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旅大创新纪录运动普及各厂 造船纺纱效率提高超过日寇时代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4
第2版()
专栏:

  旅大创新纪录运动普及各厂
  造船纺纱效率提高超过日寇时代水平
【新华社大连二十三日电】旅大地区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已普及到各轻重工业工厂中。首先开展这一运动的大连中长铁路局,除十月份已创造缩短车辆周转率达一天半等新纪录外,最近铁路工厂铸钢场又改进了十五吨吊车零件和熔化技术,创造了以二百二十个工人一天用两个电气炉熔化九吨钢汁的新纪录,大连修船造船工厂由于采用了苏联的胎造船法(即用模子)和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现在制造一条小电船船壳的工作效率,较日寇时期在同样的人数和工作条件下,提高了七十倍。大连纺织工厂织布场工人李士荣、曲言增等,每人能看八台普通织布机,每台每天(八小时)平均织布三十一公尺至三十二点七公尺,全部或百分之九十八为最好的“甲字布”。金州纺织工厂有六名工人发挥机器效能达百分之九十六点五,并创造了一个人看三台精纺机(纺二十四支经纱),共一千二百枚纱锭的新纪录;每人每天能产纱一百三十五公斤,较日寇时代的生产水平提高了两倍。这一创造新纪录运动所以能在旅大地区普遍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共旅大区党委和旅大行政公署在学习与研究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关于开展群众性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文件后,即作出决定号召各工厂全力贯彻执行;各工厂的中共支部、行政、工会、青年团纷纷响应这个号召,并在过去生产节约竞赛,合理化建议等运动的基础上,针对各工厂本身急需改进的问题,发动各生产成绩优良的工人介绍工作经验,启发了全体工人,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