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加强管理绿肥作物 积极下水挖泥捞草 华东四省大量准备春播肥料 广东各地扩种豆类、油菜等作物为稻田培养地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4
第1版()
专栏:

加强管理绿肥作物 积极下水挖泥捞草
华东四省大量准备春播肥料
广东各地扩种豆类、油菜等作物为稻田培养地力
新华社23日讯 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广大农村社员,积极管好绿肥作物,同时下河下湖挖泥捞草,为明年生产备足肥料。
今年,华东各省大部分地区种植的绿肥作物面积比去年有了扩大。为了保护绿肥作物安全越冬,提高鲜草产量,各地都及时地加强了绿肥作物田间管理。浙江省今年冬播绿肥九百四十万亩,比去年增加了五十五万亩。目前,各地抓紧给绿肥追施磷肥,以促进绿肥根系发达,增加分枝,提高产量。宁波、温州、台州等专区80%左右的绿肥已经追施了过磷酸钙、骨灰等磷肥;金华、嘉兴专区除给绿肥追施磷肥外,还普遍施了有利保温防冻的厩肥和灰肥,当前绿肥生长得十分茁壮。江苏省许多地区的绿肥田和安徽省安庆专区的绿肥田,因今年秋雨多田间渍水,目前这些地区都整修了田间沟渠,开沟排水,同时施了一些磷肥或暖性肥料。福建省对今年播种的三十四万多亩紫云英等绿肥作物,也都及时加强了管理,一般长得也比较好。
各地在勤管绿肥作物的同时,广大平原水网地区的社员,根据今年秋雨多,河、湖、沟、塘淤积的肥泥也多的特点,组织劳力、农船挖泥捞草积肥。现在,江苏省每天有十万条农船下河下湖,已为明年春播、夏种积攒了大量的肥料。江苏沿海棉区的社、队,已把挖出的河泥铺到棉田里,既当肥料,又可以改良土壤。海门、如东、南通三县的麦田已有四十多万亩铺上河泥,平均每亩铺泥一百多担。浙江嘉兴、宁波、台州地区,近来经常有一万多条农船活跃在各个河港中。桐乡、平湖、余姚、黄岩等县河道两旁的许多田头泥塘,已积满了河泥水草,不少生产队明年春播用肥已基本备足。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各公社的生产队,也出动木船下河下湖捞塘泥,准备给越冬作物追施腊肥。芜湖专区的当涂县已捞塘泥积肥近七万担。历来冬季有施用沟塘泥肥习惯的福建闽江、九龙江、晋江中下游各地,现在,许多公社生产队都结合冬修水利,挖塘积肥、改良土壤。莆田县各公社每天都有六万多人参加挖塘泥,已挖积了大量泥肥。
新华社广州23日电 广东各地积极扩种豆类和油菜等作物,为明年的稻田培养地力。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种蚕豆、豌豆和油菜等作物一百二十多万亩,各地还在继续播种。
广东水稻在粮食作物中占的比重很大。历年来,各地种植的冬季作物中,以薯类较多。薯类作物吸收肥料多,生长期长,对来年水稻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地区的群众和农业技术指导部门,近几年来试验推广种植豌豆、蚕豆、油菜等作物,有效地提高了地力。汕头专区兴宁县最近两年每年都种蚕豆七八万亩,一亩蚕豆的收成够一个人两三个月的口粮;一亩豆藤又可以满足一亩水稻的底肥。湛江专区近两年来试验推广种植豌豆的结果是:一亩田除收豆籽外,还可以收鲜茎叶一千至一千五百斤。鲜茎叶作绿肥压青,对促进早稻前期生长作用很大。同时,豆类作物和油菜的成熟期比薯类早,可以早腾茬口,对栽种早稻有利。今年冬季,各地在种植薯类和麦类作物的同时,适当地扩大了豆类和油菜作物的种植面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