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阅读
  • 0回复

荣获全军卫生模范的第七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2
第5版()
专栏:

  荣获全军卫生模范的第七连许军长、朱副政委转
二十团七连全体指战员:
一九四八年野卫号召全军展开卫生防疫运动,着重改善伙食,减少疾病发生,增强战斗力,在这一年的过程中,事实证明由于你们全连同志的努力而获得优良的成绩。
获得成绩的原因,是因为你们领导上保证了卫生工作在各方面的贯彻和大家的努力实行,连首长经常征求大家的意见,倾听卫生员的正确建议,并以身作则亲自参加。赵广珍事务长,脑勤、腿勤、嘴勤,一心一意的把伙食搞好,为战士服务。卫生员程国华同志不顾疲劳,细心耐心认真的一点一滴的工作,启发和感动了许多怕麻烦不讲卫生的同志。炊事员丁双旺同志的正确认识与带头作用,特别是全体同志在“讲卫生,不生病”的号召下,有了足够的认识与积极行动,所以一九四八年一年中你们全连没有发生一回需要送医院的病号,这一点在全军来说还是少见的事情。
因此我们给你连以一九四八年全军卫生模范的称号,并号召全军所有连队在一九四九年中向你们学习,和你们竞赛,希望你们不骄不倦坚持下去,继续提高一步,把伙食办的更好,预防传染病,使更少的发生一般疾病,为提高战斗力多打胜仗而奋斗。     此致
敬礼!
              司令员兼政委 彭德怀
              副司令员 张宗逊 赵寿山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
    向全军卫生模范连看齐
去年年底,野战军后勤卫生部派人下连队检查卫生工作,在各级卫生机关协助下,发现了三纵二旅五团七连的工作最好。他们全年只零星发生了二十七个肠胃病,三十五个感冒,而且都在连上休养好了,没送给医院一个病人。也就是全连一百一十人,在一年中没发生过一个重病号,使练兵和战斗都没有受到疾病减员的影响。这是全军以前没有的事情,现呈请野战军司令部首长嘉奖该连为一九四八年全军卫生模范连,并号召全军其他连队向该连看齐,究竟他们模范在什么地方呢?请看他们
    已把注意卫生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驻地经常保持清洁,一进村子就使人感觉与别处不同,厕所在驻地五十米以外,腐臭垃圾均予掩埋,随便你跑到那一班去,内务都是干净、整齐,碗筷放在一定位置。战士们每人有一条毛巾,每天洗一次脸,三至七天洗一次脚(行军每天洗一次脚),每星期洗烫衣服一次,剪指甲一次,夏天半月理发一次,冬天一月一次,按时洗澡,一到星期天就自动晒被毯和铺草,二至四周更换铺草一次。晚上同炕睡觉采取颠倒睡的方式。禁止害眼的人和别人在一起洗脸,有了病号及时隔离,夏天不乱吃瓜果,总共吃了两次凉拌菜,还都是用开水烫洗过的。晚上起来小便时,都能注意替别人盖被子。冬天夜里放哨,由带班的人预先把接班的人叫醒,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脖子上围好手巾,然后才出去。行军时没有开水,一定先在冷水里放上消毒药再喝。这些就是他们平常的生活习惯,同时他们还有一个
    清洁卫生的伙房
这个火房里经常看不到滥洋芋、黄菜叶在地上散堆,案板上随便用手去摸沾不上一点灰尘,大缸常洗,缸底没有积泥。吃萝葡、洋芋要洗三次,白菜最少也洗两次。做的菜饭都用干净的白布盖好。炊事员的衣服经常换洗,围裙经常洁白,指甲经常剪去,做饭前后均洗手一次,笼布擦布没有臭味,夏天污水坑每天填干土一次,炊事用具都有一定位置。排列的整整齐齐,这在看惯了伙房肮脏零乱的人们,恐怕有点不大相信,可是他们实际上经常就是这样,而且在现行的供给标准下,他们作了有计划的调剂。
    尽善尽美地改善了伙食
消除了大会餐的现象,平时全连每天都有八至十斤的(猪、羊、牛)肉吃,平均每人每天能吃肉一至二两。行军作战中,有自带的干菜或粉条,甚至也常有肉吃,饭的作法也常调剂,每礼拜有三顿是吃饱子、饺子、油条、花卷等。不论冬夏随时有足够的开水,夜里放哨都能喝到,炊事员同志们很注意做饭做菜技术,面条赶的又细又薄,一百多人能做到不吃糊糊面,做馍馍的面摺到六次,所以蒸出的馍又白又虚。肉都切成很薄的肉片或很细的肉丝,用来生炒,炒肉以前,油里一定先放葱蒜酱等调料。肉快炒熟时,再把生菜倒上,用大火一炒,就盛起来,这样炒成的菜味道又好又养人。不仅如此,他们还
    经常开炊事研究会
检讨缺点,改进工作——如:丁双旺同志蒸的馍好,大家就请他报告做法,向他学习。因此他们就创造了一些好办法,冬天吃馍等第一锅熟了时开饭,先让战士们吃刚出笼的热馍,紧接着将头一笼馍再放到笼里蒸上,等战士们吃的快完了,这一锅又蒸熟了,这样就使战士们吃的很舒服,每次杀猪宰羊的头、蹄、肚、血(营养价值并不比肉低)他们都耐心的洗净,做给战士们吃了,既养人又节省,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一心一意为战士服务呢?首先由于他们
