的开支,监督在技术安全和保护劳动方面的措施的实行。
成品销售局——按照所批准的分配计划,办理该部企业产品销售事宜,领导本部各地方的分销局,筹划成品的存库工作,监督成品的销售价格。
领导干部局——负责选拔该部所需干部事宜及总管理处和企业的领导工作者事宜。
一般情况,总管理处机构也是按这样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总管理处包括如下各局:
订货分配局——其职能:对隶属总管理处的各企业的工作加以每日的监督和有效的协助。本局通过若干特派员来实行自己的职能,而每一特派员负责一定数目的企业。
技术局——其职能:组织和设计新工学过程,采用新技术,传播优良企业的技术经验给其他企业,制定改善利用生产威力的措施并监督它们的使用,对企业予以技术上的帮助。
基本建设工程局——其职能:制定建设工程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监督各项工程的设计、估价、材料和劳动力的情形,根据草案和估价进行鉴定,在建设过程中予以有效的协助。
除此之外,总管理处中尚有如下各局:
计划局、财政局、领导干部局、工人干部与工资局、供销局和会计局。这些局的职能与该工业部中同样的局的职能相同,但只限于隶属总管理处各企业的范围内。
各部与各总管理处的这种组织机构消除了多级管理的现象,使这种机构限于三级(企业——总管理处——部),而当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企业直属工业部时,就只限于两级(企业——部)。
工业部与总管理处的这种机构,保证各工业部能最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以保证工作不致中断和发展工业。它们的主要职能就是:
审查和批准企业工作计划并检查其执行,制定整个工业部的综合计划和以其执行情形报告政府;
审查和批准基本建设工程计划和检查其执行,批准建设工程的草案和估价,报告政府基本工程建设过程;
办理企业和建设工程的材料供给和技术供给事宜;
办理成品销售事宜,按照政府计划供应其他部及厅;
对企业和工程予以技术上的帮助,采用新技术和进行改良和使用发明;
领导劳动与工资问题,领导技术的标准化、斯达汉诺夫运动、劳动力的募集和培养;
挑选和任命企业的领导工作者(经理、副经理、职场长、总会计等),训练技术干部和经济干部;
管理学习机关、科学研究所和计划组织。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五日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指出:苏联工业管理的主要环节就是企业,“……因此,企业的技术装备、正确的供应组织、企业内部最完善的劳动组织、充分实行生产个人专责制、为企业全体工人和技术人员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以发挥其最大的积极性、挑选干练的行政领导。保持企业活动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等,所有这些就是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
根据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的这些指示,实行完全个人专责制的苏联企业底经理,负有下列的任务(在解决这些任务时起巨大作用的,是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党、职工会和其他社会组织):
一、保证执行国家的出产计划、保证劳动生产率、保证成本的降低和资金的积累。
二、保证精确而有规律的生产过程。
三、采用劳动组织的先进方法和富有鼓舞性的工资的方式。
四、正确地组织供应。
五、精确地监督和迅速计算生产过程。
六、为企业全体工作者创造性倡议和积极性的不断增长创造一切条件。
经理在下列各执行局的帮助下实行对企业的领导:
生产局——对生产施行每日领导,和有效地协助各车间完成计划。负责这一工作的是本局的特派员。除此之外,生产局按例还拟制工学过程和设备使用定额,制作工人所需的图样和说明书。生产局领导发明的工作和帮助发明者。局长(一般都是总特派员)支配着一定数量的原料、半制品、零件和工具——即为保证有规律和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所需的储备。
计划局——制定长期的、一年的、一季的、一月的、十日的计划和其他的计划,编制生产日程表,生产估价和决算。计划局根据全厂计划,在经理批准之后,即把制成品产量定额、尚待完成的生产定额、劳动定额和工资定额以及车间开支的任务和降低车间成本的任务交给车间。它监督计划执行过程并编制计划执行的综合报告书。
劳动与工资局——制定累进产量定额,规定工作水平、工资多寡、车间工人人数与各职业工人人数,编制发展斯达汉诺夫运动的计划和领导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导劳动保护工作。
干部局——挑选和训练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调查企业所有的成员。
设计局——设计各种新型产品和改良企业所制造的产品。设计新工具和新附属机件的帮助发明者。
技术监督局——按照技术条件或国定标准检查成品的质量,检查所得到的原料、燃料和材料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供销局——保证企业有必需的原料、材料、燃料、半制品、工具和运输设备。按总管理处命令办理成品销售事宜。负责企业的仓库保管事宜(制造各种货品的大工厂则分别成立供应与销售两局)。
总会计局——领导会计统计,监督成品的正确出售、工资基金和估价的支出以及财政和预算纪律的状况。编制财政和出纳计划。编制综合会计报告书(收支对照表)。按企业收支进行核算。
总机械局——编制企业设备修理日程表,领导修理事宜,保证全部正在使用的设备的工作不致中断,编制设备的证明标签。
所有上列各工作局包括了生产管理的全部问题。但它们无权对车间直接颁发指示和命令。
实施这一权力的只有工厂经理以及代表经理的总工程师和总特派员。车间中最高权力的领导者是直接企业经理指挥的职场长。
在组织车间的连续不断的工作时,车间中的定额计划员、工业技术家、修理设备的技士、会计和统计员等都对职场长进行帮助。一般说来,车间分成几个工段或几个科(按设备、工学过程、各个制品或各组制品种类的不同而分)。领导工段或科的是匠师,他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他执行着如下几种职能:
根据生产日程表按工作班或各个工人分配生产任务;
指示工人和指导工学过程;
监督产量定额的执行并根据检查情形向职场长提出建议;
根据职场长的批准确立工人的工资等级;
检查生产纪律和劳动纪律;
为节省原料、燃料、动力、材料、工具和资财的使用而斗争;
鼓励优秀工作者而处罚纪律破坏者和废品制造者;
为工学过程合理化而斗争,采用高度生产力的工作方法。
在大的车间以及在有二或三个工作班的车间里,还有工段主任和班长以及值班匠师。
苏联工业这种以无限制发挥领导者和广大工人群众创造首倡性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保证了工业企业经济威力一往直前的发展和巩固。
不仅全部工业,并且每一部和每一工业部门在战后斯大林五年计划中对国家计划的顺利实现,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张慕良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