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北部湾边工业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09
第3版()
专栏:越南通讯

北部湾边工业城
本报记者 戴枫
在景色绮丽的河内逗留几天之后,越南同志安排我们到外地去访问。第一个目的地是越南北方北部湾边的工业城——海防市。
河内到海防有一条平坦宽阔的沥青公路,路旁两边间植着凤凰树、青松、铁木树。汽车走两个多小时就进入了海防市郊。海防市的郊区正如许多工业城市的郊区一样:烟雾弥漫,熙熙攘攘,载重汽车繁忙地来往穿梭。但是,进入市中心却是另一番景色。街心花园里绒毯般的草地一片碧绿,尘土不染。被阔叶大树遮得绿荫深深的马路,挺直而整洁。来往行人不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也许是热带的关系吧,这里大小房屋的墙都是米黄色的,栏杆是白色的,百叶窗是翠绿色的,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非常柔和,非常美观。这时,种植在路边的椰子树、木瓜树、香蕉树的叶子都变成了深褐色,那一串串即将成熟的香蕉,压歪了枝头,从宽大的叶子中倒垂下来。
海防市横卧在北部湾边。还在很早很早以前,当这里刚刚形成陆地的时候,勤劳的越南人民就来到这里,砍伐了成片的海树,以捕鱼、晒盐为生,建设了自己的城镇。九十年前,法帝国主义者第一次踏上了这块土地,凭仗着战舰、大炮,蛮横地宣布自己为城市的主人。从此,海防市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岁月。法国殖民者把海防市变成了掠夺越南北方的典型的殖民地城市。每年出入海防市码头的海轮达四百多艘,运走了大量的矿石、木材以及其他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城里有个很大的水泥厂,每年生产数十万吨水泥,但市区却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马路;海防市出产丰富的椰子油,但市民却没有肥皂、牙膏用;甚至连火柴、钮扣之类日用品都要依赖进口。帝国主义对海防市人民的统治是极其残酷的。城里有一条沿江大道,全长不过五公里,殖民者在这里设立了几十个集中营和监牢,人们都把这条大道称为“血路”。一九五五年法帝国主义撤走时,海防市又一次遭到了洗劫。仅有的几个工厂、学校和医院的设备全部被搬走了。街道被成堆的垃圾所阻塞。所有公共建筑的家具,甚至连电灯装置都被运走了。港口码头也被破坏了。失业和饥饿的阴云笼罩着全城。
和平恢复后,越南人民重建了海防市。今天,这个城市的人口已增至二十万,成为越南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海上门户了。整个城市沿着禁门江两端伸延。市区建设得非常经济,非生产性的建设很少。市委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们,城市的积累绝大部分都用于生产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起了八十多个工厂企业,全市工人已从一九五五年的五千人增至目前的七万多人。今天,海防市各工厂生产着过去越南北方从未生产过的产品:各种机器机床、发电设备、水泵、印刷机、化工原料、玻璃、塑料、毛线等等。不论在城市或者在农村,也不论在山区或者建设工地,到处都可以见到标着“海防市出品”的产品。就是拿当年的“血路”来说吧,殖民统治时期的遗迹一点也看不到了,现在它已变成为宽阔的大马路,路边是新建的工厂:造船厂、玻璃厂、搪瓷厂、化工厂等,一个紧挨着一个。衔接北部湾的禁门江广阔平静,江面上浮着一艘艘万吨海轮。海防市在人民政权年代里重放光明,这个城市在越南北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
到海防市访问的客人都会被介绍去看看水泥厂的。因为它不仅是海防市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而且通过这个工厂,可以了解到殖民主义者无耻剥削越南人民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越南工人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出发到水泥厂去。水泥厂建立在城市边缘的江湾旁边。来到工厂后,我们先被领到工厂办公处二楼会议室。从二楼的窗口放眼望去,厂房景物一览无遗,远处高大厂房之上一片浓烟滚滚,许许多多管道连结着各个车间,一辆辆卡车载运着包装好了的水泥奔驰而过。
