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论提高土壤肥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11
第5版()
专栏:

论提高土壤肥力
孙渠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们增产的主要途径
增产粮食从来就有两个途径:一为大力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广用土地的天然肥力;一为精耕细作,养育地力,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和作物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者可以互相补充,但应以何者为主,不同条件的国家,走了不同的道路。苏联地广人稀,主要采取了扩大耕地面积;日本人多地少,主要采取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美国1940年以前,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以后转向依靠提高单产。苏联最近几年,也有这个趋势。大量开荒,需要投资大,而且开荒后的管理要跟得上,不然三五年后,肥力就会迅速下降。主要依靠大量开荒的国家,都有过这样的教训。我国人多地少,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养育地力、提高单产的经验。以现在的产量水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发掘。全国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高低相差,都在几倍之上。所以当前除了积极进行有把握的开荒,主要力量应当放在提高单产上。
种好地是不断提高单产的关键。地好才有长好的基础,其它方面才有可能作更好的配合。良种的增产效果早已有口皆碑,但也要有相应的土壤肥力,才能充分发挥。金皇后、大马牙,谁都知道是玉米的高产品种,一个棒子顶小黄品种几个;但是如果地力不及,还不如小黄品种产量高。密植也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地越肥增产效果越大。例如有的玉米密度试验,每亩三千株与二千五百株比,肥地增产40%左右,一般地只增产10%左右。同样的雨量,肥地利用雨的效果大,瘦地的效果小;长一斤的干玉米,瘦地要消耗两千多斤水,肥地还不到八百斤,相差一倍半以上。国内外的多年经验和长期的观察记载,一般说,肥地上的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力量较大。春种、夏管、秋收,不管地的好坏,同样花工本,而好地的劳动生产率高,纯收益大。土壤的肥力,从作用的经常性、普遍性看,是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第一个重要因素。而土壤肥力的高低,又决定于人的种植。
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的长远的基础
根据一些考古家和地质学家的研究,撒哈拉、美索不达米亚和戈壁,曾经是人类繁衍过的地方,由于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耕作使用的不当,变到今天的地步。土地有其生产特点和使用特点,人们种地,必须严肃的按着这些特点办事。所谓土地的生产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不可代替性。农业靠地生产,只要一天还不能揭开光合作用的秘密,拿化工来代替作物生产粮食,就一天离不开地。地种好种坏,不只影响到当年当代,而且也影响到下年下代。“土地——那是共同的永久的财产,是世代相传的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资本论》第三卷1061页)。(二)土地的面积不能增长。土地不同于其它生产手段,可以大量增加。所以只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三)固定性。土地不像其它生产手段,可以搬来搬去。土地的使用特点,概括地说是:(一)可以越用越好,如农谚所说:“地是活宝,全在人搞”。一般生产工具,只有越用越坏,最后丧失生产价值。地使用得好,肥力可以不断提高。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是走着精耕细作的道路。对用地养地,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尤其解放以来,各省都出现了一批产量和地力逐年增长的典型,应该大力加以总结推广。例如北京郊区不少黄沙土,逐渐变成了黑土。黄沙土本来色带黄,肥力低,口紧,耕性差,种马铃薯亩产两千来斤。京郊农民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一套因土种植和培养的耕作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土色已经趋向黑黄,口性变松,肥力变高,种萝卜、马铃薯等,亩产可达六七千斤。种过五十年以上的,已经是灰黑色,口松,土熟,耕性好,并且带油性,可以种植要求更高的作物。与原来的黄沙土相比,已经截然不同。不论有机物质的含量,盐基代换量,都显著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性能,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不少来过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对我们耕种过几千年的土地,依然地力不衰,视为奇迹。
