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兴家立业 步步高升——访问汪清县罗子沟公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04
第2版()
专栏:

兴家立业 步步高升
——访问汪清县罗子沟公社
本报记者 陈泊微
从吉林省汪清县东北行二百里,我们访问了离城最远的罗子沟公社。汪清是长白山著名林区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县幅员的90%;树海浩瀚,漫山吞谷,蓊蓊郁郁,遮天蔽日。汪清人民一向重视伐木业,解放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国家每年从这里取得大量林木,同时也要供应不少粮食。近几年来,汪清人民除了继续经营林业,还特别注意经营农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统销粮食,并且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了。汪清的这种大变化,在罗子沟是看得清楚的。
传统和改革
罗子沟公社有十九个生产大队,九十六个生产队;农业人口近四千户,汉族之外,朝鲜族约占四分之一,另有少数满族和蒙古族农民。全公社土地总面积约九十万亩,其中耕地不到八万亩,农业在当地人民经济生活中的比重原来并不太大。这几年,罗子沟人民一改多年来“重副轻农”的习惯,继续采伐木材,采集药材,猎捕山兽,培育山产之外,集中主要力量生产粮食,取得稳定增产的大成绩。1956年,这里生产粮食九百四十多万斤;1958年一千四百多万斤;1960年一千五百多万斤;去年旱灾严重,粮食减产为一千二百多万斤;今年春小麦丰收,秋庄稼又长得好,肯定要大大超过去年的产量。粮食生产得多,卖给国家的也多。去年虽是灾年,全公社还出售余粮四百多万斤,人民生活安排得也很好。
罗子沟公社粮食稳定增产,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1961年,全公社粮豆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二万二千多亩(市亩,下同),比1958年扩大一万四千多亩,比1960年扩大六千多亩。扩大耕地,多种多收,是当地的传统作法。这里地广人稀,可垦荒地多;山多林密,副业门路也多。多少年来,农民就重视副业,不大重视农业。在农业方面,则重视开荒多种,不大讲究精耕细作。近几年来,外地人口迁来很多,依靠集体力量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稳定增产,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不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究竟怎样办好,还是可以研究的。开荒,肯定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一个途径,问题是开垦什么样的荒地。罗子沟的大部分可垦荒地是草甸子。草甸子土质肥沃,增产潜力很大。但是,草甸子上野草丰厚,开垦费工,加以地势较低,容易受涝,开垦之后,必须广设排水沟,这又要费许多人工。因此,当地群众不愿在草甸子开荒,而喜欢在山坡和丘陵开荒。这一带山坡和丘陵上多是森林,开垦山坡和丘陵,就是意味着减少森林,这对于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都没有好处,更不要说发展林业了。谈到这个问题,公社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说,今后应该严禁在二十五度以上的山坡开荒,尽可能不在二十五度以下的山坡开荒,尤其不能毁林开荒,而把开荒的重点放在草甸子上。开垦草甸子虽然费工,最初一两年产量也不一定很高,几年之后,就会变成高产田了。
扩大耕地面积是保证粮食增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在这里甚至不是主要的途径。可垦荒地毕竟有限。目前一部分生产大队附近还有不少荒地,一部分生产大队附近基本上已经无荒可开了。无荒可开的地方,要把增产的重点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有大片草甸子而一时不能开垦的地方,也应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只要把粗放的耕作习惯改一改就行了。随着户数的增加,劳动力远比过去多了;畜牧业稳步发展,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肥料。这都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利条件。我们走过几个村庄,看到畜粪遍地,无人收集。这里得天独厚,土地肥沃,过去从不施肥,也能得到可观的收获。合作化以来,施肥的耕地逐渐增加了,但是不施肥的耕地还占多数。把这个习惯改变过来,肯定可以大大增产。
