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抓紧当前为明年——访上海工业战线上的几个生产小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2-27
第2版()
专栏:

抓紧当前为明年
——访上海工业战线上的几个生产小组
徐之华 史镇兹
正当许多工厂争取超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着手规划明年工作的时候,我们访问了一些工厂的生产小组,在那里看到了一片繁忙景象。
赶上明年春耕需要
由于大江南北许多地区准备更多地使用电犁耕田,华通开关厂担负了制造电犁开关的较大的任务。本月5日,我们访问这个厂工具车间的徐方舟冲模小组时,他们已提前把一批电犁开关钢模制造出来了。
这个厂最近设计试制的一种新的电犁开关,作好技术鉴定不久,江苏省有关部门就订货一千台。这种开关,使用寿命长,雨天也能保证耕作,而且价钱比较便宜。订货部门向厂里提出:“这是迎接明年春耕的,请在今年底完成!”“迎接春耕”,成了一股巨大的鼓舞力量,工人们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三高”的生产标准:高速,高效,高质量。旧式开关插头的零件加工,是一只一只地车,现在改为冲压,加工速度快得多了。这一来,就要求尽快供应钢模。徐方舟冲模小组担任电犁开关插头钢模的最后装配任务。他们一见到印着“支农任务”四个字的图纸、工艺单,一律优先制造。
我们访问这个小组的时候,徐方舟介绍说,小组的同志听说这批任务关系到农业技术改革,都积极研究增产办法。一个零件,往往有三四套钢模,给一个老师傅一套一套地去做,速度比较慢。他们就改变了办法,一接到上道工序送来的钢模半成品,就一人一套,尽可能缩短装配时间,提前把它们送到配套车间。
目前,这个小组手里做的,又是另一些钢模了。它们也是支援农业的产品,包括制造户外用的小安培自动开关、农村输电配电手动操作开关等新产品所需要的钢模。
花色要多产量要高
当我们访问正在增产搪瓷日用品的益丰搪瓷厂的时候,厂里的同志告诉我们:全厂11月份花色面盆的生产比例,已经从10月份的71%上升到79%,并且初步摸索到既要产量多又要花样好的办法,明年计划扩大花样二百五十种。
走进这个厂的花样设计室,四壁陈列着千姿百彩的面盆,就像走进了展览馆。设计员徐冰心的“平湖秋月”正在着色,何作新设计的卡通画也将完成,这是从10月份以来他们设计的第三十七张新图样了。春节前后,这些新花色面盆可能就同消费者见面。何作新向我们介绍说:国内和国外市场对搪瓷品的要求越来越多。作为全厂花样技术研究中心的花样技术研究小组(有设计师、刻模工、喷花工、技术员和行政领导干部参加)已集体研究出改进花样设计的办法。
搪瓷面盆里一幅令人喜爱的彩画,是用许多套刻花的套版,分阴阳浓淡,一套一套喷出来的。但是,套色的套数越多,占用的工时也越多,会影响产量的增长;套色的套数过少,便会影响花样的美观。怎样使二者统一起来,做到产量又高,花样又好看呢?
为了解决这个课题,花样技术研究小组在喷花工的支持下,对已经生产的花样认真加以分析,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把套版过多的适当实行并版,减少喷花套数。一只具有油画风格的“归帆”花样面盆,喷花套数从原来十八套减为十二套,喷花工的日产量从原来的四十只提高到了九十只。一只为农民喜爱的“睡莲鲤鱼”花样面盆,经过适当合并套版,日产量提高一倍,还在画面上添上了雅静的睡莲花和幽美的月亮,显得格外好看。设计师们在设计新的面盆花样时,一方面注意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画出消费者喜爱的花样,一方面注意从技术上考虑减少喷花套色的套数来扩大生产。设计员何作新原来是个喷花工,他把徐冰心新设计的“花好月圆”面盆拿给我们看。他说,这个花样上皓月当空,牡丹含笑,蝴蝶翩翩,画面是很美的。按这样的景色,过去喷花套数非十二套不行,现在只有八套,色彩却有十种。这就是说,套数减少,并没有使花样有所减色。
虚心取经求增产
一个多月前,金星化工厂红矾钠生产小组还为生产跟不上市场需要而着急,当我们在12月初访问这个厂时,情况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红矾钠的日产量不是两吨半,而是三吨半左右了。
生产红矾钠的工人懂得自己的产品的作用,制革、制药、染织等工业都少不了它,红矾钠经过加工制成铬酸、红矾钾、红矾铵,又是电镀、制火柴等的主要原料。从1959年红矾钠试制成功以后,小组工人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努力增产。可是,日产量很少能突破三吨。为什么在最近短短一个多月中,产量就提高了35%以上?生产组长李康年笑着说:“这是向人家学来的!”
金星化工厂是上海生产红矾钠的第一家,同业称他们是红矾钠的“开山始祖”。可是,他们并不以此自满,哪里有先进经验,他们就向哪里学习。不久以前,他们听到淮海制革厂红矾钠的产量高,原料消耗低,马上赶去学习。回厂后,运用淮海厂工人的操作经验进行试验,果然立竿见影,锻烧矿粉由每班两炉上升到三炉,为红矾钠增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们站在反射炉旁,看到工人把矿粉一铲一铲送进炉中,不消几分钟就翻动一次。李康年说:“这就是学来的。翻得勤,拌得透,缩短了锻烧时间。我们还学来了掌握回转炉的比较好的操作方法。为了供应明年市场更多产品,还得继续学习下去!”
(原载《解放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