(二)土地用好用坏的影响,表现缓慢。地力的破坏,除了冲刷、返盐变化比较明显以外,一般是不易很快察觉的。但一经看出,问题已是相当严重。往往陷入恶性循环:由于养地力量不足,只好少种,这样当年产量大减;不少种,不养地,明年的地力更坏,最后只好被迫废弃。
怎样叫种好地?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研究资料,种好地在经济上的要求是:(一)要全面增产,总产量高,不是几块地增产;(二)要持续增产,不是一季一年增产,要连年比较稳定地增产;(三)投资要少,效益要高,并主要依靠以地养地,自力更生。
种好地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了千方百计使作物生长良好以外,也要千方百计创造和保持一个理想的耕土层。具体要求是耕层深厚,疏松绵软,能够经常不断地同时供给水分、养分、空气等,并且耐冷、耐热、耐饥、耐饱、耐干、耐湿。因此,下列的几个方面,特别需要注意。
(1)根据土壤肥力的状况和现有养息培肥的条件,决定使用的程度。土地也像役畜一样,负重的能力既有一定,不能经常超过,又需有修整养息的时间,不能疲劳使用。种植作物,特别是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除了大量吸取养分以外,由于经常不断地进行耕作管理,促进了有机物质的消耗,改变了土壤的一些生产性能,如变得板结紧密等等,这就需要注意恢复。多种并不一定多收。晋南在当地现有的条件下,素有留麦地的经验。每年只种一季小麦;麦收之后,整地保墒,积蓄养分,再种下茬麦子。有的社队,在息养条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改种麦茬作物,增收不多,而小麦的产量由亩产二百一十二斤,下降到一百二十五斤。多年来的长期田间试验指出,土地需要修整养息,并非都是养分不足的缘故。所以不是只靠施肥料,尤其是施化肥,所能全部解决的。南方的烂泥田,就要犁冬晒白,才能改善其低产的物理性状。某些国家的长期试验,说明在有机物质大量消耗与缺乏的情况下,虽然化肥可以保证所需要的养分,但生长期中需要经常施用。一旦中断,土壤的生产能力,即会突然下降。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像单纯的化学作用一样,失掉了缓冲性能。所以改变现有耕作制度,必须慎重地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修整养息的可能程度来考虑决定。
(2)保护耕层。人们说“土地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这个土地实际上指的是耕层。我们生活所必需的粮、棉、油、菜,是靠耕层生产出来的。要长好作物,不管多么肥沃的土壤,都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了一定的深度,根才能扎稳,也只有一定深度,才能保证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寸肥沃的表土,自然界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但耕种管理不好,几年就可以失掉,特别是在雨水比较集中的丘陵地区。耕层破坏,既不利于当地,也不利于下游地区,我们应当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耕层。我们在爱护耕层、保持水土方面,也是历史久、经验多的。当代的水土保持学,就是来源于我国。我们有梯田、等高种植、因坡度的不同搭配作物,带状间作等等成套的耕作方法,农民素来有“水土不下坡,粮食打的多”的经验。美国现行的一套水土保持的耕作制度和重要的保土植物葛藤,就是从我国引去的。应当注意的是,保护耕层的问题,不只是丘陵坡地,就是看来比较平的地,也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常说的“多年的大路变成河”,就是平地也会水土流失的证明。
(3)特殊的问题。要持续增产,除了保持一个深厚良好的耕层以外,在某些地区,还要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在盐碱地区,作物配置、轮作倒茬,耕耘管理,都要围绕着防止返盐这个中心问题进行。尤其是水旱地块的布局,水旱轮换的比例,更应该严密注意,因为盐分的多少,常常是决定丰歉的首要条件。东北某些低湿黑土地区,土壤有机物质丰富,保水性强,要注意掌握耕作时的水分和质量,保护良好的结构。水分过多,耕不及时,土壤物理性质极易变坏;变坏以后,多施化肥,也无济于事,需要经过几年的培养,才能恢复。干旱灌溉区域,要结合抗旱保墒,节约用水,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的危险。某些清水灌区,要定期进行深耕,使随水下移成盘的粘土,回到耕层,保持土壤的蓄水保肥性能。
发扬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精耕细作,从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我国农民不但有充分用地的办法,而且有积极养地的办法。现将几个主要的方面分述如下。
