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三分钟的停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19
第2版()
专栏:

  三分钟的停车
  本报记者 黄绍进
12月1日清晨,黔桂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关西站的近旁,一群修水利的民工起床做饭了。他们都是一色的瑶族装扮。这是广西南丹县大瑶寨自治区瑶寨公社的四十一个生产队的水利民工。负责领导这个工地的区委委员谢坤锡,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贵阳开往汉口的152次直达旅客列车,从今天起,在大瑶寨区内的三个车站都停车。他说:谁的被子带得少,谁的粮食快吃完了,可以坐152次车回瑶寨去,下午再坐151次车回工地来。
当当当!车站打点了。有几个人试探地去车站买票,买到了。多数人到了站台上,又以怀疑的眼光,朝着西面了望。
站上的扬旗落下来了。呜呜两声,一条绿色的巨龙从大山背后出现了。两百多双眼睛,都聚精会神地望着急速奔来的火车头。火车头微微一扭头,开进了靠站台的第一股岔道。列车减低了速度缓缓前进,它像一个勒住了缰绳的快马,喘急地吐着大气,终于停住了。
这下可热闹了,买了票的几个人,骄傲地把车票举起,踏上车厢。没有买票的,搔脑蹬脚,懊悔没有乘上这次回瑶寨的客车。
大瑶寨区纵横三四百里,崇山峻岭,只有很少几条羊肠小道。黔桂铁路从这个地区的中部偏南横贯而过。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养路工区,没有设站。瑶胞们眼看一列列的火车,天天东来西往,就是没有机会能坐上去。
1957年在这个区设了三个车站,每天都有两次对开的列车。但是,白天通过这里的151次和152次直达旅客列车,在这三个小站都不停,只有半夜通过的307次和308次普通客车,在这里各停一两分钟,人们从区到县,从县到区,都要半夜起,半夜到。他们多么盼望着白天通过的客车能在瑶寨停一下,哪怕是停一分钟也好。
今年8月,瑶寨乡的一群父老,到乡人委找文书卢源清,请他写一封信给柳州铁路局,要求151次和152次列车在这里停一下。乡文书照办了。不久,柳州铁路局复信说:151次和152次车,经过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个省区,它的行车时刻,是由中央铁道部规定的,哪怕是变动一分钟,也会影响到全国的列车运行计划,柳州铁路局无权决定,已把意见反映给铁道部了。
9月间,父老们又找卢源清,请他再写一封信给中央铁道部。卢源清犹豫起来。他想:为了我们这么个小地方,值得去惊动中央的领导机关吗?他没有写。父老们又来到了自治区人委,瑶族区长黎老龙听了他们的意见后,表示支持,并立即向中央铁道部写信,要求151次和152次列车,在八圩和瑶寨,各停车一分钟,只要能够上下,就万分满足了……。
半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他们差不多要打消这个念头了。谁料,第二十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从北京中央铁道部寄来的信。信里说:“铁道部已经同意151次和152次客车在你区的八圩、瑶寨等站停车。已通知柳州铁路局,做好一切准备,即将执行。”不久,车站上贴出了通告。从12月1日起,大瑶寨区境内的三个车站,白天都停车,不是停一分钟,而是停三分钟。
天大的喜事啊!三分钟,这是北京定下来的。北京,你是那样的远,又是这样的近,瑶胞想的什么,你都知道。瑶胞的心在跳,你都能听见,摸到。你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你的儿女啊!
“停车三分钟”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每一个山寨。列车改点后的一天,四面八方来的瑶胞,穿着新衣花裙坐上了火车,其中有到大瑶寨区的经济中心八圩去的,也有的是走亲戚的。上午8点59分,我随着赶墟的人群,从瑶寨车站上了152次客车。这天从这儿上车的有六十多人。9点26分,列车在八圩站停下来。下车的人,大多带着桐果、蜂蜜、药材等,来墟市出售。三分钟的停车,把整个大瑶寨弄得活跃起来。
车站的职工,也好像办喜事一般,招呼上下车的旅客,特别亲热。我看见两个农村干部模样的人,抱着铁路职工的手膀,亲热地说:“恭喜!恭喜!过几天我们舞狮子来给工人老大哥拜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