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10
第5版()
专栏:

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
黄训腾 李裕宜 王向明

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面向农业,为农业服务,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是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一个重要内容。
重工业各个部门的产品,有一部分是在重工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流通,以补偿重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并为重工业自身扩大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这部分重工业产品是不直接依赖外部市场的。但是,这绝不能理解为重工业可以不依赖外部市场。社会再生产是个统一的有机体,重工业和其他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发展重工业的最终目的,决不是为了重工业本身的需要,而是为了向整个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技术装备。马克思讲到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变资本的流通的时候说:“不变资本的生产,不是为它自身而发生的,却不过因为那些会把生产物供个人消费的生产部门,需用更多的不变资本。”①列宁也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制造不是为了生产资料本身,而是由于制造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日益增加”②。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是重工业的市场,都吸收重工业产品;其中,农业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生活资料的主要部门,又是供给为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的重要部门,因而农业是工业和其他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农业要吸收大量的重工业产品,以重工业提供的劳动手段来装备自己,从而成为重工业的重要市场。
我国农村拥有五亿几千万农民,是我国工业的最广大的国内市场。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③我国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提高,也促使我国农村吸收了日益增多的工业品。农村不仅吸收了占三分之二左右的轻工业产品,而且吸收的属于重工业产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迅速增加。几年来,国家供应农村的生产资料总额,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合计为一百四十二亿元,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合计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以供应农村的动力机械为例,一九五六年为十八点九万马力,一九五七年是二十六点五万马力,一九五八年是一百零八点三万马力,一九五九年达到一百九十七点二万马力,一九五九年比一九五六年增长了九倍多。由于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落后,重工业向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还不多。但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就预见到,实现了集体化的我国农业,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重要市场,他说:“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④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农业将逐步地建立起现代物质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市场将容纳越来越多的重工业产品。因此,重工业面向农村,把农业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农业为重要市场,我国重工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前途。如果看不见这个广大市场对重工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置这个广大市场的需要于不顾,单纯为重工业本身去发展重工业,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不仅是我国重工业本身的要求,也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根本路线。这条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在这条根本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广大农村在实现土地改革之后,经过几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并发展到今天的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的实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劳动生产率很低,单位面积产量还不高。我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程度很低,还处于以手工操作为主、以畜力为主、以自然肥料为主的阶段。当然,依靠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改进经营管理、改善劳动组织、实行精耕细作等,也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使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但在缺乏现代技术装备的条件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增长终究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迅速发展农业、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技术改革,把我国的农业生产从主要使用人力和畜力改变为主要使用机械力和电力,从主要使用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改变为主要使用机器,从主要使用自然肥料改变为主要使用机制的化学肥料(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⑤
农业技术改革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援。只有重工业才能为农业提供实行技术改革所必需的各种机械、化肥、农药、建筑材料、燃料、动力、运输工具等现代技术装备。没有重工业的支援,农业就不可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大农业。
应该看到,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不仅为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所需要,而且是为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创造物质条件。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巩固的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夺取胜利的基本保证。我国的工农联盟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国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彻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工农联盟进而建立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以后,我国工农联盟的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大力支援农业技术改革,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又有利于发展工业生产,既有利于坚定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又有利于加强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权和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反映了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工业的主导作用的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重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针:一种是脱离农业,孤立地去发展重工业,不顾农业的负担能力,不以农业为市场;一种是发展重工业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农业的负担能力相适应,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摈弃了前一种方针,坚决采取了后一种方针。这个方针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重工业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农业是重工业依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重工业的产品的绝大部分不能用于个人消费,它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主要由农业直接提供出来,或者间接地由农业提供原料而由轻工业生产出来。建立和发展重工业需要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农业。农业还能为发展重工业积累很大一部分资金,农业是容纳不断增长的重工业产品的市场。发展重工业需要的生产资料尽管是由重工业自身直接生产的,但不能因此认为与农业毫无关系,因为重工业为自身生产生产资料必须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为前提,没有农业的发展,重工业也无法把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来。
那么,重工业以农业为基础,又如何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呢?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是劳动手段的提供者所起的作用,也就是作为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扩大社会再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的提供者所起的作用。重工业的这种主导作用与农业的基础作用,是根据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和职能而起的两种不同作用,它们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不能由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大家知道,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同运用这些生产资料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即劳动力)的结合。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也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农业所以能起基础作用,最重要的就在于它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提供者;重工业所以能起主导作用,最重要的就在于它是生产资料的提供者。没有依靠农业维持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当然谈不到任何社会再生产。但是,在劳动力可以正常进行再生产的前提下,劳动效率的高低,则决定于劳动者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手段的数量和质量。
对农业来说,重工业的主导作用在于它提供给农业的产品是农业技术改革的物质基础。农业的技术改革,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广泛运用,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物质手段。如所周知,作为农业技术改革中心内容的机械化和电气化,都要依靠重工业的支持才能实现。
农业的技术改革与农业的集体化是密切联系的。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实行机械化和电气化创造了前提条件,而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推行,必然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因此,只有在重工业的大力支援下,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才能真正显示集体农民支配和利用自然力的威力,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深蒂固的小农心理和习惯才能得到彻底的改造,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水平的新型农民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重工业以农业为市场,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使农业能够充分地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使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发展。重工业支援农业技术改革,会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的发展就可以为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粮食和农副产品,为工业输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积累越来越多的资金,容纳越来越大量的轻工业品和重工业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重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就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了,重工业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可以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事情正像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⑥

