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阅读
  • 0回复

波澜壮阔话奔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1-16
第4版()
专栏:

波澜壮阔话奔流
唐小丁
湖水没有风色,呈现平静澄澈的湖面,这当然是一种美。可是,许多人觉得,这种静态的美,远不如动态的美耐人感发。“惟见长江天际流”,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景象,则是无限壮阔,一派豪情的。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个“澜”,为什么“必观”呢?
且看一篇散文中对巫峡长江水的动态美的一段生动描写吧:
“从青石到孔明碑,只有八华里。江面不宽,江水极深,被‘飞凤峰’伸出来的‘凤嘴’插到江心,搅得满峡的水,左冲右突,不知往哪里流。江面滚动着无数大小漩涡: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好像下边有许多通到地心的大烘炉,把满峡的水,烧得滚烫鼎沸;好像下面有无比的神力,把几千年几万年积沉的泥沙,都翻腾起来。几乎是全川的水,要从这里往外流,受到插入江心的‘凤嘴’阻拦,被激怒的巨浪,怨气冲天,如颠如狂,咆哮号叫,震撼山川。……”(《一字之疑》,《四川文学》九月号)
“凤嘴”可以搅动江水,却不能阻拦江水东流。它要阻拦,就惹得巨浪怒卷,倾力冲击,显出烈厉无比不可抗逆的威势。
从漩涡滚动处,从波浪起伏处,可以看到水的来势去向,更可以看到浩瀚江流,呼啸着,汹涌着,征服着大大小小的障碍物,不可遏止地向前奔流……
舒缓的流程,显不出像急流那样的气概。这静、动、缓、急,是靠了对衬,才见得分明的。同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罹冰寒凝霜,不知松柏本性。不走湍急的江河,不懂得老船夫的沉着、勇敢。我多次见过川江激流中的老船夫。当山折水断,陡滩在迷蒙的前方时,老船夫不动声色,将船向前驶去。到了波浪渐高的滩前,号子一声吼,篙橹齐舞,同舟共济,奋击险石,驾驭中流,于是船如飞矢。下了陡滩,刚才那老船夫在紧张战斗中的镇定神态,使人油然起敬。
行船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和斗争也不是毫无曲折的。当我们做出了伟大成绩,在继续前进中遇到困难,当国际国内的阶级敌人幸灾乐祸的时候,是谁用革命的最强音和最切实的方法,号召我们,组织我们,越过陡滩,赢得胜利的?是谁使我们满怀信心,红旗高举的?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因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和伟大的领袖,我们才驶过一切险滩、礁石、漩涡,胜利地驶向远方。
水的冲击奔流的威力,都表现在奔腾不息的主流上。主流是最深厚,最有力的。它代表着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两涘的回水,有时会使人产生迷惑。大江东去,然而为什么这一小股水又向西去?尽管如此,它毕竟不是主流。在有的河面上,洋洋淌淌的沙滩水,甚至比主流还宽,但它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主流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冲力和风采。
主流和非主流,有质的不同。质不相同,就不能从数量上作比较,就不能取表面现象而舍本质。主流中的一滴水,尽管是一滴,却也包含着一颗奔向大海的心。大海的一滴水,又和大海的雄厚、渊深,和大海的气概联系在一起。路旁泥坑中的积水,表面上看去,并不太少,但它很快就会干涸。“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把本末倒置,怎能不陷于荒谬呢?
观察事物,要从主流和本质去观察,才能掌握命运。从星星之火,看到燎原之势;从三户贫农坚持组织起来,看到五亿农民集体化的方向;从贫农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看到像“大海的怒涛”一样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从“穷棒子”精神,看到鸡毛能够飞上天;从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腐朽破落,看到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这就是从主流和本质观察事物的典范。
要不是把心交给革命,要不是最充分地信赖党,信赖人民,怎么能够从一条小河看到大江大海,从一点嫩芽看到整个春天,从乌云的缝隙看到光照大地的太阳呢?
我们伟大的祖国,好比一只大船。党和毛主席掌舵,六亿人民齐心协力,驶行在历史的潮流上。这潮流,要冲倒一切障碍,冲没一切妖魔鬼怪,奔向光辉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