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36)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6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意义与中国革命
第三节 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革命
在发动与组织群众工作中,在城市中首先必须经常了解熟悉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地位,以及他们的要求和呼声,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必须了解资产阶级的情况和动态,了解与熟悉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工人阶级与其他劳动人民的关系。按照劳资两利的原则,处理劳资间所发生的一切纠纷。在乡村中一方面需要了解农民阶级主要是贫雇农与中农的情况,另一方面必须了解地主阶级与富农阶层的状况,了解封建与半封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农民阶级内部的关系,以及农民阶级与其他劳动人民如工人、手工业者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情况的了解不论在新区在反革命势力被推翻以后,进行减租减息运动,或者在减租减息以后进一步实行土地改革工作中,或者在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完成后,转入生产运动,组织与领导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要深刻的了解这些情况,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把它与具体的革命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是不行的。
政治经济学与革命的文化教育工作 
一切文化艺术都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结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并用以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改善提高,推动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工作,必须反映人民民主革命事业中各种现实的实践斗争,必须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国家经济建设的各种事迹,尤其在革命胜利以后,一切文化教育工作都应当围绕了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一中心工作而服务。要做好这一工作,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也必然会做不好的。自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以后,近几年来,我们已经有了某些关于军事斗争、经济斗争与经济建设的优秀作品,为工农兵大众所爱戴,并对人民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坚持贯彻这一方向的更好的实现,随着全国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掀起一个文化教育工作的高潮,不论在文艺上,在社会科学上,以及在自然科学上,将有更多更为劳动人民所爱戴的马列主义的优秀作品出现。
在新时代下,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成为各级教育中的重要的必修课程,借以提高一般干部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尤其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修养,以培养大批具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并能与实际结合,担负理论斗争指导实际行动的革命知识分子。培养大批既有理论又能联系实际,掌握政策,既能通晓业务又能掌握技术的财经工作干部,也已经是今天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最后胜利阶段迫不容缓的严重任务了。
政治经济学与革命的党务工作
马列主义理论的任务,在于阐发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工人阶级的政党能够依据这些规律,去领导工人阶级与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改造人类。但是“研究社会历史规律的关键,并不是要到人们底头脑中,到社会的观点和思想中去探求,而是要到社会在每个一定历史时期所采取的生产方式中,即要到社会底经济中去探求。”(联共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因此斯大林同志又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党要想成为真正的党,首先就应精通生产发展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底规律。”“为了在政治上不犯错误,无产阶级党在制定自己的党纲以及进行实际活动时,首先应以生产发展底规律,应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出发点。”(同上)以上这些要求我们从生产方式中,从社会经济中去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精通生产发展的规律,精通社会经济发展底规律,并要求我们依据这些规律掌握党的纲领政策,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学习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通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把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客观的革命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因此,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整个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说来,它是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行动所据以决定、所据以出发的不可缺少的武器,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说来,是他们革命的宇宙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即整个革命的世界观所据以确立的基础,故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育学习成为党的教育与党内教 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战士所重视。如从工人阶级政党对政权工作的领导而言,也是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战斗的武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所有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群运的、文化教育的、外交的、司法的、公安的各种政权工作,都是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来进行,而这个领导权或领导作用的体现发挥,乃完全是离不开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战斗的武器的。例如: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和执行,党的土地政策、工商业政策、贸易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一系列财经政策的确立实施与检查,假使要没有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理论知识,那是不行的。仅以党的组织工作中党员、干部的阶级成份与出身的划分评定而论,也必须具有这方面的丰富知识,否则就会发生偏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