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新林接旧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6
第2版()
专栏:

新林接旧林
黑龙江日报记者 吕凌柯 本报记者 徐长荣
采育结合,是林业生产的根本方针之一。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自1958年成立以来,认真执行了这一方针,连年采伐面积达五千二百多公顷,给国家提供了二十三万多立方米的木材;同时,在八千多公顷的土地上,种上了各种树苗,不但在采伐迹地上完成了更新任务,还使一部分原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新装。
11月初,我们踏上这漫无边际的林海。所到之处,公路和季节性的运材道已伸向伐区。山腰上的伐木声,工人们的号子声,交织成动听的森林乐曲。冰雪滑道的干线由山脚直通山巅,和支线、网道紧密衔接。粗细不同的木头,躺在冰雪滑道两旁,只等大地结冻,就将顺道而下。
步入新林区,更是气象万千。1959年栽种的落叶松,已郁闭成林,樟子松有两米来高。连生长最慢的红松,平均高度也达七、八十厘米。被誉为“山中美人”的白桦树天然次生林,经过人工抚育,姿态更加美丽。陪同我们参观的林业局的同志说:按照这个局的标准年采伐量,这里的成熟林和过熟林,五十九年左右就能伐完。到那时,这些经过抚育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便可成材,使新林接上旧林,实现轮伐作业。
教育职工为现在也为将来
海林林业局建局前,这里只有一个森林经营所,专事营林工作。建局时,经营所的一部分干部和工人留了下来。他们对森林更新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成为这方面的骨干力量。但是,绝大部分干部和工人,都是来自部队、农村、机关和学校的林业新军。他们中的许多人热情很高,但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缺乏足够的认识。建局初期,由于采伐量小,有些人便觉得没有奔头;对于未来,对于森林更新工作,更是觉得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些人甚至认为更新工作是“满山扔钱”,“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种了也保不住。
中共海林林业局委员会针对这些思想问题,向群众不断地进行教育,讲当前形势和林区美好远景。有些林场把场区的木材蓄积量、每年采伐计划算细账给职工听,使他们不仅知道今年、明年,而且看到三十年、五十年以后的远景。这一教育,通常结合党课、团课和各种会议进行。在每年春季造林和冬运繁忙季节到来前,还利用各种形式,专门向职工讲解;不仅在室内讲理论,还把现场当课堂,用森林作教材,向大家具体说明当年的生产任务和更新任务,并结合传授一些造林伐木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许多干部肩负行囊,进沟上山,边指挥,边劳动,边谈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冬运现场,做到更新迹地。这样,人们逐步树立起“木材必保,更新跟上”的信心,不但考虑到现在,也向往着将来。
常年分工作业 临时集中突击
坚持采育结合,需要有组织工作上的保证。海林林业局自上而下都配有两套人马。既有领导木材生产的机构和采伐队伍,也有专门的营林机构和更新专业队伍。两者有分工又有结合,既保木材又保更新。林业局除正局长负责全面工作外,各有一名副局长负责木材生产和营林工作。全局所属的八个林场,除两个林场专门从事营林工作外,其他六个林场,都有一个主任负责营林工作,并设有专门的营林工段。营林专业队伍在春、夏、秋三季,主要从事常年作业,如育苗、植树、抚育、采种、整地等等;冬运繁忙季节,则留下少数人看管苗圃,处理种子,绝大多数人去支援伐木运木。当冰雪开始融化,春季造林季节到来时,许多采伐工人也来参加森林更新工作。他们和辅助工人、职工家属、邻近的公社社员一起,组成造林队伍,在早春顶浆造林,争取一气呵成。在这个突击造林的时刻,原来的营林工人都分配在各个小组,负责技术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造林任务。几年来,海林林业局就是采取这种“平时分兵把口,临时集中突击”的办法,在劳动力上保证了木材生产和更新任务都提前完成。
去年以来,这个局的少数工段还采取了“大包干”的采育结合形式。这就是一个采伐工组不仅包采伐、造材、集材、清理林场,而且包整地、造林、抚育、补植。工人们说这个办法好,原因是开始采伐时,他们心里就有了底,干起活来上步就想着下步。如在采伐和造材时,他们就想着怎样才便于更新时整地刨穴,因此把枝丫堆得整整齐齐的,林场也清理得好;在造林时,也能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免得以后补植。据今年秋季检查,实行“大包干”的工组所栽的幼树成活率都比往年高。但是,这一采育结合的组织形式,必须使每个工组的劳力、任务和采伐工段固定起来,而这一点,目前许多工组还不易完全做到。
妥善安排时间 步步争取主动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运输等方面的条件,这个局对生产和更新的时间安排是:春季造林,夏季采伐,秋季整地和准备作业,冬季集材运材。
这个局常年通行的运材公路只有两条,59%的运材任务要靠季节性的冻板道来完成。至于集材任务,完全靠冰雪滑道。为了保证运材和集材任务顺利完成,他们每年都提前修好季节性的公路和冰雪滑道。去年,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好,去冬今春的集材运材任务都提前完成。今年的准备工作动手更早,进度更快。截至11月6日的统计,全局已修好季节性运材道五十多公里,冰雪滑道的干线、支线和网道一百七十五公里。据林业局的同志谈,今年的冬运高潮可提前一个月,工人们要把明年的1月变为今年的12月!
冬运工作主动,就给春季造林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春季造林时,同样本着“向前赶,争主动”的精神,不使下季度的工作受到影响。海林林区地势高低相差较大,高寒地区拔海在一千米左右,而一般地区仅在三百米上下。这两种地区每年春季的解冻时间,常常相差十几天。我们在这里访问时,十几天前下的两场雪,在一般地区早已绝迹;但高寒地区的马脊岭,仍可看到片片白雪散布在林海,堆积在道边。根据这一气候特点,海林林业局在春季造林时,采取了随化随栽,化一块栽一块,化一片栽一片的办法。加上头年秋季地整得多,整得好,因而这个局的造林任务连年提前完成,去年提前了十七天,今年提前了十五天。这样,就又为下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妥善安排时间,工作步步主动,使得生产任务年年完成,也换来了满山的幼林。工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干劲更足了。有的工人歌颂道:领导越干窍门越多,工人越干劲头越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