(1)珍重有机物质,结合耕作制度,尽量做到有机物质回田。有机物质是土壤最活跃的部分。许多重要的土壤生产性能,大都直接与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有关。例如蓄水保肥的吸收性能,调节水、肥、气、热的土壤结构状况,影响耕种的难易和质量好坏的耕性,抵抗冷热、干湿、饥饱的土壤耐性等,都是主要决定于土壤有机物质。微生物是土壤养分转化的控制者,有机物质是它繁衍活动的主要食料。有机物质也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据大量的土壤化学分析,土中的氮几乎全部是有机物质,10%—75%的磷是有机物质。所以有机物质的含量,常常当做评价土壤肥瘦的指标。土壤经过耕种,原有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消耗,需要用各种方式经常不断加以补充。“家里的土,地里的虎”,我们素有珍重有机物质的传统。我国农民不但把粪肥、灰渣、垃圾、河泥、枯草烂叶、陈墙路土、污水等,一切能够回到地里的东西尽量回到地里。而且还有一套因土、因地、因作物、因季节制宜的经济高效的施肥布局。这是使我们种过几千年的地的肥力不减的秘密。
(2)充分利用作物养地的积极因素,一边用一边养。“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与影响不同。我们素有利用不同特性作物,进行轮作倒茬息养地力的经验。根据长期定点试验的结果,轮作倒茬安排的好,增产效果,可以抵得施肥效果的85%以上。例如多年的平均产量,玉米连作亩产一百七十八斤,小麦连作亩产一百九十斤,玉米与小麦轮作小麦亩产二百五十五斤,玉米二百三十九斤。轮作倒茬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下列几类作物:(一)豆类(包括绿肥),具有共生固氮根瘤细菌,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例如有的观测,蚕豆每亩可以固定二十六点七斤氮,相当于一百三十斤硫铵;大豆固氮二十斤,相当于一百斤硫铵。所以利用豆类作物,是以地养地的关键。目前就是化肥工业相当发展的国家,也还在大量利用豆类作物。我国玉米大豆间作,小麦豌豆混作,都相当普遍。间混作一方面可以提高非豆科作物的产量,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豆类的固氮作用。豆科和禾本科的混作绿肥,由于禾本科含炭素残物多,还可以延长有机态氮的释放,控制大量产生可溶性氮,减少流失。但是要充分发挥豆类作物的固氮作用,也要创造一定的工作条件,如调节土壤酸度,缺磷的土壤施磷肥等。这与豆科作物固氮作用的大小,生长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二)能把难溶性磷钾转化为有效态的作物,如荞麦、油菜、豌豆、芥菜等。它们能够吸收利用一般作物所不能利用的磷,而且利用之后,有14%—34%又重新以可用态分泌到土中,为其它作物改善了磷钾的营养状况。(三)需要多次中耕的作物,如玉米、棉花等。这些作物大量消耗土壤有机物质,促进水土的冲刷作用。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我们的轮作应当是充分发挥用地和养地结合的特点。
(3)善用自然因素、省力省时,提高土壤耕作的质量。土壤耕作——耕、耙、?、压等,是改造土性,熟化耕层,调养土壤,提高有效肥力,种好地的必要手段。各国在这方面的生产经验与科学研究都比较少。我们的经验比较突出。我们的土壤,一般来说,虽然很少有稳固性的团粒结构,但是依靠多年来的精耕细作,创造了同样理想的土壤耕层。我们的做法是:(一)利用季节的变化,干湿、冻融、曝晒等等自然力量,提高土壤耕作的质量。例如整地,是专靠人工机械力量的硬切硬磨,反复耕耙,达到疏松绵软的状态。这样做,也使许多自然的土壤结构遭到破坏,磨成粉面,遇雨容易结成硬壳、板结;遇风又容易被吹跑。北方地区,根据土性,秋耕之后,利用冬季冻融,有的利用夏季的干湿变化,使其自然散碎、松软,既省人工,质量又好。(二)我们的土壤耕作制,既灵活,又具体;既不千篇一律,又都围绕着节省人工,提高质量进行。如在掌握水分情况进行耕地,因人力、时间限制不能适时耕作的时候,宁可向后拖,不向前赶。因为耕的太湿,把土和泥挤紧,干了就是一块砖头,几年还不过来。耕的过干,虽然费力,也成大块,但并没有挤紧,下雨以后,稍施耙?,很易散碎。在耕的深浅上,有秋耕宜深,春耕宜浅,初耕宜深,复耕宜浅,轻土宜深,重土宜浅等因土因时的不同作法。浅,不能浅到草根犁不尽;深,不能深到垡片塞犁。耕地要省力,保证质量,减少工序,就不能使垡片过宽。这是最近有些国家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耕作发展的趋势。我国农民很早就提出了“宁廉勿贪”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的耕的深度现在还不够,农民的耕作经验,也总结提高得不够,应当加紧这方面的工作。
(4)实行以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为中心的耕作制度。地力的消耗,不仅是土壤养分的减少,也是其它土壤性状,如耕性、耐性、口性等不同程度的变化。养分的减少,也不仅是由于作物的吸收。例如一亩棉花所消耗的养分,比一亩牧草少的多,但种棉花消耗了地力,而种牧草却培养了地力。这就是各项农业措施的影响。所以种好地,是轮作倒茬、灌溉施肥、土壤耕作以及作物配置等全部耕作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特点。例如华北某些两年三作的地区,小麦以后复种大豆,第二年种高粱。分析起来是有它的依据的。小麦根细而多,吸收能力比较弱,需氮磷较多;大豆根深,利用钙磷的力量大,又能利用空气中的氮;高粱根粗,吸收力强,需要氮磷较多。小麦多施精肥,大豆不施肥,高粱多施粗肥。小麦进行深耕;大豆不耕,利用小麦深耕的后效;高粱进行适当的深耕。这是一套渗透着用养结合的良好耕作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