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靖西县农业增产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08
第2版()
专栏:

靖西县农业增产面面观
本报记者 陆超祺
集体生产是靠山
靖西,是祖国南方边疆的一个县,从县城到越南的高平省,只有三十多公里。广西人把靖西叫做“小桂林”。碧玉簪一般的山石,像围屏一样,把全县划成许多小块;青罗带一般的河流,萦绕于阡陌间,风景美极了。
8月11日广西日报的一条消息,把我们指引到靖西来。广西日报的消息写道:靖西战胜十二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春旱,在连续三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田玉米又增产了。
为什么靖西县的粮食能够连年增产?我们所接触的社员和干部,首先回答的,都是一句话:“党领导得好!”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采访,我们觉得,再没有比“党领导得好”这五个字更扼要而中肯了。
人们说“党领导得好”,除了指人民公社和有关公社的一系列正确政策以外,还有党对农民群众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拿今年春天抗旱来说吧!从去年旧历十二月到今年三月,没下过一滴雨。靖西这个地方就特别,河流错综如网,可没有一条是从外县流进来的,水都从县内石山脚下的大泉小泉里涌出来。只有鹅泉、大龙潭、岜蒙三大名泉终年不竭,其他小泉一到冬天就干涸,春天下雨后才流出来。今年春天,没有三大泉水经过的地方,别说灌溉,有的公社连吃的水都得打着火把到岩洞里去挑。不少田地连续播了三次玉米,仍成片成片的不出苗。中共化峝区委书记彭道明同志告诉我们,化峝圩附近的一万零二百亩田玉米,播种三次的有二千四百亩,播种二次的二千八百亩,补种三次的三千八百亩。这是靖西解放十二年来没有过的。有些生产队和社员难免丧失了信心。他们说:“能抗得住吗?不如等下了雨种中稻算了。”
地委、县委、区委,不只耐心地从党内到党外,教育干部和群众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一次不出苗,就挑水种二次,二次不出苗,就种三次,直到出苗为止;并且及时地根据群众的经验,总结出四条抗旱措施:碎土,实行三犁三耙一打,把土打得碎碎的,不让太阳晒进去,不让风吹进去,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以干粪作底肥,出苗后追水粪;有水的地方灌跑马水,没水的地方挑水;培高土,畦高一尺五寸,以保持玉米根部水分。靖西县92%以上的生产队,正是坚决地执行党的指示,依靠集体的力量,争得上半年粮食增产的。中秋节前,我们去靖西访问的时候,正碰上公社和生产队的干部分别集中在区委总结上半年的生产经验。增产队提出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坚决听党的话。”而那些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只是由于在干旱面前听天由命而减产的生产队,则从反面指出同样的真理:“减产,首先是因为没听党的话。”
因地制宜,一造变两造
人们说“党领导得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县委成功地领导全县实行了一年二造的耕作制度。
靖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条件,然而历史上就只有种一造的习惯:在水田,种一造水稻;在畬地,种一造玉米。当然,在解放以前,也有人在种水稻之前,加种一造玉米,但那是个别贫农为了度春荒才这样做的。
自从1958年以来,靖西全县五十多万亩耕地上,普遍地种了两造。即在田里种一造玉米(人们叫做田玉米)加一造水稻(中稻或晚稻),畬地里种二造玉米。县委第一书记黄小林同志说:“这个耕作制度,是经过考验了的。”从1959年起,靖西粮食连年增产,除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这个因素外,就是靠两条,一条是普遍改换玉米品种,以县综合农场良种繁殖场杂交的靖西一号和二号代替原来本地的品种。靖西一号、二号玉米,一亩地可以收三四百斤,要是土质好、肥料多(每亩七十担肥),一亩地可以收五六百斤。今年春天虽遇到十二年未有的大旱,但有些生产队因为肥料上得多(追水粪抗旱),旧历三月以后又下了雨,许多玉米都结双穗。另一条就是靠两造。离县城约十五公里有个贺峝公社,今年上半年的玉米产量比1957年全年粮食产量还多,正是靠这两条。
这两条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品种改了,两造才种得成。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就是解放以来,县委在领导农民改变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同时,领导农民发展生产力所做的一项极重要的工作。它不知费了县委和各级干部多少心血!
