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农民知心的育种专家——访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1
第2版()
专栏:

农民知心的育种专家
——访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
新华社记者 刘野 张安南
初冬时候,八百里秦川到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麦苗一般都长得挺茁壮。这个著名的产麦区——关中地区,今年秋播下的麦种,很多是从现有的小麦品种中精选出来的,深为农民喜爱。
谈起小麦良种,农民就想到西北农学院育种专家赵洪璋。这几年,农民们不断跑到武功县,向他索取更好的良种。他们信任这位教授,因为十年前关中地区的小麦品质差,严重影响了产量。那时,赵洪璋给农民送了一件宝贵的礼物——他自己培育出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以后不久,赵洪璋又培育出了一种能抵抗吸浆虫害的小麦品种。这两件礼物,被当地农民视为珍宝。从此,这一带的农民,就把赵洪璋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赵洪璋也为满足农民的要求,不断地培育着新的小麦良种。
赵洪璋并不满足于“碧蚂一号”已有的优点,着手制定一个新的研究计划:选育一些能够抗锈病、高产、早熟的小麦良种。他为了制定这个新的育种方案,颇费一番苦心;而实现这个方案,自然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1957年,这个新的跨步开始了。
选育一种作物新品种,先要选择出适当的亲本进行杂交,也就是说,要寻找好的对象,让它们结亲,才能生出健壮的后代来。赵洪璋翻阅了大量有关小麦品种的材料,到国内外进行实地考察,又把许多个小麦品种种在试验田里,进行观察研究,详细了解它们的特性,最后,选定一种丹麦的小麦品种“狄斯朴瑞日”作为父本。对于这一选择,有的人赞成,也有人表示怀疑。原来,这个丹麦品种固然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抗锈病、产量高,但是晚熟。用晚熟的品种作为父本,而偏要得出早熟的后代来,这的确是个难题。赵洪璋把自己培育出来的一种特别早熟的“红玉麦”和“狄斯朴瑞日”进行杂交,从许多后代中选出那些既早熟又丰产的单株,再用早熟的小麦品种跟它杂交。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接一代,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终于使杂交后代具有了早熟的性能。
但是,一般说来,早熟的品种在较短的生育期中,吸收的养分少,产量低,品质也较差。可是赵洪璋认为,成熟期的迟早只不过是影响产量高低的因素之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早熟品种也能够丰产,从而解决了又一个难题。
对于小麦的锈病,赵洪璋一直想办法对付它。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他在关中一带跑了二百多里路,到处观察“碧蚂一号”的生长情况,证实“碧蚂一号”的确感染了锈病。从那时候起,赵洪璋就把向小麦锈病宣战作为自己研究计划中的一项内容。他在选择那个丹麦品种作为杂交亲本的时候,正是注意了它的抵抗锈病的特性。
“狄斯朴瑞日”在原产地抗锈的性能是很强的,但是引种到我国来究竟能不能抗锈病呢?在引种的第一年,正是锈病在关中一带大发生、大蔓延的一年。赵洪璋的试验田周围的麦子很多都感染了锈病。他一次又一次地跑到试验田里检查“狄斯朴瑞日”的抗锈情况,结果证明它抗锈能力很强。第二年,赵洪璋又用各种锈病孢子对这个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人工接种,从苗期、返青拔节、抽穗,一直到灌浆,在每一个生长期都对它们进行严格的考验。以后,又一年一年地考验,一代一代地选择,不断地增强了它们的抗锈能力。同时还利用各种复杂的自然条件,增强小麦抗寒、抗旱的性能,使它们一代又一代健壮地生长。
不同品种的种子,一代又一代地进行杂交,形成了上百上千个小家族。为了从中培育出有希望的后代,每年都要选出几百个单株,而且要一株一株地观察鉴定,一株一株地选择,一穗一穗地收获和脱粒,然后分别把不同穗上的种子装进种子袋里,登记编号,妥善保管,第二年再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播种下去。这一切,必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如果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个选种工作的进行,得不出正确的科学数据,甚至使多年的劳动成果前功尽弃。赵洪璋为了避免不慎,常常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核对。这几年,因为他的教学工作繁忙,学校给他配备了助手和工人,但他仍然亲临现场,自己动手。他常常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和工人一起工作。有时冒着风雨,撑着雨伞,有时又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在田间进行观察试验。帮助他工作的工人说:“赵老师哪里像个教授,他简直就和农民一样!”可是,赵洪璋却认为从事育种工作,就要详尽地了解作物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越是在自然条件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越需要到田间作观察研究。他常常对助手和工人说:“搞咱这一行,不吃半车土怎么能行呢?”他熟悉自己的试验对象,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试验田里的小麦的生长情况、生理特征,以及每一个重要的变化,他都了如指掌。
现在,赵洪璋的一项新的良种选育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试验鉴定阶段了。今年秋天,他除了继续在试验田里进行试验外,还提前把这个品种拿到关中的不同地区去进行区域试验。秋播前夕,他和助手带着选拔出来的一些优良品系的麦种,到兴平县窦马公社、咸阳市周陵公社和醴泉县烽火公社等地,交给他的农民朋友们试种。这些公社的社员们,见了赵洪璋送来的麦种金黄透亮,颗粒肥大,喜得合不上嘴。他们像接待老朋友一样,接待着这位科学家。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特意用“碧蚂一号”小麦粉擀成面条给他吃。赵洪璋也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和乡亲们吃着一个锅里的饭,睡在一个炕头上,共同商量着试种新品种的事。
赵洪璋信赖他的农民朋友,这几年,他先后邀请了好几十名农业先进生产者到他的试验地里进行观察,征求意见。赵洪璋常常说:“农民是最好的理论家,选留什么样的麦种,还是请农民来鉴定吧!”
赵洪璋和关中地区的农民有着密切的交往,他了解群众的爱好,熟悉他们的生活。他知道,关中农民最爱吃锅魁、蒸馍和细挂面,而且吃起来讲究有劲气。当然,从科学上讲,这也正是要求小麦出粉率高,含蛋白质多,营养丰富。赵洪璋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总是把品质好当作选种的标准。每逢选育出一种新品种,他就擀成面条,烙成饼,请周围的老乡来尝尝这麦子好不好。有的老乡感激地说:“咳!赵同志,你为咱农民想得可真周到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