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解放后的大冶工矿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5
第2版()
专栏:本报华中通讯

  解放后的大冶工矿业
  林晰
湖北大冶是全国著名工矿区之一,境内煤、铁、石灰石等矿藏极富。清朝以来,先后有汉冶萍公司、煤矿公司及水泥厂在此开采。日寇投降后,伪资源委员会在此设立华中钢铁公司;其他重要工矿业尚有鄂南电力公司大冶发电厂、公私合营的华新水泥厂及两家较大的私营煤矿,职工合计约六千余人。大冶矿区的铁矿含铁量平均为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虽经数十年的开采,尚藏有三千五百万吨。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对此地区的工矿业极为重视,为使各公私营厂矿得以迅速恢复和超过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生产水平,曾多方投资协助建厂工作。
华中钢铁公司有工人一千三百余人,国民党反动派在日寇投降后经营了三年。他们除盗卖了一些铁砂给日本人外,从未进行过什么生产。但在解放五个月后的今天,工人们已经把三十吨的炼铁炉修好,等焦炭运到后,就可开炉生产;一吨半的贝色麦炼钢炉也装好了,九月份即已步入正常生产,每月可产普通炭素钢锭四十吨,铸钢件十吨;三吨电炉年内按装完毕,即可进行生产。十五吨平炉亦在铸建中。轧钢厂在我们接收以来,已投资七亿元,现十英寸轧钢机按装完毕,本月即可出产各色元条钢、方胚钢、元方竹节钢、角铁及扁铁等,可供架桥、修船、修车之用。每日如开三班工,可产钢锭二十一吨。十七英寸轧钢机在修造厂经全全员工努力赶造,已完成百分之六十,明年初当可开工生产,每日三班制可产钢锭三十吨(产品包括每码十二磅的钢轨)。全厂争取在明年八月间完成万吨钢锭生产计划。
公私合营的华新水泥厂装有最新式的机器,每天最高生产量为一千吨。石灰石在这里是取之不尽的,应城石膏亦可顺长江而下。但在解放前,因为没有销路而停了工。解放后银行予以近四亿元的贷款,立即补发了国民党时期的三个月欠薪,很快得以复工,中原贸易公司已向其订货,现产量逐月增加。目前因电力及运输力不足一个窑每月仅有半个月开工,日产水泥三百吨。产品为普遍卜特兰水泥,经试验每一平方寸水泥块,可耐四千二百磅压力。现粤汉铁路、上海、江西等处纷纷向其订购,已有供不应求之势。
作为石灰窑工业命脉的电力厂,有六千基罗瓦特发电设备,原系日寇在时专供采矿之用,机器陈旧,目前仅能发电三千基罗瓦特,勉强维持各厂矿生产。为扩大原有厂矿生产及适应华中钢铁公司全部开工后的用电需要,中原人民临时政府工业部已投资七亿元,协助该厂装置五千基罗瓦特新式发电机两部,预计明春即可开始供电。
开采达四十年之久的私营源华、利华煤矿公司,拥有员工四千余人。解放前夕,日产煤一百三十吨,至八月底已增至日产三百四十至三百九十吨;生产效率由六月份每吨需工七·○四人减为八月份的每吨需工六·○四人,即每吨减工一人。这是由于在解放后,工人废除了把头(即包工柜)的非法剥削,加之实行了按实物折款的工资制度,使工人生活得到适当保证,生产情绪大为提高。为扶助该矿发展生产,政府先后曾贷款五亿一千七百万元,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及修建运输工具等,并为其解决销路问题。如利华公司在六月至九月半三个半月中,销至武汉的煤一一五七二公吨中有百分之八十八为公营煤业公司及各工厂所购入。
钢铁、水泥、煤块,这都是建设新中国不可缺少的珍品。据统计华中地区在抗战前,每年输入钢铁约六十万吨,解放后的中国,需用量当远远超过此数。水泥、煤的需要亦必激增。人们会看到: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不要多长的时间,大冶的工矿就会要发展起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