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青山里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2
第3版()
专栏:朝鲜通讯

青山里的道路
本报记者 王英秀
在朝鲜,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青山里的。一提到它,人们的心上就像是拂过一阵春风,是那样的愉快。一提到它,人们都感到非常亲切,又非常自豪。
深秋的一天,我们访问了青山里。
从平壤乘汽车西南行,半小时以后,就看见北边山坡上,那一片片的新瓦房在阳光下闪烁,这就是群山环绕的青山里农业合作社(现在叫合作农场)了。合作社办公室就建在一个山坡上,是整齐明亮的新房子,前边是一个小广场。两旁都是一所所在朝鲜称作“文化住宅”的新瓦房。那些翘起的檐角和白墙,特别是那白墙上衬着天蓝色门窗的房子,在阳光下显得非常柔和,也非常美丽。
接待我们的是闻名全国的文贞淑。她是朝鲜农业战线上第一个取得千里马称号的作业班长,现在是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她如数家珍般地同我们谈起了青山里的变迁。
青山里解放前是四个大地主的天下。解放后,朝鲜北部农民分了土地,日子刚刚好起来,美国侵略者又闯进来了,到处狂轰滥炸,充满了希望和幸福的青山里变成了火海。文贞淑说:“那时地上的炸弹坑简直像蜂窝一样。停战的时候,一间房子都没有了,饭碗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连一头牛和一个能用的犁也没有。党和政府给了我们粮食、种子和耕牛,可是劳动力特别少。联合起来力量大!我们就慢慢组织起来了。”青山里的第一个合作社就是文贞淑领导建立的。这个合作社只有十六个社员,全部是妇女,而且都是军属、烈属和战争中被害者的家属。文贞淑是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的一个年轻的劳动党党员。她带着三个孩子,擦干眼泪,挺起胸膛,迅速投入了重建家园的斗争。她首先响应党的号召,领导大家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青山里从此大步前进着。到1958年初,这儿的九个村庄全部合作化了,成立了九个合作社,年底,九个社以里为单位并成了一个大社,就是青山里合作社。六百户人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兴高采烈,都相信集体的力量能够移山倒海。可是家大业也大,由于缺乏经验和办法,第一年干部们有些忙乱,生产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文贞淑告诉我们:“我们这些管理干部的指导水平赶不上飞快发展的现实。1959年我们的生产搞得不很好。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负责的作业班比从前大了好几倍,可是我没有订什么计划,还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劳动力也分散了,又没有及时评工分,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弄不清为什么搞不出成绩来。”
就在这个时候,金日成同志踏着积雪来到了青山里。
文贞淑兴奋地回忆着金日成来到青山里时的情景。她说:“那天是1960年2月5日。天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就住在这个办公室附近,”她指着窗外不远处那所漂亮的瓦房说,“我就住在那个地方。不过,那时还没有这所房子,还是原来的破茅屋。我正在厨房洗脸,大门响了一声,有人问:主人在家吗?我抬头一看,啊,这不是金日成同志吗!我来不及擦脸,就向他行了礼,请他进屋来。”文贞淑这时已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她详细地向我们叙述了金日成同志在她家的访问情形。她说:“金日成同志了解的真仔细啊,什么方面都问到了,连我解放前的生活情况都问了。当金日成同志知道我是作业班长的时候,就让我说说那一年生产不大好的原因。我把我想到的都说了。我想,我们应该把生产粮食放在第一位,可是我们的捕鱼作业班啦、建筑作业班啦占了许多劳动力,再加上小伙子们又组织了足球队,结果生产粮食的只剩下妇女了……”
从这一天起,金日成同志一连在青山里住了半个月。他挨户访问了社员,参加了合作社和作业班的会议,参加了党组织的会议,并且亲自教导。在朝鲜人民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的“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就这样诞生了。
