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装帧琐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0-11
第6版()
专栏:

装帧琐谈
钱君匋
小引
副刊编者要我写些关于书籍装帧的知识性的短文,我想学晦庵《书话》的笔调,试写一些,名之曰《装帧琐谈》,顺便也讲一点这方面的掌故、回忆等等。但是我的见识没有晦庵同志那样多而且广,恐怕难于写好。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写的如果能够得乎“下”,也就满足了。
线装书
谈书籍装帧,不能不先从古书谈起。我国古代的书籍,以木刻水印线装的一种形式最为普遍。这种形式的书籍,其封面大都用深色的纸或者织物,书名一般都制成签条,粘在封面的左边,用丝线明订,绢包角。翻开一看,首先见到的是一张双折的衬页,翻过衬页,就出现了印着书名的扉页,它的背面还有印着雕版和印刷的主持者,以及记年等等。接着是序目之类,随后才是正文。翻到末了,还是以衬页而终,封底的用料,和封面相同。
木刻水印线装书的版面大都是直行加栏的,每页的书名、页码等等,都放在中缝之间,折叠以后,这些文字一半在前页的左边,一半在后页的右边,整个一本书的书口,形成了花白的带状图案,但其中必有一条线是极其直而清楚的,这条直线是由几十页,乃至一百几十页,每页上的一个个小黑点积聚而成的,有了这条直线,版面的定位,可以取得一致。
古代的书籍,虽然没有提出装帧设计这个名目来,但是从上面的一些叙述看来,毫无疑义,就可见到其中每一项都是下过一番苦心的。这种苦心,就是装帧设计的具体表现。
线装书采用直行,是符合我国方块字直写的特点的。木刻水印,字不能过小,过小则不易刻,因此,它的字一般都比较大,看起来非常适意。纸是手工制的,分量轻,握在手里不费力。因为是直行的,还可以卷着看,就是睡在床上,一卷在手,也颇方便自然。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印制费时、费料、费工,大量发行,有困难。
我国特有的这种线装书的传统形式,爱好它的,大有人在。“五四”以后,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采用它。喜欢以此形式来印书而最著名的,首推鲁迅,他所印的画册如《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士敏土之图》,以及和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等,都是佼佼者,新近文物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二十一首》,则更具体地把木刻水印的线装书形式再现了,雅致大方,兼而有之。今后在某些场合之下,线装书还会有人运用。它的装帧设计,也必然要不断加以探索发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