工厂党委书记接见了我们,他大概有四十岁上下,穿一套黄卡嘰衣服,朴实谦逊。他在二十岁时进水泥厂当徒工,后来因参加罢工斗争而被捕。一九四五年从殖民者的集中营里逃出来后,加入人民军。和平恢复后,党派他重返工厂工作。所以他对工厂过去的情况特别熟悉。他首先给我们谈了一些工厂历史:海防水泥厂是一八九二年法国资本家雇用廉价的劳动力修建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水泥的军需量日益增加,殖民者扩建工厂,残酷剥削工人,趁此大发战争财。法国资本家从这个工厂搜括的利润就达四亿多法郎。当时,工人生活非常贫困,住的是草棚,一天工作十四小时,工资只有十三分钱,连吃饭都不够。面临着殖民者的重重压迫,水泥厂工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连续举行过多次震撼越南北方的大罢工,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一九五五年水泥厂也因遭到严重破坏而完全停工了。殖民者预言,三年之内,这个工厂再也不可能出产一吨水泥了。
离开会议室,我们到工厂现场去参观。虽然厂房大部分是旧有的,但是许多设备是全新的。我们来到工厂的心脏——烘炉车间,粗大的搅拌烘炉,有规则地转动着,发出阵阵轰鸣。这些烘炉原来设计是日产二百二十八吨水泥,后来工人们打破迷信,改进技术,把产量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吨。工厂同志还告诉我,今年这个车间的烘炉需要进行检修,但是厂里新的耐火砖一块也没有,眼看就要影响生产。烘炉车间的工人们集体想办法,他们在工余时间里,寻找废旧的耐火砖,把它压成小块,磨成粉末,加上水泥,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制成了新的耐火砖,及时保证了烘炉的检修和正常生产。离开烘炉车间,我们走进水泥包装车间。这里有一排自动化的输送带,不到半秒钟,一袋水泥就滑下来了。
近年来,水泥厂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那些老殖民主义者预言,越南工人不会管理水泥厂生产;尽管那些新殖民主义者,今天武装霸占着越南南方,整天在做“北进”的美梦,但是,越南北方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以坚定的步伐向前迈进。海防市水泥厂的生产发展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越南工人不是在三年而是在六个月内就恢复了水泥厂的生产,并且出色地管好了工厂。目前,这个厂的产量已超过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最高年产量。一九六二年生产了四十五万五千吨优质水泥,其中有五分之四供应了北方的建设需要。新的两座大型烘炉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一九六三年的产量可达到七十万吨。
党委书记还领我们参观了工厂新建的工人住宅区。新住宅都是三层楼房,非常整洁。党委书记说:“这样的工人住宅已建成了六百间,现在还在继续修建新的住宅。”
海防市也是越南北方重要的海上门户。越南民主共和国通过这个港口,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正常的经济联系。一天下午,我们到码头去访问。我们站在码头指挥台上,扶着栏杆眺望着禁门江江面。我们的眼底是一千多米长的码头,五艘大海轮雁翎般地排列着。从海轮旗杆上飘扬着的旗帜可以看出,它们是来自中国、苏联、波兰、挪威、瑞典等国的。在那远处蔚蓝色的江面上,停泊着几艘等待进港的海轮。这时,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高大的吊车正挥动着强有力的铁臂,把矿石装到船里;另一边正在从船上卸下整箱的机器和设备。
今天的海防市码头,接待着来自世界三十二个国家的船只。当然,重要的不仅在于来往国家船只的数量增多,而且今天的码头,完全反映了越南北方独立自主的经济和繁荣昌盛的建设景象。法帝国主义统治海防的年代,这个港口码头从来不是为了人民的需要而服务的,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殖民主义者的钱袋,为了掠夺越南丰富的资源和人民的劳动果实。那时,通过这个码头的出口与进口的比例是十与一之比,现在这里的进出口是平衡的、相等的。以往进口的是供殖民者需要的消费品,今天进口的是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料。我们在码头上看见,刚从中国大连化工厂运来的巨大的冷却塔和成套机器设备。码头党委书记笑着对我们说:“我们的码头是越中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具体体现者。”这时,从我国驶来的“南海号”海轮正在靠岸……
傍晚时分,海防市的街头非常热闹。北部湾吹来的阵阵海风驱散了白日的酷热。有的人到公园里去休息;有的人在街心花园边的小茶桌旁,沏上一杯香喷喷的鲜叶绿茶,乘凉聊天。月下的禁门江,披上了一层蒙蒙的银光。沿江的灯火像结成一串一串的珍珠。江水轻拍着堤岸,像一支唱不完的歌,歌颂这新生的城市,欢乐的生活。
(附图片)
海防市水泥厂新建的整洁的工人住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