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移山·填海·追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0-11
第6版()
专栏:

移山·填海·追日
马铁丁
我们粉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正在建立新中国。
建立新中国,比起粉碎国民党反动统治来,那是“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
在建立新中国这项丰功伟业中间,于我们取得惊人的进展,伟大的成就同时,也一定会遇到阻碍、遇到困难、遇到曲折的道路。
在我们遇到阻碍、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民的敌人总是那么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他们中有的手脚发痒,跃跃欲试,以为卷土重来的时机到了。美帝国主义者策动下的蒋匪帮,不就是扬扬沸沸,企图“反攻”大陆吗?
他们中还有的冷眼旁观,摆着一副智叟的面孔在说风凉话:“我早就预料他们搞不成的,哪有鸡毛飞上天”?
对于这些,毛泽东同志早就有过回答: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在我们遇到阻碍、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民中也有一小部分人,由于他们接受资产阶级的影响较深,肩负历史的因袭较重,确有离开社会主义轨道的打算。
但是,我国人民就其整体来说,“一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周围。即使遇到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困难,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干部总是坚定地相信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他们正以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精卫填海的非凡毅力,夸父追日的勇猛精神,创造人间的天堂,幸福的乐园!
关于夸父追日,《山海经》上有段记载:
“夸父与日逐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自我牺牲了,但是,他的手杖化为桃林(古音邓、桃相通),为后人纳凉、解渴。新时代的夸父们,不仅有美好的愿望,而且有变愿望为现实的周密部署;不仅造福于子孙,而且受益于当前;他们的目标是远大的,同时又非可望不可即的。每一个前进的跨步,都会带来相应的成果。他们继承了夸父的坚实不懈的步伐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人类最伟大、最壮丽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逐步地变为现实。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坚定意志、非凡毅力、勇猛精神与一味蛮干无缘,与匹夫之勇有别。
山如何移?海如何填?日如何追?经验是需要经常总结的;方法是需要不断改善的,具体道路是需要积极而又细心地寻求与探索的。
本报6月27日登载的一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不论起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沙石峪村的社会主义红旗从未褪色;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阻碍,沙石峪村的人民群众要求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信心与愿望,也从未有丝毫动摇。然而,说起具体工作来,则是又踏实、又细致、又灵活的。
我们常说走群众路线。可是,群众路线究竟如何走法?就是一门大学问,一项比绣花还要精巧的艺术。
那里党支部既没有先锋主义,命令群众;也没有当群众的尾巴,盲目地跟着群众的错误意见走,而是具体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群众中的大多数人还相信风水先生,党该如何办?那里的党支部,一没有站在群众的前面,生硬纠偏;二没有跟着群众的错误意见,随声附和;三没有不闻不问,冷眼旁观。而是因势利导,用使群众看得到的事实,去教育群众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在治山、治水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当群众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党支部耐心地启发,诱导;当群众已经起来的时候,党支部又完全从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的观点出发,珍惜群众的干劲、热情、积极性。把这干劲、热情、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来,用到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那里的一切新事物,总是通过试验,然后再加以推广。对新事物,既不是盲目地拒绝;也不是不问具体条件,盲目地搬用。那里有句口头语:“咱沙石峪的”。意思是:一切新事物,都必须与沙石峪具体条件结合,在沙石峪的土壤里生根。……
我们的目标就在彼岸,而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通往彼岸的渡船或桥梁。没有目标,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渡船或桥梁,我们也就无法通往彼岸去。
我们的革命理想与我们的科学的求实精神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基于此,我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也基于此,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