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阅读
  • 0回复

人民教育馆素描——北京市第三民教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28
第6版()
专栏:

  人民教育馆素描
——北京市第三民教馆
篷放
冒着冷飕飕的风,踏着一层薄溜溜的银白色的霜花,随着群众的脚步,走进了人民的课堂,——北京市第三民教馆。
马、恩、列、斯、毛、朱,六大幅巨像,高悬在房壁中央。而他们底勤劳的学徒:有穿长挂短袄的,油污的工作衣的,学生制服的,朴素的旗袍的……来自各阶层的男女老少。
那戴老花眼镜,银髯飘飘;那脸蛋红亮,那瘦颊秃脑,那双辫长垂……,各种脸孔聚精会神地围着宽大的书案。
好多的人脸呀,却听不出一点声音。他们热心倾注在新民主文化的阳光里,清除旧社会留给脑海里的残渣。
呼吸着新文化的光和热,大家忘掉冬寒,感到春天似的温暖。头上的五星小红旗,象两队蝴蝶翩翩飞哩,战斗和建设的画片,色彩鲜明的挂满房间。大家感到一股强烈的大民主的家庭生活里,团结活泼的新鲜空气,象过元旦节一样的欢快。
电灯光扭亮了,而那许多头脑却依然沈浸在书页里,追求在理想的新境界。
那位女工作员同志,被这群众的学习热潮鼓舞着,她还未吃饭哩,匆匆地烤两个烧馒头吃着,又坐到办公桌后忙碌地工作起来。
玻璃窗外已扯开黑沈沈的夜幕。随着“停止阅览”的铃声走出了这群众的学校,象从俱乐部出来那样充满愉快。
一九四九,一一,二四。
于北京第三民教馆写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