扩大播种面积之外,罗子沟人民还采取增种当地传统的高产作物的方法,争取多收和稳收。罗子沟在北纬四十三度以北的高寒山区,无霜期短,早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当地保收的农作物,是谷子、大豆、玉米、春小麦等旱田作物。谷子产量更高更稳。1936年,日寇在这里经过短期试验,发现这个地区也能种水稻,就强迫农民大量种植。1943年前后,水稻曾经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60%,其次是日寇急需的大豆,而人民习惯种植的谷子、玉米却剩的很少。据老农说,当时日寇为了对付抗日联军,大片大片地烧毁森林。树少了,罗子沟倚以灌溉稻田的绥芬河接受了较多的日照,水暖了,对水稻的生长是有利的。那时候,某一年下霜晚了,水稻可能丰收。某一年下霜早了,水稻会减产以至失收。反正日寇已定稻米为“军粮”,收获多少,悉数掳去,人民死活是不管的。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发展林业,封山育林,树多了,水凉了,水稻也就长不好了。朝鲜族农民本来喜欢吃大米,可是,为了保产稳收,增加粮食总产量,他们同样自觉地响应公社党委的号召,少种水稻,多种谷子和玉米。去年全公社受旱减产,新屯子生产大队因有水源丰足的水田,获得丰收。尽管如此,全大队水稻每亩平均产量三百一十三斤,还是赶不上谷子(平均产量三百三十多斤)。因此,今年新屯子种了一千九百零五亩谷子,只种了三百亩水稻。为了照顾人民的生活习惯,罗子沟公社许多生产大队今年还是酌情种了一些水稻,选择阳光充沛的耕地,采用早熟的品种,只要没有过早的秋霜,也可能取得不坏的收成。一个合理、可靠的耕作计划真是不容易安排,被日寇强迫中断二十多年的耕作传统,经过罗子沟人民十几年的努力,最终恢复了。
罗子沟人民多种谷子、玉米而少种水稻,还有一个原因:前者省工,后者费工。这里地广人稀,劳动力少。人们种地,不仅考虑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考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种一亩水稻的人力,能种两三亩谷子或玉米,即使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跟谷子、玉米相等或者略高,农民还认为种水稻是不合算的。又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又计算劳动生产率,在地多人少的地方应该这样,在地少人多的地方同样应该这样。
尊重当地传统,不是故步自封。罗子沟公社近年在耕作技术方面吸收了一些有用的新东西,对于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新的耕作技术,例如玉米豆类混种、大豆点种改为条播,增产效果明显,适合本地情况,经过提倡,很快为群众所接受。有些外地经验,在推广过程中,经过某种反复,根据本地情况做了适当的改变,才逐步推广开来;谷子宽幅播种、小麦小垅密植就是这样。外地经验说明谷子宽幅播种可以增产。罗子沟从前谷子播种宽度只有一寸,不能充分发挥地力;如果照搬外地的办法,例如把播幅加宽到四寸,间苗费工,影响铲趟进度,容易发生草荒,降低产量。经过几年的反复摸索,现在一般播幅是二寸左右,比外地的播幅窄些,比本地原来的播幅宽些,既不影响铲趟,又能发挥地力。从总的情况来看,罗子沟公社在改革耕作技术的过程当中,掌握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实践,检验、选择外地的先进经验,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曲折,基本上没有走过大的弯路。
多种方法一个目的
罗子沟是汪清县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广阔的草甸子,野草丰茂的山沟,放牧牲畜和刈储饲草都很方便。这里的汉族农民喜欢养马,朝鲜族农民擅长养牛。据公社统计,从1957年到1961年,全公社大牲畜年底存栏数由二千四百一十九头增加到二千六百七十三头,五年间增加了10.5%;到今年8月底,又增加到二千七百零三头。这个成绩很不坏了。可是,当我们同一些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的干部谈起牲畜问题的时候,他们却表示很不满足,说:在这个地方,牲畜的工作量向来很重,平原地区的牲畜有闲的时候,这里的牲畜一年四季都很忙。开荒、种地、趟地、运肥、拉庄稼要用牲畜,上山搞副业,像拉木头、运山产等等,也要用牲畜。这几年来,虽然牲畜增加了,但农户和耕地增加更快,牲畜的负担加重了,膘情和工作能力受了影响。他们一致认为,要想使牲畜的发展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必须在迅速增加牲畜头数的同时,积极恢复和增强牲畜的膘情和工作能力。
