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中世纪的巴格达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09
第5版()
专栏:

中世纪的巴格达城
马坚
伊拉克共和国的首都巴格达是一座历史名城,它在历史上的声望可同我国盛唐时代的首都长安相伯仲。去年十二月的第一周巴格达人民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庆祝巴格达建城的一千周年。我国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
在我国史书上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公元七五○至一二五八年),最初定都于安巴尔,叫做哈什米叶城。这个王朝的第二位哈里发曼苏尔(公元七五四至七七五年在位),认为安巴尔不适于做首都,于是,自己到处踏勘,最后决定在巴格达村建都。巴格达的意思是“天赐”。曼苏尔说:
这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地方,因为它能使我们直达辽远的中国
。通过底格里斯河,可以把各种海产和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
及其四周的粮食运给我们。通过幼发拉底河,可以把叙利亚、赖
盖及其四周的物产运给我们。
曼苏尔用了四年的时间建成新都。他花费了约四百八十八万三千枚第尔汗(银币),雇用了建筑师、技工和小工十万名左右,他们是从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其他地方招募来的。
曼苏尔把这个新都叫做“和平城”。和平城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因为它的城墙是圆的,故又有“团城”之称。它的内城和外城都是用砖砌成,外城四周有一条深濠,内城里还有紫禁城,城高二十七米,环绕在中心区的周围。这三道城墙以哈里发的宫殿为圆心,构成了三个同心圆。哈里发的宫殿叫做“金门殿”,这是因为它的殿门镀了金而得名。引见殿的圆顶高达二十七米,它的旁边有清真大寺。
这座新都建成后,不几年工夫就兴盛起来。它作为一个航运中心,可以同世界各地进行充分的联系。巴格达的码头有好几里长,那里经常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其中包括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的大船和本地的羊皮筏子。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绸缎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突厥人的地区和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那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城里还有专卖中国瓷器的市场。
哈里发帝国的各省区用驼队或船舶,把本省的产品运到首都:从埃及运来大米、小麦和夏布;从叙利亚运来玻璃、五金和水果;从阿拉伯半岛运来锦缎、红宝石和武器;从波斯运来丝绸、香水和蔬菜。
商人们从巴格达和其它港口出发,航行到远东、欧洲和非洲。他们贩卖各种织造品、宝石、铜镜、料珠、香料等。最近在苏联、芬兰、瑞典和德国出土的阿拉伯钱币,可以证明在这个时期和以后的年代里,穆斯林商人曾经进行过具有国际性质的商业活动。航海家辛德巴德的冒险记是著名文学作品《天方夜谭》里最好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根据穆斯林商人的商务旅行报告而写成的。
在巴格达社会中,商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场里开设有各种行业的店铺。医生、律师、教师、作家等,在哈里发麦蒙(公元八○九至八三三年在位)的庇护下,开始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当奈迪木写作他的永垂不朽的《书目》的时候,就有大量讨论催眠术、妖术、吞刀术、嚼玻璃术一类的题目的手稿存在。至于论述哲学、医学、文学、天文、历算、物理、化学等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
新都的位置给东方思想的传入大开方便之门。历代哈里发都在这里建立了波斯萨珊王朝的科斯洛埃斯式的政府,这使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只好屈服于波斯的势力。哈里发的职位只不过是波斯专制制度的复活而已,它与阿拉伯的族长制度大相径庭。在那个时代,波斯头衔、波斯酒、波斯老婆、波斯歌曲和波斯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波斯的影响挫折了阿拉伯人的朴实生活,而为一个以科学和学术研究为特色的新纪元铺平了道路。阿拉伯人的东西只有两件保存下来了:一件是变成国教的伊斯兰教,另一件是变成国文的阿拉伯文。
巴格达的豪华随着全国的繁荣而与日俱增。在《天方夜谭》里,沙海尔萨德把这座巴格达城描绘得辉煌灿烂。比如皇宫和内眷、太监、特等官吏等所住的附属建筑物,就占了这座团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最令人难忘的是皇宫里的豪华的地毯、缎帐和坐褥,这是当时东方能制造的最好的产品。
公元九一七年哈里发穆格台迪尔(公元九○八至九三二年在位)在皇宫里以隆重的仪式接见了年轻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的使节。哈里发的仪仗队包括骑兵和步兵十六万人,太监七千人,侍从七百人。在阅兵式中,有一百只狮子分列前进。宫殿里挂着三万八千幅缎帐,其中有一万二千五百幅是绣金的。此外,还有二万二千张地毯。使节们是这样的吃惊和叹赏,以致他们起初把侍从办公厅、后来又把宰相办公厅误认为哈里发的接待厅。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树厅,那里面陈设着一棵金质和银质的树,重五十万打兰(约重一千九百四十四公斤)。树枝上歇着金质和银质的小鸟,一按机关,群鸟就啾啾地叫起来。他们还在御花园里看到用人工巧妙地培植成能结各种稀罕椰枣的矮小的枣椰。
《天方夜谭》里经常提到的哈伦·赖世德(公元七八六至八○九年在位),是伊斯兰教国王的典型,他和他的几个继承者所表现的慷慨大方,像磁石一样,把诗人、才子、乐师、歌手,以及有一技之长,能引起哈里发的兴趣,能供他娱乐的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吸引到首都来了。摩苏尔人易卜拉欣、谢雅图、伊本·查米耳三人,在乐师和歌手的花名册里是名列前茅的。放荡的诗人艾卜·努瓦斯是哈伦的酒友,他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那个兴盛时代的宫廷生活。
据历史学和地理学家麦斯欧迭的记载,易卜拉欣曾为他的哥哥赖世德举行一次宴会。在会上有一盘切得十分细的肉,赖世德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切。他回答说,那是用一百五十条羊舌头做成的,共花费了一千五百枚第尔汗。这种传说里虽然难免带有东方说书人增加进去的各种夸大和幻想,但排除了可能是增添的部分后,下余的关于巴格达宫廷生活的描绘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惊讶了。
阿拔斯王朝的皇亲国戚和高官显宦,在奢侈的生活方面也是有名的。著名的豪族伯拉米克人的生活水平,当然不会低于哈里发宫廷的生活水平。阿拉伯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帝王的家谱,对于他们的事务,它记载得十分详尽。至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则被它忽略了。据史学家赫兑卜的记载,曼苏尔建筑巴格达的时候,瓦匠师傅每天的工资约合一枚第尔汗,小工的工资大约是三分之一第尔汗。据史学家泰伯里的记载,步兵的饷银,除通常的口粮和津贴外,平均每年约为九百六十枚第尔汗。骑兵的饷银加倍。在麦蒙时代,也就是在哈里发帝国的极盛时代,步兵的年饷是二百四十枚第尔汗,骑兵的年饷加倍。由此可见,一盘肉的费用,约等于一个瓦匠师傅(技术工人)四年的工资,等于一个步兵六年的饷银。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穷奢极欲,剥削人民以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使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农民和奴隶的生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劳动人民到无可如何的时候,只好铤而走险,起来对统治者作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所以阿拔斯王朝发生的几次革命,都是规模巨大的。但是这些革命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都以失败告终。
(附图片)
图为伊拉克共和国首都巴格达城的一角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