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声威烈烈的《井冈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0-12
第4版()
专栏:剧评

声威烈烈的《井冈山》
段承滨
看话剧《井冈山》归来,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灯下静坐,一幅又一幅庄严雄健的舞台画面又在眼前复映出来。
那风云突变的年代啊!本来是百万工农齐踊跃,革命烽火燃四方的局面,转眼间,竟被蒋介石、汪精卫一伙反革命派挥动屠刀搞得天昏地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人民又被推向灾难的深渊。展现在《井冈山》第一幕中的正是这天摇地动的大变化。这里没有实写反革命派的杀戮行径,而是通过革命群众热情澎湃的场面,鲜明地揭示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长江水滚滚东流。工人自卫队和农民暴动队静立桥头,他们紧握武器愤怒地盯着武汉。从众多的愤怒的眼睛中映出烈火熊熊的武汉。火光中,反革命分子在挥舞屠刀,革命者在浴血抗争。
眼前又浮现出《井冈山》的另一场戏。那惨遭浩劫的河山景象啊!哀鸿遍野,血染长江。断桥上,蒋、汪反革命派的刽子手杨池生、白杰在狂嚣“要用共产党的尸首堵塞长江的流水”。桥墩下,劫后余生的共产党员卓元、湘玲、陈平、单和又凝结成一股更为坚强的力量。这场戏暗转前后展现的情景是鲜明的对衬,居高临下的反革命分子在张牙舞爪,但却是色厉内荏;困聚浅滩的革命者们在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划动木船迎向初升的太阳……我又清楚地看到那由移动的江桥,滚翻的江水以及乘风破浪的木船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场景。在这里,编导者用他独到的艺术构思,以多采多变的画幅,引出一个“风狂雨暴,红旗不倒”的雄壮境界。
这时,我记起了一位同场观剧者的评语,“我不认为话剧舞台上运用活动装置和真船活水是适当的”。这使我联想到话剧表现形式的创新问题。当前话剧表现形式不够丰富多采,这是实情;但要寻求到完美的形式,又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们付出多么艰巨顽强的劳动啊!解决这问题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不倦的创作实践,大胆的想,大胆的实验,大胆的“亮”出来看!要实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行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收暴动在秘密准备中。革命的武装力量在集结,星星之火在燎原,《井冈山》的二、三幕戏正是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境。我偏爱这两幕戏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因为它把一场震撼世界的秋收暴动,巧妙地融化在典型的细节描写之中,并用尖锐发展的戏剧冲突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把人们引向更高更广的艺术境界。共产党员王威(他的公开身份是敌军的副团长)在这两幕戏中挺身于保卫革命的最前列。这真是一个性格豪迈、有着鲜明阶级感情的英雄汉;他在一座被白匪军洗劫了的农舍前救下了悬树自缢的青年农民黄小牛,黄小牛把他当成害死自己爹娘的狗官儿,死命揪住、举拳痛打。只见王威既不发怒,也不还手,连声喊道:“打得好!打得好!”我在剧场里看到这里时已是热泪盈眶,此刻回想起来,心情仍是激动。革命处境越困难,爱人民越深,恨敌人越深,这是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本色。再看王威在“夫妻酒楼”中和强有力的对手白杰进行的一场尖锐斗争,就更突出了他的英雄本色和性格特征。王威和一些革命暴动的组织者在秘密聚会,老奸巨猾的白杰闯了来力争王威出卖革命。他和王威多年共事,深知王威软硬不吃,于是采用“变脸”诡计,时而摆良心,时而攀交情,捶胸责己直到声泪俱下,手法确是不寻常。只见王威面对白杰,从容应战,义正辞严,最后一声令下,当场擒拿了这只诡计多端的老狐狸。
剧场观剧时,观众确是被这场戏扣住了心弦;人们总是喜欢从引人入胜的情节进展中看到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成长、变化和作为。“酒楼”这场戏在我眼前复映得特别鲜明,正在于它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在一场决定革命前途的斗争中,展现了登场人物的身世、面貌和性格。
这时,我联想到前些时和几位话剧工作者讨论近年来话剧演出的状况,大家都认为一些新剧目的演出质量确有明显的提高,导演力求工整、细腻,表演力求创造形象,这都是可喜的现象。但是也感到在总的方面还缺乏那种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高昂战斗热情的新创作剧目。《井冈山》的演出,在话剧领域里是件鼓舞人心的喜事;它使我这个年青的话剧工作者更明确地认识到,话剧要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的要求,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发扬话剧与革命斗争密切结合的战斗传统,用高质量的作品反映党的斗争,宣传革命和鼓舞人民的革命热情。
座钟敲响十二下,在我眼前复映的舞台画面逐渐模糊了。革命的战士们突破了重重困难上了井冈山,戏剧快到结局了。这时在我眼前出现了气势磅礴的井冈山,出现了卓元、王威、岳林、湘玲这一些无论如何也要革命的英雄群众,最后还显出了红军和白匪在井冈山腰部真刀真枪的战斗场面……这些画面确是比较模糊了,能够看到的登场人物的作为和特色就不够鲜明、具体了。也许是看得模糊,想得就模糊的缘故,我在剧场看戏时就感到这出雄健浑厚的《井冈山》,在收尾处确有草草收兵的斧痕。我这样设想,在写到井冈山斗争时,剧作者的笔墨如能侧重在深刻描写革命者在井冈山上的处境和心理,反映出他们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一定能够改变这个一般化的收尾。我爱《井冈山》,因此我热望在后两场中,看到有如名剧《万水千山》中着力刻划李有国内心世界那样的好戏。
画面不再出现了。可我仍然兴奋得不能入睡。刚刚转了身,耳边又响起一位老同志的话音:“这真是一出充满革命热情的好戏,它能使你排除杂念,更多的想到艰难的过去,想到党和毛主席,想到为真理披荆斩棘的先烈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