为了把牲畜养得更好,许多生产队陆续采取了耕牛分户饲养的责任制。这些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认为分户饲养有许多好处:一、可以进一步增强社员对牲畜的责任心,有利于牲畜的保护和繁殖;二、可以充分运用农家的辅助劳动力和业余时间,割草、放牧、饲草问题容易解决;三、可以促使养牛户的青少年学习饲养和使役牲畜的技术。从实际效果来看,凡是实行分户饲养的,牲畜的膘情确实改善了,牲畜配种和幼畜保护的情况也比以前更好了。
我们访问过河南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这个队有十三头牛,从今年春季实行分户饲养。大牤牛两户一头,大母牛一户一头,养用结合。队长李福说,实行这个办法以后,社员们更加关心和爱护牲口了。“我们的牛,活儿一向很重,累得胖不起来。现在我们的大牤子(公牛)又胖又壮,哞哞直叫。庄稼人听到牛叫,心里都乐了(农民经验:牛叫,表明体力强壮)。明年这时候你们再来看看,所有的牛都会变成胖牛。”李福领着我们到一个农家门前。一头中等膘的大母牛正在新盖的牛棚里吃草,一头小牛犊守在母牛身旁。他说:“这头母牛原来体质很弱,过去下了小牛,三天还起不来。你们看,这次刚下了小牛,已经这么胖了。”负责饲养这头母牛的青年社员胡世开,儿时在山东老家就喜欢摆弄牛,所以队里委托他饲养这头牛。前些日子,他正在田间劳动,母牛在地头下了犊,他用麦草把牛犊包起来,抱回家去精心饲养。照顾大牛和小牛,成了全家人的一件乐事。
在一定条件之下,分户饲养确实是一种好方法。但是,罗子沟公社的人们,并不认为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有些生产队的牲畜继续实行集中饲养,同样养得挺好。内河生产大队就是这样。这个大队紧靠着林木茂密的大山,搞副业的条件特别好。它的集体经济发展极快,大队积累很多,社员收入也多,群众的集体主义觉悟非常高。春天,别处酝酿实行牲畜分户饲养的时候,这个大队也曾反复讨论。结果,社员普遍反对分户饲养。他们说,家中养了牲口,人手会被拴住;有喂牲口的工夫,不如上山搞点副业;牲口还是公养好,把饲养员的工分提高些就是了!一天黄昏,我们参观内河大队的动力站,顺便看看他们的宽敞整洁的畜舍。这时候,院子里响起钟声。人们说,社员应该送还牲口了。最近,大队的粮米加工厂修建厂房,暂时停工,有些社员用公家的牲口加工米面。钟声一响,都把牲口送回饲养场来。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出,这里牲畜的饲养和使用,都有一套制度,而遵守这些制度,已经成了社员的习惯。大队支部书记杜文禄说,他们大队几年来没有死过一头牲畜,也没有瘦弱不堪的牲畜。在内河大队,集中饲养牲畜的制度已经牢固地扎下根了。
罗子沟公社饲养牲畜的经验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牲畜饲养方式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为主客观方面许多复杂条件所决定的。城子后生产大队的牲畜,在夏季有野草的时候,委托社员分户饲养;冬天没有野草,收回大队集中饲养,也都养得不错。到底是集中饲养好,还是分户饲养好,应该由每一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根据本队的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工作水平以及社员的习惯和要求来决定。只要有利于养好集体的耕畜,饲养方式是可以灵活采取的。
罗子沟公社不仅努力发展集体所有的牲畜,近来还注意帮助社员自养少量牲畜。去年秋天,有些生产队陆续把一些幼畜作价卖给具备饲养条件的生活困难的社员。到今年上半年,社员私有的牲畜已有四十六头。还有一些生产队把小部分幼畜让社员分成饲养,这样的牲畜具有部分私有的性质。
我们问过几个生产队的干部:社员自养少量牲口,对集体经济有没有好处?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依靠社员饲养牲畜的积极性,可以把这部分幼畜很快养大,增加了社会财富,又为生产队提供了役畜(社员出卖私有的牲畜,应该优先卖给生产队)。其次,社员养了牲口,种自留地、运烧柴、磨米面等等,就不再使用生产队的牲畜,这对于保护和发展集体所有的牲畜是有利的。
从最迫切的地方入手
在罗子沟,小型发电站和小型动力站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干部也好,社员也好,提起办电、办动力,劲头实在大,简直像是入了迷。千方百计积累一笔资金,买一部柴油机,或者买一部汽车引擎,或者自造一座小型水电站——这是此地的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引为自豪的大事。电力和机械动力由少到多,使得这么偏僻的山村活跃起来了。白天,粮食加工厂的机器一片声响;入夜,电灯把简朴的草屋照得通明。社员们劳动之余,扭开收音机,听听来自北京和长春的新闻,欣赏一段优美的戏曲和音乐,真是惬意不过的事。
