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一个最繁荣的百货店 记华北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5
第2版()
专栏:

  一个最繁荣的百货店
 记华北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
  郑重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解放前是一条很豪华的街道,林立的洋楼上并列着中、外文字的店名,临街的厨窗内摆列着西服革履的模特儿,麦克风放送着唱片,霓红灯眨着眼睛。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些少数的官僚买办准备的,和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无关。但解放以来却有了一个为广大市民所拥护的异常兴盛的百货商店,这就是华北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
由于顾客过于拥挤,该公司被迫四次搬家:开始由梯子胡同搬到打磨厂,后又搬回王府井大街九十八号,第三次搬到王府井大街旧都百货总库的旧址。工人、学生、军人、机关干部及市民群众,骑脚踏车的、步行的、坐电车的,甚至乘汽车的,每天都是从四面八方聚拢到这儿来,购买他们需要的各种物品。进进出出的人流,经常挤满门口。两个人专管存车,拿着五十多付车牌,还时常不够使用。在售货室里,七十多个售货员时常应接不暇。二十七个收款员满屋穿行,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七点半,平均卖货六、七千万元,最高时达一亿七千余万元。
他们为了照顾机关职工买货方便,星期日照常营业,星期一休息,北城某工厂不知道这个规定,九月二十六号是星期一,几位工人兴匆匆地来买皮鞋,从远处看到门口没人,很觉奇怪,走到跟前才看见“今日休息”的牌子。这时在该公司的南邻北邻有许多百货店正在举行“大减价”、“大赛卖”、“推销货底”“产销联营大抛售”及“白送国货一天”……但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从门缝里问明卖价和明天的营业时间,仍旧奔回了本厂。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到这里来买东西呢?下面的一个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走到王府井大街北口问交通警察:“百货商店在什么地方?”警察顺手往南一指说:“你看,那些都是百货商店。”孩子说:“我问的是公家开的那个百货商店。”警察觉得很奇怪,就问他道:“百货店很多,为什么单找公家的百货店呢?”孩子很天真的回答说:“我妈妈说:那里不哄小孩。”这说明由于他们真正施行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所以获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
同时该公司经营的商品共有三百六十余类,一千四百余种货物,而且都是广大城乡群众所急需的日常用品,俗话说:“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他们的货品不仅朴实耐用,而且种类繁多,从多方面满足大众的需要,亦是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旧式商店里,顾客一进门,店员们便蜂拥而上把你团团围住。你要满屋参观,他就随后紧跟,货品明明不好,他偏要在一旁夸奖,给顾客很大的压力,觉得买不点东西太难为情,买吧!到底是否货真价实?没有把握。因之当他们出走来之后,就再也不愿进这种商店观光了,宁愿到小摊子上随便溜溜。而现在,这个百货公司,就完全扫除了这种积习,为了便利广大工农兵群众,他们把各种货物的样品都用三尺多高的玻璃厨柜摆好,上面标明价格,使顾客可以一目了然,省去许多手续;并且由于买卖太忙,店员只顾忙着拿货,开票和点款,一任顾客们随便游走参观,观摩和比较,不作无味的宣传。这样就使顾客感到无拘无束,来去自由,来的多了,目标选好了,等到手中有了钱,马上便去购买他所需要的物品。
“薄利多销”是他们的价格政策。为了给广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他们坚持了“产地低于销地,城市低于乡村,商业利润低于工业利润”的定价原则。总的利润不超过百分之十,而多数人所需用的火柴、碱面、肥皂、牙刷、红白糖等大路货和针织品利润更低,甚至只取工本费不取利润,这是旧社会百货店从来没有的事。在他们的影响下,别的百货店也减低了利润,每天上午八点他们的牌价公布后,好多私商小贩都来打听抄写,作为自己定价的参考。至于托售部的商品虽由各厂方自订,但也动员他们和公司一样“薄利多销”为广大人民服务。
该公司的货品来源,第一种是来自本市的公私营工厂,依据“商业为工业服务”的原则,他们扶植了针织、火柴、肥皂、卷烟、橡胶等行业。方法是供给原料收购成品,或以成品换原料。半年来(三——八月)共供给棉纱、羊绒、赤磷、火碱、碎铁、盐卜、盘纸、硫化青、亚铅华等原料价值五亿三千余万元(当时小米每斤百元上下)。他们则收购了下列产品:计有肥皂一六、一四五箱,火柴三、二七九箱,纸烟二七五、四○○条,铁锅九三、四五二斤,七二、四五一打,袜子八九、○一○打以及床单、衫衣、色水、笔记本、蚊帐布、线毯等物,共值本币九亿九千四百余万元,约合米一千六百五十余万斤。既开辟了充畅货品来源,又扶植了有益国计民生的工业生产,并且开展了家庭副业,带动了广大妇女参加生产(针织交换者妇女占四分之一以上)。另外参加托售部的从七月份起即有五十余家工厂,三百多种货品。中国卫生牙刷工厂,大华窑业公司,春和体育用品社等厂,参加托售后销货特多。八月份又与清河制呢厂、燕京造纸厂、新建铁工厂等建立了托售关系,起了扶植生产沟通有无的纽带作用。
第二种是通过和友邻区的物资交流交换来的。他们曾主动地派出干部到东北、西北各友邻区商订易货合同,组织物资交换,九月前以北京的针织品、纸烟、火柴、日记本等物,换回东北的砂糖、豆油,内蒙的驼、羊毛,察省的白麻,石门的线毯。十月底以袜子五万打、毛巾一万打、绒衣一万件、毛线两千磅、褥单布一千一百匹交换东北的大批汽油、变压器油及各种纸张等物。此外,并经过华北百货总公司从上海购来各种百货一、四三七箱,并与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合同,合营采购工业原料,扶植工业生产,调剂各种日用品。对促进各地物资交流上起了很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