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帝国主义怕的是什么?——读《笏庵诗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1-18
第6版()
专栏:书林

帝国主义怕的是什么?
——读《笏庵诗稿》
阿英
蜈蚣食蛇蛇食蟆,蟆食蜈蚣又畏蛇,
三虫相制莫先发,去其所制始敢攫。
百姓正是贼所怕,尹来杀我吁可讶,
明朝贼来将奈何,呜呼智乃出虫下。
笏庵(吴清鹏)在1840年所写的这首《三虫篇》,是我最喜爱的。这是一首总结鸦片战争经验的诗。所谓“贼”是指外国殖民主义者及其帮凶;所谓“尹”,是指清朝反动官僚琦善之流。诗意指出帝国主义者所害怕的不是中国朝廷,而是中国人民。也指出了琦善之流镇压百姓,实质上是瓦解人民的反抗斗志。他愤怒地谴责这些人,说他们的见识,是连小虫都不如的。
笏庵熟习草木虫鱼的生活,他的诗集《笏庵诗稿》(20卷足本很少见,《卷盦书跋》载只见到2卷,《书髓楼书目》著录10卷,我见到的是15卷,收诗至道光乙巳年—1845年笏庵六十二岁为止),有不少是借动物故事来说明问题的,如《蛇鼠相啖行》、《观蚁斗二十韵》等,以及“守宫搏蝇螳捕蝉”、“白鱼失困黄虬走”一类的名句。这首《三虫篇》,恰切地用“蜈蚣食蛇蛇食蟆”故事,说明强者怎样利用弱者的矛盾,找弱点,以及采取怎样有效的时机向弱者发动进攻;说明中国能否抵抗殖民主义者,关键在于能否发动人民进行战斗。
笏庵还有不少诗是值得读的,他感慨于“方今贤人多失职,一一去矣将无遗”(《闻周敬修制府谪戍》),质问“召寇何人实始谋”(《思归不得》)。赞扬那些不怕死的,敢于“恃公论”而上书抗议的百姓:“何人敢当雷霆下,此士乃出菰蒲中”(《民人有上书者》)。歌颂定海人民不留在敌占区,“誓死无从贼”,“大义必分明”。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相携可相活,叵测恨夷情”(《定海再陷》)。最后,在1843年,他听说“粤中市民拆毁夷馆,愤不与通商……”而写了一首长题诗:
我闻夷人畏百姓,初尚疑之今始信。
天下诸侯愤秦兵,陈涉一呼万夫应。
以秦攻秦尚如此,况乃此举名甚正。
浙海鱼户沈夷船,粤海市人毁夷馆。
知是夷人不敢战,一快聊堪舒愤惋。
国家培养二百年,人心如此何忧焉。
令我转复思从前,逡巡六国胡可怜。
草莽市井自有臣,汝独不愧为庶人。诗里有保卫封建体制的说法,但是基本上是歌颂普通百姓的。
笏庵,钱塘人,是名诗人吴谷人(锡麒)的次子,做过编修一类的穷京官,像他自己说的,“但住长安大抵同,翰林官比秀才穷”。对当时的政治措施不满,后来“告居”,在诗里有句:“离索不堪吾过矣,寄声今幸已无官”。
帝国主义怕的是什么呢?“百姓正是贼所怕”,“我闻夷人畏百姓”!在一百二十年前,我们的先进诗人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