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接喜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7
第5版()
专栏:

  接喜报
张志民
  一
 
日头出来两竿子高,
照红了门前的榆树梢,
喜雀展翅“卟卟啦”的响,
“喳喳,喳喳”不住声的叫。
 
王大姐正把早饭烧,
灶塘里的柴火“噼叭”的爆。
她拾起根草棍在锅台上画,
有长道儿,也有短道道,
长长短短数了一遍,
不多不少五十条,
上一次丈夫来信是七月初三,
到如今整整是五十天,
按往常月月都来信,
为什么这个月没信家转?
 
榆树上的喜雀“喳喳”的叫,
王大姐的心里“嘣嘣”的跳,
左也猜呀右也想,
千头万绪积心上,
莫不是他们队伍开的远?
莫不是他打仗没时间?
莫不是他生灾闹了病?
莫不是邮差把信错传?
莫不是嫌我上次回信晚?
怪我待他太冷淡?
左盘算来右盘算,
一阵子急来一阵子怨。
 
想如今呀思从前,
想起他南下的那一天,
多少杆子红旗多少门炮,
千人万马一股浪烟,
队伍就打这庄前过,
他进到家来照了一面,
喝了口水抱了抱娃,
嘱咐了几句知心的话,
他说:“胜利的日子有了望,
 
过江是虎赶下坡狼,
什么都不要你惦记,
革命胜利后来看你,
田地里的活儿你要干,
娃娃要养得乖又欢,
我月月给你打回信,
家里的困难政府里管,
只要把革命干到底,
咱夫妻的好日月在后边。”
他话没说完,
队伍就开出了大老远,
他背起背包急忙赶,
没容得回头看一眼,
王大姐站门前眼巴巴的望,
他走的那个快呀!
赛过那“二郎爷担山赶太阳”。
 
王大姐正在闷着头儿想,
一宗宗一件件挤在心上,
想到那个喜处心里头笑,
想起他还不来信实在心乱,
身发呆,心发楞
两只眼死盯着皂火坑。
 
  二
 
喜雀还是不住声的叫,
王大姐的大门不住点的敲,
他侧耳一听有人叫喊,
听嗓音象村长李文元,
她走出去开门心里头想,
多少个念头积心上,
赶是请我去开会?
赶是来把军鞋催?
赶是拨来了代耕的人?
赶是他爹来了信?
 
王大姐伸手把门开,
李村长迈腿就进院来,
没容得进屋就道了个“喜”!
王大姐解不开喜从何来?
李村长喜的不知怎么说,
从怀里掏出张红帖帖,
“大妹子呀,你来瞧!
孩子他爹邮来了红喜报。”
 
红喜报,红艳艳,
六寸长呀八寸宽,
格登登的红纸上写着黑字,
“八一”红旗印上边。
李村长手指着把喜报念,
“特等功臣王永年。”
一颗颗金印在上面盖,
司令员政委的名字在下面排,
王大姐两手颤颤把喜报接,
红喜报照得她脸发热,
上上下下她都不会念,
“王永年”三个字她顶熟惯,
李村长伸着大姆指头夸,
“大妹子呀你真光荣呀!”
王大姐目不转神把喜报看
满脸的羞气,
满心的喜欢。
 
  三
 
红日头射出万道金光,
照到那王大姐的大北房,
雪白的粉墙满屋子亮,
鲜红的喜报贴当央,
擦净了桌子扫净了地,
给娃娃换上了新花衣,
梳妆的镜子摆桌上,
左梳右栊细打量,
细长的头发墨一样黑,
蓝带带结成个蝴蝶飞,
青市布褂子熨的平上平,
白袜子黑鞋好分明,
今儿个村里要来贺喜,
王大姐从早手没停。
 
收拾停当抱过了娃,
两周岁的娃娃刚学说话,
把娃娃抱在喜报前,
“儿呀!姣呀,你看看,
你爹在前线上立了功,
这是你爹的报功单,
妈妈看着你快快长,
长大了也把英雄当。”
 
榆树上的喜雀又“喳喳”的叫,
大街上的锣鼓不住点的敲。
李村长头前来报信,
“大妹子呀你准备好,
贺喜的马上就来了!”
 
她抱起娃娃迎出了门,
满天的喜气满街的人,
红绿彩旗飘满了天
八十岁的老婆也出来看。
往日里的街道显着那么宽,
今儿个房顶墙头人站满,
赵区长头前带着队,
子弟班的音乐后面吹,
八个人抬着朱红匾
比那八抬大轿还威严,
看到了头可望不到尾,
十乡五里都来开会,
人人说三月三香火庙上象小北京,
今儿个人比香火庙还多几成。
贺喜的人们到了门前,
王大姐心里跳,娃娃看直了眼,
赵区长头前先道“喜”,
亲戚朋友们都赶上了前,
“大嫂子,恭喜呀恭喜!”
“大妹子,光荣呀光荣!”
“他婶子,体面呀体面!”
“老妹子,福气呀福气!”
娘家姥姥抱过娃来夸:
“你长大了学爸爸!”
姑娘媳妇把王大姐围了个严,
从头到脚细细看,
看看她的衣裳看看她的脸,
王大姐比那天都好看,
看着她浑身都是那个光荣劲
每一根汗毛都喜欢!
妇联会给她带上朵光荣花,
王大姐又羞又喜说不出话。
 
四张高桌并把放,
金字红匾摆当央,
王大姐一走上会台前,
她象在人人眼上都拴着条线。
赵区长开始把话讲,
他站起来立在板凳上,
他说:“开这个会就想起了一年前,
王大姐送夫把军参,
他向着丈夫说的明:
“当兵就要当英雄!”
王永年也告诉他两句话:
“闹好生产养好娃!”
王永年如今把英雄当,
王大姐生产养娃数她强,
娃娃养的白又胖,
又是村里的模范纺织组长,
这样的革命夫妻有多体面,
那个光荣呀,我这几句话也
说不完。”
 
欢迎王大姐讲话,
掌声响成了一大片,
个儿小的跷着脚儿看,
耳朵背的向前扒,
小孩从着大人腿下钻,
把王大姐围了个严上严,
她未从说话脸先红,
象那向阳的苹果亮里发明,
她扑打大襟撩撩头发,
多少有几分羞答答,
她说:“王永年在前线立下功,
这是咱乡亲跟我母子的光荣,
我要更好的生产看家,
叫他的功立的更多更大。”
 
秧歌扭的欢呀,锣鼓敲的凶,
四合院子挤了个不透风,
每一张脸上都含着笑,
第一对眼睛都向着她瞧,
八尺的金匾挂门前,
“军属光荣”写上边。
两道子红丝带迎着风儿飘,
榆树上的喜雀又“喳喳”的叫。
四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于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