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北京的“粮老虎”——王振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2
第2版()
专栏:

  北京的“粮老虎”——王振庭
  郑重
在北京市人民法院的看守所里,记者看见了北京人民所痛恨的“粮老虎”王振庭。他今年四十三岁,生得身高体壮、脑满肠肥、顶门发亮、满面油光,头戴大疙瘩帽盔,身穿黑哔叽长袍,看去真是一个典型的“硕腹贾”。据熟悉他的市民谈,王出身于大富商之家,父亲是永盛厚、永盛德、永盛福三家粮店的总经理,他本人曾在山东大学读过三年书。二十一岁谋得了蓬莱县府秘书主任的位置,便一跃而为“大老爷”了。以后历任平都县审判官,胶东各县科长秘书等职,最后落脚在寿光县洋角沟盐务区担任区佐,手下盐务缉私队一百余名,专门用血腥手腕镇压穷苦的盐民。民国二十八年携资北遁、息影故都,从事其父亲的行业。父死之后,便袭任了三个粮店的总经理,进行商业投机。日本投降时,曾以伪联币三十五万购得长顺粮店(即长顺面粉厂旧址)。国民党劫收后,又利用党员资格和政治手腕,取得米面、粮业理事长职位,并参加竞选,以每投一票白面十斤的贿赂,换得市“参议员”头衔。从此大肆活动,与国民党官僚社会局秘书主任梁某勾结,大借银行款项,办理货款办粮手续。长顺粉厂乃得置机器、盖洋楼,大发囤积之财。又仗着同乡何思源(国民党时期北京市长)的势力,横行京市,每日派四号伙友,各持现钞,大价抢购,推波助澜,操纵黑市。后因国民党内部倾轧,被伪社会局长温崇信逮捕下狱,当时曾查获他有小麦一百三十包,白面一千八百袋,但均藏匿拒售,囤积居奇,所以市民们便送他一个“粮老虎”的称号。我军解放北京后,本宽大为怀的宗旨释放了他,并发还他全部财产。本希望他从此痛改前非,重新作人,谁料他贪残成性,阳奉阴违,得了自由,便在市场重新兴风作浪。仗着金条多,买小麦一次就是千把石,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这次因察北鼠疫,平绥线停车,王振庭一看机会又到,于是趁火打劫,哄抬粮价,制造粮荒空气,一日中涨价三次,后并藏粮拒售。当食粮公司变更售麦办法,实行“每卖出面粉一袋即售给小麦六十六斤”后,他又把面粉假卖给他的联号永盛德、永盛厚、永盛福。使用空头支票,进行场外交易。当食粮公司牌价二万五千元时,他私卖四万四千元,一天之中获利一千万元。当贫民们到公营零售店去买粮食的时候,他的侄儿却看笑话,说风凉话:“挨半天挤,我看你们也难以买到粮食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