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关于养猪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19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关于养猪问题的探讨
 黄志尚
不要单纯追求数量
养猪多少,首先要看饲料来源多少。也要根据饲料质量来决定养母猪,还是养肥猪。
有些地方饲料不足,单纯地追求猪的数量,结果猪长得慢,甚至影响成活率。也有一些地方,不考虑饲料质量,采用代用饲料,结果肉猪不肥。
从某种意义上说,养猪可以作为一种“制肉工业”来看待。一头猪是一架“制肉”的“机器”,而饲料是其原料,只有原料充足、质量适合,才能生产出好的成品来。一般说,平均每四斤干饲料(指能作猪饲料的物质),可以产一斤生猪。某一公社能搜集饲料四十万斤,便能产生猪十万斤;如生猪在体重二百斤时宰杀,便能养成这样的生猪五百头。用同样多的饲料也可以养一千头猪,这些猪每头体重只能达到一百斤,但不能宰出良好品质的猪肉。也能养二千头猪,每头体重只能有五十斤,根本不能达到宰杀的标准。如果每天搜集的饲料仅够维持这些猪的生命,即使有这样多的猪,一天一斤肉也不能长。若每天得到的饲料连维持生命都不够,这些猪的体重便会逐渐减轻,甚至死亡。
养猪是为了产肉,不是追求头数。所以应当根据饲料来源多少、人力多少等条件,决定养猪的头数。
重二百斤时屠宰最好
有这样的报道:某某能手饲养了一头四、五百斤或七、八百斤重的猪;某某品种的猪,体重达一千斤等等。好像养这样的大猪就好。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猪养得大小,第一要考虑生产成本,第二要考虑周转的速度,第三还要考虑消费者的要求。
根据科学试验,猪体重在百斤以下,每三斤多干饲料可以增长一斤体重;一百斤至二百斤的猪,每增重一斤需要四斤多饲料;二百斤至三百斤的猪,每增一斤需要五、六斤饲料;四百斤以上的猪,每增重一斤要六、七斤饲料。这是因为体重增大,体内的水分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增多,所需饲料也随着增加。因此猪养得越大,肉的成本越高。大猪甚至比小猪的成本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市场的肉价却没有差别,因此养大猪是不合算的。
另外,饲养一头五六百斤的猪要一两年,周转太慢,不利于经济核算;善于养猪的人,八个月内就可以使猪重达到二百斤。在二百斤时宰杀,成本最低,周转最快,肉味最好。谁也愿意在二年内养三头二百斤的猪,周转三次,而不愿意养一头六百斤的猪,只周转一次。
猪的宰杀体重,各地有一定的习惯。过小的猪,因为肉内含脂肪较少,含水分较多,不仅营养差,肉味也不好;过大的猪成本高了,生产者不愿意,消费者也不欢迎。
我国土种猪优点很多
有些地方以为洋猪才是好品种,这也是片面的观点。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猪的品种很多。国外许多有名的猪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外国猪只有在外国的环境条件下,才是最好的;在中国的饲养条件下,就不一定最好。
中国猪适于采用粗饲料喂养,这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为的淘汰而形成的;外国猪种在我国的饲料条件下,不一定比中国猪长得快。
中国猪的体质比较强健,能够适应较差的生活条件。老农书上说“猪不厌秽”,这是中国猪的优点之一。
中国有很多有名的猪种。金华猪身躯短而腿发达,适宜作火腿,长沙有一种大围子猪,肚腹大,特别能吃粗饲料。如果以同一条件来养洋猪和土种猪,用精饲料,土猪不比洋猪长得慢,用粗饲料,洋猪就一定长不过土猪。
绹壳囊与育肥可以同时进行
养肉猪有两个阶段。第一步是绹壳囊,又叫绹架子;第二步是育肥。我国所以有这样的养猪习惯,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把它看成绝对的就不对了。
猪在小的时候需要长骨架,应该多吃些长骨架的饲料;猪的骨架长大了,主要是育肥,应该多吃些长脂肪的饲料。这只是说在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以不同的饲料,并不能说在长骨架的同时不能育肥。以长成骨架需要八个月,再使它育肥需要四个月,如果将这四个月用以育肥的饲料,分配在长骨架的八个月里,便可以节约四个月的时间和劳力,同时还可节约四个月用的维持猪生活作用所需的饲料。
不过猪在每个成长阶段由于增重的物质不同,所需的饲料也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需要来供给。在小的时候供给育肥的物质过多,骨架跟不上,虽有可供贮存的营养,可是没有贮存这些物质的体格,猪就长得慢或不长,甚至于过肥而死。
解放前,农民吃糠吃菜,没有好的饲料给猪吃。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养猪绹架子的习惯。现在,有的地区或单位,养猪的条件规模和以前不同了,不能不考虑到成本和劳力,绹架子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办法,这样长得慢,费劳力。我们认为,饲养方法应该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不能墨守成规。
采用代饲料与建立饲料基地
利用青草和树叶养猪,是我国农民的宝贵经验。草和树叶可作猪饲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决不是养猪的唯一饲料。
猪身上的皮、肉和骨头,需要不同的材料来“制造”。青草树叶虽然也含有一些造肉所需要的原料,但为量很少,用它来“造肉”很不经济。
作为猪饲料的青草与树叶,必须是青色新鲜的。枯草、落叶,不能代替饲料,其他的代饲料,必须经过科学的试验,证明确能“长肉”的,才能采用。盲目地采用代饲料,不长肉已经是损失(因为浪费了人力),何况还能招致猪的死亡。
以青草和树叶作主饲料,除非来源丰富,否则,是不经济的。在湖南水草丰富的地方,一个强劳力专门采草养猪,包括其它饲养管理工作,只能养六头猪,要不给精饲料,一年一头猪不过长百把斤,这很不合算。采树叶不比采草省力,而且采树叶过多还会影响树木生长。
饲料的可靠来源是贯彻执行农牧结合的方针,建立饲料基地。如以四亩土地进行试验,假设每亩原产粮食三百斤,现在用三亩种粮食,一亩种饲料,这亩饲料基地用来种红薯,如果能生产三千斤,这三千斤红薯和薯藤作饲料养猪,可以获得二百斤重的猪一头半。种粮的虽然少了一亩,但这三亩粮田由于养猪增加了肥料,每亩就可能增产一百斤,这样三亩地的产量就和原来四亩的一样。
由此可见,建立饲料基地,农牧结合,不仅不会减少粮食生产,并且可以增产猪肉。
有猪也有了食油。三百斤生猪去掉皮骨和素肉可炼一百斤油。这样还可以考虑将部分油料作物的栽培地,移作饲料基地。
发展养猪事业,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条件来考虑。以上不过列举养猪的部分问题,仅提出来以供探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