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劳动歌手——哈尔滨通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6
第6版()
专栏:

  劳动歌手
——哈尔滨通讯
杨朔
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二周年的节日里,全东北铁路职工在哈尔滨举行了一次业余戏剧比赛,一共演出十三个节目,有歌剧、话剧、秧歌剧、新洋片等等,形形色色,十分热闹。这些戏都是工人们自己写的,自己演的,事先在沈阳、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各铁路局经过比赛,挑出来参加这次大会。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打破保守观念,提高技术和生产,是东北建设事业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舞台上,工人们用他们无比的热情,尽情地歌唱着劳动,表现了这些主题。
获得优等奖的三个戏便有两个是歌唱中苏友好,一个是关于目前东北铁路上正在开展的铁牛运动的。
第一个戏叫“谁是咱们的朋友”,由哈尔滨铁路工厂集体创作和演出。内容叙说一个认识模糊的工人对苏联抱着点偏见,反对学俄文,不满意厂内的苏联工友,后来发现翻砂厂倒的铜套特别好,正是由于苏联的技术指导;又有一次突击生产中,电滚子混了线,找不着线头,焦急万分,幸亏苏联同志的帮助才找到毛病,按时完成任务。戏里全用许多生动具体的事实表现了苏联的可贵的友情。参加演出的除了中国工人外,还有几个苏联同志。他们不大懂中文,在舞台上却要说中国话,就用俄文字母把台词全拼出来,硬记熟了,演的也很自然。由于中苏共同演出,舞台上的气氛显得愉快,明朗,活生生地烘托出两个伟大民族的团结友爱,显示出无比的力量。
另一个歌唱同样主题的戏是“沈阳中心文工团”用新洋片的形式演出的。洋片的左右站着一男一女,全是跑江湖艺人的打扮,山东口音,说唱着洋片的内容,两个人也就做起戏来。表演、歌词,又活泼、又新鲜,充满动人的风土气味。推陈出新,足见工人们创造艺术的才能。
为什么毛主席告诉我们要一边倒?这些戏都做了最生动的说明。
“铁牛联合组”是绥化机务段的集体创作运动。所谓铁牛,就是东北铁路上的生产竞赛运动。不管你是机务、车务、工务、电务等等,都要打破旧的一套保守思想,发挥创造,提高工作效能。在这次比赛中,不少戏都和当前这一运动扣得紧紧的,但以“铁牛联合组”最出色。戏里出现了几个不同部门的人在铁牛运动中互相争功,相持不下,后来认识了各自的偏差,走上互相联合。但在联合中,铁牛运动还是应该以机务、车务为主,戏里却把各部门平列起来,不分主要和次要,混为一谈,这是个缺点。东北铁路总局的负责同志却认为正是这一缺点,才真实反映了下边工作的缺点,也反映了领导上对这一运动指导的不够明确。运动本身没闹清这一点,戏里自自然然暴露了这个缺点。因此,这出戏倒变成最好的批评,提起了领导上的注意。
比赛当中,也发现了不少杰出的人才。譬如说牡丹江机务段的司炉唐士青,就能自编自演一出叫“中苏友好”的秧歌剧,得到二等奖。他从小放牛,也没念什么书,却能编唱不少戏。还有齐齐哈尔管理局一个叫潘秀运的小工人,才十七岁,到现在已经写了十二个剧本,演出了十一个,这回就有两个参加了比赛。今天在新的国家制度下,劳动人民不但在生产建设上发挥了创造的才能,就是在艺术的领域里,也显出了可惊的创造性。全东北十六万铁路员、工,各地的业余剧团竟有一千零八十多个,大大推动了工人的文艺运动。
比赛的剧场里挂着这样几句标语:“以生产的高潮,迎接文化的高潮!”实际上,走向高潮的东北铁路工人的文化运动,已经在刺激着生产的高潮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