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革命和自力更生 朝鲜《勤劳者》第十九期编辑部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5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革命和自力更生
朝鲜《勤劳者》第十九期编辑部文章
本报讯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刊物《勤劳者》第十九期(11月20日出版)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自力更生》的编辑部文章,全文如下:
自力更生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要求出发而提出来的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社会革命扎根于每个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在比较活跃的生产力和相对固定的生产关系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它在社会的前进运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尖锐。
这种矛盾表现为维持旧的生产关系对自己有利的阶级同废除旧的生产关系对自己有利的阶级之间的阶级的矛盾。阶级斗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社会革命是其最高形式。
在资产阶级的国家里,这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形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
这就说明,包括社会主义革命根源在内的一切革命的根源都是在于每个国家的内部。
但是,每个国家并非是互相孤立的,而是在与其他国家的一定关系中存在着。因此,一个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别国的整个形势的发展和革命影响而形成。
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作为其本国的内在因素与国际环境条件的统一而形成的。
为了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每个国家内的革命的内在因素要成熟,而且国际局势必须变得有利于那个国家革命的发展。
不论是哪个国家,当革命的内在因素已经成熟时,并且国际局势也有利,就能够有效地推动革命。在共和国北半部的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有效进行,就可以结合这一点来说明。
在我国,以工人阶级和农民为首的劳动群众,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的殖民统治下,为自己的民族和阶级的解放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坚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而且,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共产党人站在这一斗争队伍的前列,因而牢固地组成了革命的骨干队伍。
同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的败亡和苏军进驻北半部——这一切造成了有利于我国革命发展的国际条件。
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与苏军一起完成了解放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凯旋归国,并创建了党,引导人民走向革命胜利。
我国人民,在党和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在短时期内在北半部有效地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我国革命的有效完成,清楚地说明了国际条件配合着主体力量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这里最重要的是充分地准备革命的主体力量的问题。在革命的主体力量还没有准备好的条件下,即使国际条件再好,革命也无法胜利。相反,在革命的主体力量有所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即使国际局势有某种程度的不利,革命也会胜利。
革命的时期、速度、途径、深度——革命的一切问题都首先取决于主体力量的准备程度如何。
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就是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的明显例证。
当然,古巴革命运动的胜利离开国际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是不可想像的。古巴革命,是在有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世界各地争取民族和阶级解放的斗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条件下,作为这一斗争的一环而胜利的。但是,当考虑到古巴正是处于帝国主义的元凶、世界反动派的魁首——美帝国主义的身边,并且曾是直接在美帝国主义魔掌控制下的国家时,就不能不强调这是处在对革命最困难的国际条件下这一方面。
尽管如此,古巴人民在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并顽强地捍卫着革命的胜利果实。它们的力量已成为战无不胜的了。
从以上的事实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在每个国家中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国家的主体力量。
虽然国际条件也重要,但是,它只不过是在促进或延迟那个国家的革命方面起作用。
革命既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
革命的主人只能是那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他们的向导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
党和群众只有站到自力更生的原则上,才能起到革命中主人的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与过去的所有革命不同,它不停留于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最终地消灭一切剥削形态;它不仅是解放无产阶级本身,而且是最终解放全世界所有被压迫群众的根本性的历史变革。
这是与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最后决战。在这一战斗中,剥削阶级以历史上前所未闻的恶毒、顽固和各种阴险的、凶恶的策略向无产阶级进行反扑。
在这全世界历史使命面前,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彻底负责的;在与剥削阶级的这一激烈战斗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彻底战斗的。
自力更生,这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本质出发,向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者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斗争的原则。
自力更生,这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在与资产阶级决战中要想以自己的拳头打倒敌人及取得自由和解放的革命立场;是其在有草有水的一切地方生存和战斗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以自己的力量找到和创造一切必要东西的创造精神;是不为已得成果而满足的继续革新和继续前进的思想。
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共产主义者,在没有大后方、没有正规军援助的几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强大的世界帝国主义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十五年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并终于取得了祖国的自由和解放。
他们胜利的原因,首先是自力更生的斗争精神、是原则性。
他们经过革命实践证实了,自力更生,这是有效地克服革命道路中一切难关、在一切领域以最快的速度推动革命的唯一正确的原则。
由于我国人民继承了抗日游击队的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从而使我国人民能够成为创造伟大的千里马运动的英雄人民。
所以,以自力更生的思想牢固地武装自己,这对于我们革命家来说,始终是最必要的任务。
金日成同志教导我们:
“因为我们是为革命而斗争的共产党人,所以必须具有自力更生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就不会很好地努力来动员自己国内资源,进而就无法完成伟大的革命事业。”(《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当前任务》)
我们只有以自力更生的思想生活和斗争,才能促进北半部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提前实现统一祖国的革命事业。
自力更生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捷径