只说田里种两造这件事。在靖西,是种两造水稻好,还是一造玉米加一造水稻好?从1953年起,县委就亲自领导这两种试验。连续进行了三年,两种试验都很好。过去田里种一造中稻,一亩地一般收四百多斤到五百斤左右,也有个别的达到六百斤,种两造水稻,可以收七百斤左右(早四百,晚三百)。一造玉米加一造水稻,每亩也能增产三百斤左右。水稻虽比玉米费工,费肥,但大米比玉米好吃,更能吸引人,当时尽管两种试验同时进行,从县委到群众,总是偏爱两造水稻。
但是到1956年下半年,事实纠正了人们的偏爱。这一年,是比较大规模地推广两造水稻和一造玉米加一造水稻的一年,也是决定孰优孰劣的一年。由于大家都偏爱两造水稻,一开始就准备七万亩早稻的秧。但是一播种,就遇到了困难。靖西这个地方,惊蛰播种时,气温只有摄氏一二度。前三年是小规模的播种,每个合作社不过几分地,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护理,困难不多。现在是大规模的播种,防冻的问题就解决不了,种子冻烂的很多。按七万亩播的种,只得三万亩的秧。头一关就过得不好。
三万亩就算三万亩,夏收时,每亩收四百斤左右,个别的收六百斤,成绩还不错。可是一到晚造,问题就更多了。当时能种上的,只有二万多亩,已打了三折。而有收的,只有一万多亩,又打了三折。在有收的里面,每亩只收一百多斤,两造加起来,不过五百多斤。跟种一造中稻差不多。这还是有收的呢,没有收的,反而不如种一造中稻!这真是人们万万想不到的。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闭?坤同志回忆当时情况说:“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小规模试验跟大规模推广,原来还有那么大差别!”
大规模种一造玉米加一造水稻的优越性却突出来了。玉米用的是靖西一号,耐旱又耐涝。玉米比水稻用工少,用肥少,而且小暑就开始收。从小暑到立秋,整整一个月,种晚稻,时间绰绰有余。玉米秆可以作绿肥,水稻也得到了丰收,一般是亩产四百斤,多的五百斤六百斤。年终总结经验时,从县委到社员群众,都投玉米加水稻的票。田玉米的种植面积,就是从1957年起逐渐扩大的。现在,已经稳定在十一二万亩左右。
“又好又省的农田基本建设”
但是,接着人们又提出一问题:连续种两造,地吃得消吗?会不会一年一年瘦下去?过去人们不种两造,是不是也考虑了这个问题?
土地跟人一样,营养不足,是会渐渐消瘦的。然而怎样解决呢?县委提出的办法,就是依靠群众,大家出主意,大家试验。各个公社,在积极养猪积肥的同时,都试验种绿肥,县委的领导同志也亲自试验。现在,道路终于摸索出来了,这就是在玉米田里套种竹豆和油菜。
竹豆,是在早造玉米第二次培土时种的。这时玉米已长起来,种竹豆非但不妨碍玉米生长,而且茂密的豆叶可以把玉米根部遮起来,使水分不易蒸发,有抗旱的作用。在靖西,一般是一亩地种二斤半到三斤种子,到小暑收玉米时,竹豆已长一尺多高,每亩少的也得一千五百斤(绿肥),多的得三千斤以上。不要豆(要豆就影响种水稻和晚造玉米),收了玉米,就和玉米秆一起翻到地里。从1960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同样种子、同样土质、同样水利、同样追肥的条件下,套种竹豆的比不套种的,一亩地晚造能多收五十斤到六十斤干稻或玉米干粒。既不与粮争地,又不费工,二三斤竹豆换五六十斤粮食,是再合算也没有了。这个办法,从1961年起,就在全县普遍推广。
油菜,是晚玉米第二次培土时种的。它不是和玉米一起收,而是第二年种早玉米前收。枝叶可以作绿肥,油饼也是很好的肥料。贺峝公社陈如现主任说:套种油菜最省事,一种就得。一亩半斤种子,好的可以收一百二十斤油菜籽,最差的也得三十斤。这个公社的和平生产队,去年套种了八亩,共收油籽五百多斤,今年上半年每户都分到油吃。所以,今年全社六个生产队的一百一十亩晚玉米地,都套种上了油菜。花了半斤种子,又得油吃,又增产粮食。
在玉米地里套种竹豆和油菜,不只能保持土地肥力,而且能改良土壤。化峝区爱布公社的支部书记杨春同志说,他们有一块地,原来土质很不好,土块硬如石头,用锄头打都不易打烂,连套种三年竹豆以后,变得又黑又松了。田玉米套种竹豆以后,土又稠又滑,晚造耘田时脚都给染黑了。难怪广西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位负责同志参观以后给以很高评价,他说:“这是又好又省的农田基本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