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青城漫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12
第2版()
专栏:

  青城漫步
  本报记者 田流
每到一个新地方,心目中往往会产生两种互相矛盾的想法:为什么不早几年来呢?那样便会更清楚地看出它今天的变化;等到住了几天,进一步知道了那地方即将实现的更加美好的计划以后,便又想:晚来些时多好呵,那时便可以看到它比现在更加美好百倍的景象了。
这次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这两种想法、两种感觉特别强烈。“呼和浩特”是蒙语,译成汉语是“青色的城”。
我是中午到达呼和浩特的。一走出车站,一条平坦宽广的水泥马路,便从脚下直伸到市区中心。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马路两旁那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在阳光辉照下,显得特别雄伟壮观——虽然这只是看到的一点点外表,它已经给了我这样一个鲜明的印象:呼和浩特已经是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了。
“可惜你这是第一次来内蒙古,”许多在呼和浩特工作的老朋友一见面总是这样向我说,“如果你早先来过这里,你就知道十多年来呼和浩特的变化有多么大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呼和浩特过去的一点影子么?”我问在新华社工作的辛景月同志。他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呼和浩特一解放就来到了这里。
“到大北街和大南街去看看吧,那里还是老样子。”老辛回答说,可是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样子虽没大变,内容却也不完全相同了。不过,影子总是可以找到一点的。”
第二天下午,老辛领我去参观了大北街和大南街。这两条街,在解放前是全市的商业中心,是呼和浩特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可是,同现在呼和浩特的新开辟的街道比较起来,叫大北街和大南街已经很不相称了。一辆汽车驰来,连行人都要被挤到街道两旁去。商店的铺面很小,有三五个人同时买东西,就把柜台挤满了。狭窄的街道,低矮的店铺,大概就是呼和浩特旧日的影子吧!
从大南街挤出来,老辛领我到新城去。新城是对旧城而言的。旧城修建于大约四百年前后,叫呼和浩特,后来又改叫“归化”。清朝康熙年间又建了一座驻扎军队的新城。名叫“绥远”,为了简便,人们把两城合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才又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呼和浩特。由于两城修建年代一先一后,当地人就把建筑较早的那座城叫旧城,把后建的一座叫新城。从那条狭窄的街道里钻出来,突然走上这样宽广平坦的林荫大道,真好像是从暗室里一下子来到强烈的阳光下。一座高大的楼房刚刚闪过去,另一座更雄伟的建筑物又迎面而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两旁的林荫道上走着,人虽然很多,却互不干扰。
“新城和旧城从哪里分界?”
“相隔五华里,两城之间解放时建筑物很少,路两旁有荒草地,有臭水坑、烂泥滩,界线分明。”老辛说,“不过现在已经看不见了,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大街和刚才去大北街走的那条中山大街,就是原先两城的分界线。”
原来我们正行走在新旧两城之间,而这,才是真正的新的城市,原来的“新城”也已经变成旧城了。只十多年的时间,呼和浩特发生了多么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呵!但是,当我住下来,对呼和浩特进一步了解以后,我才知道,这座塞外古城变化最大的并不是它的外表,并不是昔日的荒草滩、臭水坑变成了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而是它的内容。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座工业的城、文化的城、民族平等团结的城了。
解放前,虽然呼和浩特被人们称作“塞外商埠”、“内蒙古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实连一家像样的工厂也没有——只有十几家手工业作坊和一家小型的毛织厂、面粉厂、发电厂。虽然在茫茫千里的内蒙古草原上盛产牛羊,这里却连个中型的皮毛加工厂或皮革厂都没有,广大牧民的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甚至连极其简单的马鞍、鞭子以及靴鞋,还得从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运来。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改变过来了:呼和浩特有了自己的工业,十几年来她建立起了一百多座现代化的工厂,从炼钢、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到皮革、毛织等轻工业,到制糖、乳品加工等食品工业等等,已是应有尽有了。我参观了一座毛织厂,这个工厂很大,能纺各种型号的毛线和绒线,能织高级哔叽和长毛绒。它生产的绒线,在全国各地销售;而长毛绒在国际市场上也颇有声誉,受到用户欢迎。这个工厂的设备在全国说来,也是第一流的。整个生产过程,除分毛一道工序外,洗毛、纺线、织布、染色都是机械化自动化的。因此,工厂虽然很大,产量虽然很多,车间里却见不到多少工人,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只听见机械有节奏的轰鸣,产品源源产出,车间里却只有疏疏落落的几个工人在机器周围出现。
历史上,呼和浩特文化教育最繁荣的年代,也只有五所普通中学、两所初级师范、一所职业学校和十几处小学。劳动人民的子弟是根本无缘入学读书的。现在,在市南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规模颇为可观的教育区了。呼和浩特不仅有了自己的综合大学——内蒙古大学,还有了自己的工业、农牧业、林业、医学、师范等高等院校。特别值得祝贺的是蒙文教育的蓬勃发展:这许多高等院校的许多科系都有蒙文班系和汉文班系两种。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从学前教育直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起来了,更有重要意义的是一个用蒙古语文进行教学的民族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今年,数以千计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从这些院校中培养出来,分赴内蒙古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对于内蒙古地区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于蒙古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无疑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个初次来呼和浩特的人,不需要作任何的访问和调查,谁都会得出同样的印象和结论:它是一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城市。看吧,每一个机关,每一个学校、工厂、商店门前,都并排悬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蒙文的,一块是汉文的;或者在一块牌子上同时书写着蒙汉两种文字;如果你有机会去参加一次会议,那你就会同时听到两种语言在发表意见:汉族干部发言,翻译人员立刻译成蒙语;蒙族干部发言,又被立刻译成汉语。甚至你到商店去买一点东西,不仅货架上同时用蒙汉两种文字标着货物的名称和价码,连包装纸都是用两种文字印着商标。我去新华书店转了一下,书店里不仅有很多的汉文书,同时也有很多的蒙文书,《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问题》等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都已经用蒙文出版了。语言文字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尊重民族语言,推广民族文字,提高民族文化,是关系民族发展繁荣的大问题,是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纽带和桥梁,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又说回来,既然语言文字问题尚且如此重视,在其他方面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各个机关团体里,特别在最重要的党、政机关里,都可以看到蒙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亲密地在一起工作,而且主要的负责干部大都是蒙族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和很多的厅长都是蒙族人。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计:解放以来,已经提拔和培养了蒙族和区内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二万六千多人,在正副旗县长中,有57.2%是蒙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担任,在正副盟长中也占到55%强。果然,由于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聚居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族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了,民族之间、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强大有力了。
呼和浩特发生了十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在呼和逗留期间就感触到了的;但是,这种变化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是在我访问了内蒙古广大草原以后才进一步理解到的。这次访问内蒙古地区,前后历时一月,行程达五千余里,走过的地方越多,路程越长,越感觉到呼和浩特的发展变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我在草原上接触了许多干部和牧民,他们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工作岗位也不一样,可是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某年某月曾经去过呼和——干部们很多在呼和浩特学习过,牧民们很多去呼和浩特开过会;没有到过呼和浩特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某年某月将去呼和浩特学习或开会。今年春天内蒙古部分地区遭受了几十年来未有的大雪灾,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是当我问他们怎样克服了那许多困难,使今年的畜牧业生产又获得丰收时,他们说:“从呼和送来了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从呼和派汽车、火车、飞机运来了大量的饲料、粮食和药品。”
呼和浩特——这座大青山脚下的古城,已经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核心,成为通向北京的桥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