我们革命的主人是我们党,是我国人民。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首先是我们,朝鲜共产党人要做的事情。对此,金日成同志指出:“我们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本身的力量。我们必须主要以本身的力量在我国建设新社会和取得朝鲜革命的最终胜利。”(《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当前任务》)
朝鲜的共产主义者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统一祖国并在我们的整个疆土上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说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崇高的民族的任务。
我国人民准备坚决依靠自力更生精神在北半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便巩固革命基地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自力更生——这就是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
在经济建设方面贯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首先是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动员并利用国家现有的一切富源、可能性和潜力,以便取得现实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它必然要求具有动员可能性和潜力的方法和手段。那末,没有的东西要制造出来,已有的东西要生产得更多,就不得不形成一个多方面的、以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所有部门有机地结合为一的综合性的经济体系。
这一要求全面地体现在我们党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并且由于建成了自立的民族经济,使这一精神更好地得到体现。
由于我们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利用国家的一切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地建立起的地方工业和中央工业一起,使我们能够综合地、合理地利用我国的高山、平野、大海和江河,使所有人能为革命的胜利贡献出力量和智慧。
由于我们建立了自立的民族经济,才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地、迅速地发展。只要有决心就能造出一切的我们的工业,在保持经济部门间平衡发展的同时,使得我们能够继续坚持生产的千里马速度。
由于我们建立了自立的民族经济,才在短时期内解决了由于战争而遭到如此严重破坏的人民生活问题,才建成了能够不断向上发展的可靠基础。
由于建立了自立的民族经济,又使我们能够更加加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威力。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稳健地用自己的脚走路了,即使在革命中碰到任何困难和考验,我们也能克服它而不断前进。南半部的人民更能从北方看到生活的救星和可靠的灯塔,并得到斗争的力量。今天,共和国北半部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捍卫和平和社会主义的斗争的强有力的堡垒。
有效地完成七年计划,将进一步巩固自立的民族经济的基础,这将打开统一祖国的决定性局面,同时,将为加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作出贡献。
自力更生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
各国的共产党人做到在本国所能做的一切而有效地推动自己的革命,这又是为国际革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道路。
列宁教导我们:
“真正的国际主义只有一种,就是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毫无例外地支持(用宣传、同情和物质来支持)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同样的路线,而且只支持这种斗争和这种路线。”(《列宁全集》,第24卷,第52—53页)别无他法。
“只有这一种路线”是我们牢固地、坚决地支持的,并把它当作我们斗争的大旗而高举着它前进和继续高歌。
为了有效完成朝鲜革命,我们竭尽了一切努力,并选择能够发展的最捷径,这首先是出色完成革命的民族任务的道路。同时,这也是我们加强国际革命的一环,把社会主义的东方前哨变成战无不胜的堡垒,从而最好地完成自己在国际革命中所担负的国际主义任务的道路。
所以,我们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教导的革命中的最捷径——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由于走这一条道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消灭了我国的落后状态,建成了具有自立的民族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
由于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地更加忠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由于具有自立的民族经济,我们才能在完全平等、互惠的原则上同兄弟国家进行经济交流和互通有无。
一无所有,所谓的互通有无就不成立。特别是在国际交易中,拿着那些质量欠佳的、储存量不多的产品,就没有理直气壮地与别人作交易的道义上的权利。在平等互惠原则上的经济交易,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基础。
由于我们建立了自立的民族经济,从而能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有效地进行协作,并且能够很好地作到国际分工。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只有牢固地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都以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强本国的经济力量,才能在革命中,在宣传领域而且也在物质领域伸出相互更加紧密协作的手。
同时,在接受协作的国家,只有在最大限度地使得到的援助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时,这才是对国际主义诚意的应有的报答。
当谈到国际分工的时候,这首先要以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为前提,而它的复杂联系,只有在有效地发展每个国家中可能发展的一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这一条件,又因为国际分工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通过它进一步刺激和促进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而更加必要。
所以,如果我们自己不去最大限度地动员可能利用来发展的一切可能性,不去发展自立的民族经济的话,不仅本身不能发展,而且将有碍于发展国际交流和分工,在各个方面继续给各个兄弟国家带来很大负担。
特别是我国是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方前哨与世界帝国主义的头目——美帝国主义——直接相对峙的。如果我们保持弱小状态,兄弟国家就不能不为我们担心,就不能不因此而付出更多的道义上和物质上的负担。
就这一切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党的关于站在自力更生原则上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的方针及其实现,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彻底的国际主义立场。
所以,金日成同志就此指出:“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恶战苦斗,建立了民族经济的自立的基础,从而不仅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力量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使得与兄弟国家之间的协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减轻了各兄弟国家对我国的负担。这是我们对兄弟国家人民的积极支持和援助的应有的报答,也是我们对加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威力的重要贡献。”(《关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当前任务》)
因而,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在自力更生原则上迅速发展,并加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结果,这将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威力和统一团结,将能给予奋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斗争的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以强有力的援助。
所以,我们党将顽强地高举着自力更生这面红旗前进,直至我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完全胜利之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