    对炊事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炊事员们常说:“我们的工作很重要,饭做的好,战士们肯吃,做的卫生吃了不害病,战士们身体好,练兵就能练的好,就能打胜仗。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同时全连战士对于卫生也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尽管连队上流动性大,战士们的成份经常变化,但上述该连的这些优良卫生传统,却能保持与发扬。自然,这种群众运动的造成与坚持,与该连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
    保证不因病减员
当做部队行政管理上的一件大事,经常在全连的各种会议上联系到卫生方面的事情,号召与教育大家。并从领导上保证在各种工作中贯彻实行。夏天,康连长及时采纳卫生员的意见,严格禁止乱吃瓜果,夜里和卫生员轮流查铺,替战士们盖好被子,点名时即把各班排好,卫生的好坏情形,提出表扬与批评。其次,司务长赵广珍同志工作,有
    三大秘诀
就是脑勤、腿勤、嘴勤——他经常向附近群众做调查研究,打听从那里能买到菜或肉,又那里价钱便宜,常亲自担着担子到六、七十里以外去买东西,别人在附近一万元只能买到二斤萝葡,他到远处却能买到五、六斤,别人买猪肉一斤八万,他却七万就买到了。他对经济开支能正确的掌握,什么款子就用在什么项目上,(不象有的单位每月用伙食费买二十多斤烟叶,灯油每月超过十五、六斤),伙食能自动的调剂。每月通过经济委员会总结帐目,给大家公布。每顿吃的面、菜、油……等等都经厨房值日精确的过秤,并虚心接受大家的检查、监督。能发动战士给他出主意,虚心听大家的正确意见,不管白天黑夜都操心着怎样给战士们吃好?怎样把伙食调剂?节约……等,经常按照人数开饭,如果上一顿吃的好,下顿一定吃不多,老丁就指导伙夫做饭时少做点。由于能掌握这种情况的变化,他们的饭从没有剩下很多或不够吃。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节约许多东西。战士们这样在墙报上称赞丁双旺同志:——
“丁双旺同志真能干,一天起来忙到晚,别人不愿去挑水,老丁自动把水担,水缸担的满又满,不误时间开了饭,别人蒸馍死又酸,老丁蒸馍白又软,个个同志抱着吃,加油练兵不迟慢。”
    卫生员同志真正好
程国华同志在行军中不顾疲劳,他自己去挖厕所,替战士们抱铺草,战士累了不想洗脚,他怕大家脚痛,亲自去给大家烧洗脚水,督促大家喝开水,给打了泡的人上药,来不及烧开水时,自己找桶担来冷水放上消毒药,叫战士们喝,夏季驻军时期,天天夜里提着灯笼到各班里去查铺,耐心看护病员,给他们按时吃药送水,并能耐心说服病人,郝贵成病了,不想吃饭,他替郝煮饭,郝贵成感激的说:“卫生员做的饭,我一定要多吃一些。”尹×亮害疥很重,可是他怕痛,老不愿意洗,经程国华同志几次的耐心解释,终于被感动了,到了冶疥时,他把胸膛一拍说:“不怕了,给我治吧”。在程同志耐心护理下,他的疥很快好了。他经常到伙房和各班排中检查督促卫生工作。给炊事员及战士们讲卫生常识,将看到的好坏情形及时的向连首长反映,很好的提出意见。当连里各排的卫生小组还没有建立起来时,经他积极的提了三次以后,终于把群众组织起来,使卫生工作经过大多数战士的认识,变为广大群众自己的日常工作,共同进行,共同监督执行,很自然的形成,“保证不因病减员”当成一个政治任务。经常的组织各班互相比赛,使大家认为班里有了病号,就是全班的耻辱。这除了行政上的重视以外,就要算卫生员的成绩了。正因为战士们喜欢,干部高兴,有了威信,程国华同志的信心就更高了,工作干的更起劲了,几次的军人大会上都被大家认为模范,当了功臣。由此战士们可以见到七连的卫生工作作的好病号少,亦不是偶然的。
    归根结底
我们以为是:(一)全体战士在阶级觉悟提高了以后,认识到要消灭敌人,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不生病,必须要讲卫生。所以大家都有组织的,自觉的注意各项卫生,这是疾病少的重要原因。(二)首先负责亲自动手,如该团的团长李伐东同志常组织各单位负责干部和连队代表亲自检查,督促连队卫生工作的实施,对该团卫生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加上康连长的具体保证与认真推行(康连长在教导队学习时,对卫生课目研究认真,从思想上认识到连队卫生工作的重要)所以卫生工作就容易推行。(三)最大的特点,着重了改善伙食,作为减少疾病的中心工作,伙食能搞好的原因,除了首长负责外,尚有以下几点:(1)事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好,阶级觉悟提高了,就能全心全意为战士服务,就能克服困难想出办法。(2)事务人员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能吃苦负责,注意节约,肯想办法,有创造性,打破了老一套的工作作风。(3)经济开支有计划能主动,能走群众路线,实行经济民主,听取与实行了群众的意见。(4)卫生人员有全心全意为战士服务的阶级觉悟,能亲自动手,能想办法,既不脱离群众与现实情况,又不降低科学水准,这是卫生人员中的新气象。这证明对卫生人员的政治教育与业务提高都是很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