青山里合作社也就随着金日成首相的指导真正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合作社把劳动力集中到粮食生产战线,提高了制订计划的水平,开始实行多劳多得、超产奖励的作业班优待制。同时,不但大大减少了会议,合作社的管理干部也从十六人减少到七人。七个人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坐在办公室里,他们都亲自下田,同社员一道劳动,了解工作情况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需要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们就利用休息时间,利用社员们唱歌跳舞后的间歇,向大家交代。社员们十分高兴,他们说,我们的干部们都变得天真起来了,现在觉得他们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了,不知怎的,干活儿也不觉得累了。合作社的党组织还同时大力向社员展开了共产主义教育。党员们以身作则,用共产主义精神鞭策自己,组织大家阅读《抗日游击队回忆录》。所有的负责干部和党员都作思想政治工作,作人的工作。他们细致了解每个社员的工作、思想和生活,具体地个别地进行帮助。除此以外,合作社干部还经常挨门挨户访问社员家庭,了解每一家的吃、穿、柴、钱和病的问题,并且帮助解决。总而言之,金日成同志要求的,青山里都做到了。金日成同志要求的主要是什么呢?简要地说就是:干部深入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具体做好人的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生产,完满地实现党的政策和任务。这就是有名的“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它是朝鲜劳动党革命的群众路线在新条件下的结晶,是三十年代抗日游击队建立起来的革命的工作方法的新发展。它在青山里诞生,在青山里开放出第一朵灿烂的花。
2、3月里青山里还是冰天雪地的日子,可是青山里却沸腾起来了。社员们怀抱着新的希望和高涨的革命热情,迎接了1960年的春天。这一年,他们比每年多施了一倍的肥料,提前二十天完成了春播和插秧,还多锄了两遍地。土地不会辜负人们的辛劳的汗水,青山里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去年,当金黄色的稻穗泛起波浪的时候,金日成同志又来到了青山里。他帮助社员们计划生活,建议他们用出卖余粮的钱盖新房子——瓦顶的文化住宅。如今,仅仅过了一年多,青山里已有五百户住上了新瓦房,到年底还要建成一百所新房,这样,青山里世世代代农民居住的茅屋就要成为历史陈迹了。
文贞淑领导她的作业班首先跨上了农业战线上的千里马,首先树立起以共产主义态度劳动和生活的风格,1960年4月,她的作业班在全朝鲜农村第一个获得了千里马作业班的称号。好风气传遍了全社,几个作业班相继跨上了千里马,今年全合作社六百户人家正在信心百倍,齐心合力,为争取获得千里马合作社称号努力呢。文贞淑自豪地说:“过去我们看到满天星斗就担心闹旱灾,看见乌云就担心洪水。1961年,为了实现水利化,社员们的劳动热情真是无法形容。大家通宵地干活儿,从此清澈的生命水在密网一般的水渠里流着,什么天气都不怕了。过去劳动力不够,积了肥还要担心运不到地里去,现在有了拖拉机和汽车,用不着担心。过去地里炸弹坑很多,不要说拖拉机,连牛都不能使用,现在,大家齐力把它们填平了。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怕,什么事都能做!收成一年年增加得很快。今年每户可分四吨粮食和一千元(朝鲜币),几乎家家都有了收音机。才几年的功夫,青山里就变了样,生活就变了样,人也变了样啊!”
谈到“人也变了样”的时候,文贞淑感慨万分地说:“我有时觉得简直像是梦一样。”接着她告诉我们,她的梦一样的经历。文贞淑的父亲是雇农,穷得无法结婚,到三十六岁的时候才收养了一个六岁的女孩,又过了八年,等女孩长到十四岁时同这个少女结了婚。文贞淑的母亲生下了他们兄弟姐妹七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如何,可想而知了。文贞淑一直到解放的时候,二十多年穿的都只是草鞋。如今呢?她不但住上了新瓦房,有了收音机和缝纫机,不仅当了合作社的副委员长,而且被选为全国最高人民会议的议员。她的弟弟,有的当了拖拉机工厂的厂长,有的是精密仪器厂的负责干部……
青山里和文贞淑走过的道路,是由贫困到富裕的道路,这条路的指引者就是金日成同志。金日成同志在这儿总结出来的“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朝鲜北部的田野,吹得大地百花怒放,无比艳丽。(附图片)
青山里今年新建的一部
分文化住宅文贞淑在她的新居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