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九百多高等院校毕业生献身农业 成为京郊农村技术骨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2
第1版()
专栏:

九百多高等院校毕业生献身农业
成为京郊农村技术骨干
据新华社21日讯 分布在北京郊区农业建设岗位上的九百多名高等农业和林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各项农业建设中积极热情地工作,成为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中的一支技术骨干力量。
这些毕业生,包括农学、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农业经济、农业气象、土壤化学、果树、蔬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有的正在郊区一些规模较大的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里,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而作出贡献。1955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风朋,到双桥国营农场后,同工人一起研究,根据当地土地条件,进行了有关麦田灌水和提高块根作物产量的一些试验。他组织农场工人进行玉米双杂交的育种试种工作,已经获得成果。现在,他们培育的农大七号、四号玉米双杂交种已在这个农场推广,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许多畜牧兽医系的毕业生,在防疫和育种方面作出不少成绩。他们和牛场工人共同研究和总结各种先进经验,加强防疫工作,使一些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同时使现有的黑白花奶牛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积累了许多饲养畜禽的丰富经验。
根据生产实际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注意向工人和农民学习,积累实际生产经验,许多毕业生到农村后,不断地丰富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南京农学院的毕业生史定潮,在学校里学了一套南方地区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理论知识,到了北方,好多品种都未见过,对它们的生长特性、土壤、气候条件都不够了解。1954年,她到北京西郊农场后,钻研了当地蔬菜管理技术,进行引进良种的试验。几年来,她和农场工人试验引进的河南大茄子、第十号西红柿和培育的本地懒冬瓜等品种,都具有早熟、高产的特点,能够在淡季供应市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毕业生王仲秋,在进行农业机械配套规划中,遇到蔬菜机械、高秆作物、水稻收获机械和施肥机械等配套中的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现在他正深入到各个机耕队虚心请教工人,细致地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目前,这批毕业生中,有的人已经担任了国营农场的副场长、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农艺技师、农业技术员、生产队长、兽医院院长等职务,在公社和农场担任着领导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