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阅读
  • 0回复

从鹰窠山口到达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11
第1版()
专栏:

从鹰窠山口到达旺
新华社记者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中旬,在中印边境东段,我们曾随着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的中国西藏地方边防部队,从达旺走到邦迪拉以南的鹰窠山口;十二月一日,我边防部队开始主动后撤以后,我们又从鹰窠山口走回达旺。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地区印军南逃时留下的劫后景象,也耳闻目击我边防部队进驻这些地区以后,爱护当地一草一木、为民兴利除害的许多动人事迹和情景。
我们走过的这一带,是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登上达旺东南海拔四千多米高的西山口,脚下一片云海笼罩。北望达旺周围,一座座玉笋似的雪峰插立在云海之上,南看邦迪拉,墨绿色的青山一座比一座矮。一条印军修建的纵贯门隅地区的公路,从印度境内的提斯浦尔盘山越河蜿蜒而来,直通达旺。这条公路,是印度侵略军在中印边境东段西部一条重要的陆地补给线。成师、成旅的印度侵略军,就是通过这条公路集中到达旺地区和克节朗河地带,向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的。
从达旺到邦迪拉一百几十公里。去年十一月中旬,当盘踞在达旺河以南的印度侵略军向我边防部队发动的一次最强大的进攻被击退以后,我们随同自卫反击部队第一次沿着这条公路南下的时候,只见公路两侧,到处是印军的兵营、仓库和炮兵阵地,到处是印度侵略军焚烧破坏的劫后景象。达旺河上的东新桥被印军炸毁了。桥梁铁架,支离破碎地跌落在河里。西山口以南,沿路被印军烧毁的营房和仓库,冒着黑烟,只剩了一根根烧焦了的柱子。成袋的粮食和白糖,被烧得发出焦臭味。离申隔宗不远,一座医院被印军烧成了废墟。在西山口南边山脚下的章朗河上,又一座铁桥被印军炸毁。在德让宗西北凫旺村附近,还有一座大医院的几十幢房屋,被印军纵火烧为灰烬。我们曾问一位印军被俘人员:“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一切都烧光炸毁?”他回答说:“这是我们上级的命令!”
中国西藏地方边防部队在自卫反击作战中,进驻到每个村镇,都尽力扑灭印军燃起的大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他们对于所有建筑物,包括印军来不及烧毁的营房和仓库在内,都采取了妥善的保护措施。当我们随军从鹰窠山口后撤到邦迪拉的时候,这里已是景象一新。一幢幢白壁绿顶房舍的门窗,都被我边防战士擦洗光亮。每幢房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家具摆得整整齐齐,屋门上都贴了封条。
我们随着边防部队撤离邦迪拉来到德让宗。德让宗在申隔宗东南、打陇宗以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风景美丽。具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的德让宗宗政府的古老石楼,矗立在三座青山、三道绿水和三条大道中间的一个崖头上。四面山坡上有一层层的梯田和数不清的古树。村庄里,二百五十多户门巴族居民,在一弯水渠两旁建造了一幢幢石屋,屋上插着白色的经旗,门前晒着鲜红的辣椒。一些人家的院落里满树的桔子和香蕉散发着清香。
我边防部队是在当地人民一年一度“降神节”的那天进驻德让宗的,当地人民把这天称为是“降下了真正幸福神的日子”。自那以后,边防战士数十天如一日地帮助居民修桥、补路、挖渠、割稻、打场、背水、担柴、舂米。居民缺少盐吃,战士们将自己的食盐节约下来,挨门挨户地分送给居民。横跨德让宗中心的河上木桥栏杆朽了,边防战士上山伐木为木桥换上了新栏杆。德让宗周围梯田缺水,几百名战士修了一条五千米长的水渠,将曼大拉山泉引来灌溉。边防部队的医生们还背着药包上山下地,为门巴族人民医治疾病,二十天内,就为五百六十位居民进行了各种治疗。
当边防部队撤离德让宗时,穿着节日盛装的门巴族男女老幼,纷纷涌上街头和道路两旁,向边防部队敬酒饯行,并且跳舞唱歌,祝官兵一路平安。十二位老人组成的合唱队,还向远去的部队挥动一条大红毯,唱着:“慢慢走啊,慢慢走,无论你们走多远啊,我们也为你们祈祷、祝福。”
部队沿着一条苍翠的河谷,走过略马东,以后又攀上盘山公路,再撤出申隔宗和西山口。这时,初雪已遮盖了路旁被印军烧成一片废墟的营房和仓库。一个多月以前被印军炸毁的章朗河大铁桥旁边,我边防战士已在河床上铺了一条石子路,人马车辆都可通行。我们离开被门巴族人称为“金色的山”——西山口以前,山上落了一场大雪。山顶盆地中间的一个大湖已完全结冰。湖四周山坡上,耐寒的杜鹃花林仍然十分美丽。当我们踏着皑皑白雪离开西山口并返回到达旺的时候,已是一九六二年除夕的傍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