重工业能够提供多少农业生产资料,是由重工业已有的生产水平决定的。重工业发展水平愈高,生产能力愈大,提供的农业生产资料就可能愈多。所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生产出越来越大量的现代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旧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基础。全国解放以后,尤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集中了很大力量来建立我国的重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工业的初步基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个基础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由于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和加强,由于用于制造农业机械的金属材料已基本上达到自给,由于基本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还由于农业机械工业、化学肥料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重工业已经具有比较雄厚的力量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使我国实行农业技术改革基本上具备了工业基础。
重工业的一定生产水平,固然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但是,能够提供多少生产资料给农业,并不是由重工业的生产水平机械地决定的。在一定重工业生产水平的条件下,由于重工业内部的结构不同,由于进出口商品的物质构成不同,由于现有生产能力所发挥的效率不同,能够提供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数量和品种就有很大的差别。其中,重工业的内部结构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一定的重工业总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在某一部门一定的总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用于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力,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在某一部门一定的产品总量的条件下,向农业供应的产品数量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如果是为重工业而发展重工业,忽视为农业服务,不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即使重工业有了较高的水平,也不能向农业提供较多的生产资料;如果是首先为了农业而发展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那么,在一定的重工业生产水平的条件下,就可以向农业提供较多的生产资料。
目前,我国重工业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问题在于如何使重工业已经形成的内部结构能够完全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农业为重要市场,为农业生产更多的更适用的各种生产资料。这就是说,一方面,必须有计划地增加对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的重工业部门的投资,加强薄弱部门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生产方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调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重工业的调整要与我国农业技术改革的步骤相适应,以农业技术改革的短期安排和长期规划为根据,才能使重工业产品适合于农村市场的需要,更有效地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革。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鼓足干劲,争取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是,也要看到,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现代技术装备,数量是极其巨大的,品种是极其复杂的,而重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又只能逐步地增加。所以,我国农业技术改革既要积极地又要有步骤地进行,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把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改良农具结合起来。重工业对农业技术改革的支援必须与这一步骤相适应,根据农业生产上的急需,当前多生产一些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需要的改良农具、中小型的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和适合于农村使用的运输工具,尽可能增产化学肥料等。同时,又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增产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更迅速的发展。
重工业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后,把农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农业为重要市场,是不是说重工业不要以现代技术装备自己了呢?重工业要装备农业,也同时要装备自己问题在于重工业把装备自己服务于什么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装备自己。如果重工业单纯为自身的发展而装备自己,把装备自己当作出发点和目的,不用现代技术改革农业,不促进农业迅速的发展,我国重工业就很难继续发展。重工业为了要装备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而装备自己,用现代技术装备农业,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也为重工业本身的发展、为更好地装备自己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集体化,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正在健康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这就为农业现代化、为大规模地使用现代技术装备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因而为重工业的农村市场不断扩大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①《资本论》第三卷,第三七四页。
②《列宁全集》第四卷,第一四三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七八页。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七页。
⑤《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三三页。
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七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