一天,穿过一片浓绿的田野,我们从公社所在地来到新屯子大队。清碧的绥芬河的河水从山沟里流到村边。人们没有让河水白白流走,依靠它办起长白山中第一座小型发电站。1947年,土地改革刚刚结束,村里办电站的热心家金炳日(朝鲜族)领着一帮人,在缺乏器材、不懂技术的困难条件下,买来一部小发电机,自己用木头制造涡轮,尝试建设小水电站。摸索,失败,再摸索,到第二年,电站建成,刚刚翻身的农民,开始用电力照明和加工粮米。1951年,一场大水冲坏了电站,他们转年又在村东河边建成一座新电站,木涡轮换成铁涡轮,旧电机换成新电机,发电量更大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参观的电站。它是电站,又是粮食加工厂。大队长朴国松介绍,厂里两盘石磨,两人看管,一天加工粮食一万斤,比起旧式加工方法,一天大约可以节省五十个人工和五十个畜工。因为动力加工非常便宜,附近几个大队也运粮食到这里加工。新屯子村西,还有一个动力打谷场。河水从西山坡上沿着一条五百米长的渠道流到这里,冲击一个大木轮,木轮通过两条皮带,带动脱谷机。朴国松说,这座动力打谷场的前身就是1948年建成的那座电站,稍加改造,用它脱谷。四部脱谷机,四个人,每小时处理一千四百捆小麦。全大队今年种了七百五十八亩小麦,全部用脱谷机脱粒,四五天就完了,节省很多人力、畜力。修这样一座动力站需要多少器材?大队干部当场计算:一个大木轮、五根钢轴、五十米皮带、一些钢丝,大约值八百元。这么一点本钱,十几年没有用坏,多么便宜,可以想见。
随着生产的发展,罗子沟公社的小型发电站和动力站逐年增加。现在,全公社共有五座水力、火力发电站,总发电量一百四十瓩。全公社十九个大队,其中十三个大队、两千八百多户有了电灯。除了电站,还有九座水动力站和火动力站,主要进行粮米加工。
罗子沟公社群众自办的小型发电站和动力站表现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是它紧密地适应着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这里农业和多种经营资源十分丰富,只要愿意劳动,到处都是财富。因此,当地农民非常重视节约人力、畜力。人们衡量各种生产项目的经济效果的时候,总是先看某个项目费多少劳力,有多大收益,投入这些劳力值得不值得。他们所以这样用力办小型电站和动力站,就是为了首先在脱谷和粮食加工方面摆脱旧式的手工和畜力作业,腾出大量人力畜力,开辟别的生产门路。
农民重视小型电站和动力站,不仅因为它能带来富裕,而且因为它能带来光明、文化和健康。这里冬季漫长,风雪极大,加工粮米,从来是一大苦事。这个问题解决了,对妇女来说,意味着一次大解放。多少年来,这里的汉族农民一直用“松明”
(一种油性很大的松树根)、朝鲜族农民一直用糠灯照明,不仅烟多光小,而且容易引起可怕的克山病。电灯把这种贫困的痕迹抹掉了。
群众自办电站和动力站,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罗子沟各个生产大队采取充分准备、逐步进行、量力而为、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勤俭经营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确有把握以后再动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水的地方办水力发电站,没有水的地方办火力发电站。需用木材,自己采伐。没有汽油,自己烧木炭。内河生产大队在1960年初建成一个小型火电站,建站、置办粮食加工设备、安电灯,一共用了两万三千元。尽管办了这件大事,全大队的社员仍然连年增加收入。1959年每人平均收入一百二十一元四角二分,1960年一百三十四元六角四分,1961年一百四十二元六角九分。谈到这一项在今后将要带来更大收益的基本建设,内河大队的人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农村的技术改革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任务。十几年来,罗子沟的人们看准了这个目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贪多贪大,不轻率行动,确定了一个计划,就坚决地干下去,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直到胜利而后已。如果说,罗子沟的许多村庄已经在技术改革的进军中攻破了脱谷和粮食加工机械化这一关,大概是不算过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