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19
第5版()
专栏: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张仲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一八四五——一八四六年,是他们由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以后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总结了当时还为时不久的工人阶级的斗争,阐述了他们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这本著作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形成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
关于著写此书的经过,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序言中都提到过。一八四五年初,马克思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移居比京布鲁塞尔;随后,恩格斯也来到这里。这时两人已经过不同的道路而达到了相同的结果——唯物史观,在一切理论方面,意见完全一致。两人在布鲁塞尔都深深地卷入政治运动,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成立工人团体,扩大同各国工人运动的联系。他们所创立的“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团结了德、英、法等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进分子,成了当时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他们两人的这些革命活动引起了青年黑格尔派和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对他们的猛烈攻击。这需要给以反击。另一方面,他们看到,无产阶级是唯一能领导未来社会革命的力量,但是还没有组织起来,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还不理解达到胜利的途径。这就需要组织工人阶级,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同科学共产主义结合起来。于是他们决定科学地论证他们的新观点,以便使欧洲无产阶级,特别是使德国无产阶级确信他们的观点的正确。这样,他们在完成《神圣家族》一书后,接着又共同著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
但是这部巨著在他们生前并没有问世。从一八四六到一八四七年他们和一些人来往的书信中可以看出,当时此书的出版曾经遇到了不少困难。不用说,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出版家不愿印行这部谈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的著作。正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的,他们鉴于“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已经达到,我们也就情愿把手稿交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到一八八三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再度打算把此书出版,但他考虑到在德国施行社会主义者惩治法的条件下面印行此书,会引起党内纠纷,又放弃了这个打算。在恩格斯逝世后,此书稿子一直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档案里。该党的修正主义领导者伯恩斯坦、考茨基借口此书稿子“没有写完”、内容又“难以理解”、“过了时”等,不愿发表,实质是此书不合他们的口味,反对无产阶级的敌人的精神太浓厚。直到一九三二年此书才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用德文出版,次年被译成俄文。
这部著作的内容主要是批判黑格尔后的整个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和一般唯心主义)、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体系。原来,在写这本著作的时期,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和社会观点在德国虽然仍有很大影响,但是他的学派已经分化成许多互相敌视的小宗派。在德国的思想斗争舞台上出现的有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在德国哲学史上、特别是在对宗教和对官方封建教会思想的批判上起过某些进步作用,但是他们后来却蜕变为保守的哲学宗派。他们主要地继承了黑格尔体系的反动方面。他们完全赞同黑格尔尊重普鲁士君主政体的主张,反对人民群众争取迫切利益的实际斗争;他们还散布反动的思想,说什么社会上有压迫,其根源是有“被压迫的意识”;他们还认为哲学、宗教、法律、道德等都是各有其绝对独立历史的人类活动领域;他们还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能批判地思维的人物”,是“英雄豪杰”,如此等等。在此派中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十分流行。其中以施蒂纳最突出。他出版了《唯一者和其所有物》一书,这是最初从理论上阐明无政府主义的著作之一。他认为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自我意识”的唯一体现,是现象的唯一创造力量和评价现象的标准。费尔巴哈起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后来同该派脱离,恢复了唯物主义,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形而上学的,他的社会观是唯心主义的。所谓“真正社会主义者”,则是德国的一些因受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而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们把自己的学说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主张德国不应走英、法的资本主义道路;他们要求封建政府设法阻止无产阶级的增长;他们害怕无产阶级运动;他们说社会主义是一种超阶级的理论,同无产阶级毫无联系;如此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这些流派给了致命的批判,揭穿了他们的政治社会观点的反动本质。在批判过程中,初次有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全书分为两卷,但就内容说来,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1.批判费尔巴哈。在这里着重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他的唯心主义的社会观,阐述了他们所发现的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具体地说明了他们对于社会生活过程和对于社会发展的观点。可惜这一部分没有写完。
2.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爱德华·鲍威尔、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莱比锡宗教会议”。“莱比锡宗教会议”是对这些人物的讽刺称呼。原来布鲁诺·鲍威尔自称为世界革新者,但实际上他拚命反对当时比较进步的费尔巴哈哲学。麦克斯·施蒂纳自称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但实际上他极力维护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反对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批蜕化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信徒叫做“莱比锡宗教会议”,揭穿了他们的反动的政治倾向,指出他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最大的保守分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卷22页。以下引文仅注明页数而未注明书名的都是此书)。在这里还以很大的篇幅批判了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并引用圣经里的许多话讽刺和嘲笑了他。在批判布鲁诺和施蒂纳时,还批判了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揭露了他们哲学的阶级根源,说他们是德国怯懦的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及一般唯心主义哲学。
3.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这里批判了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卡
尔·格律恩、莫泽斯·赫斯等。格律恩写的《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一书,阉割了法国社会主义的革命意义和政治意义,把这个学说的先进思想搞得十分抽象;他利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甚
至封建意识形态的最反动、最保守的信念来反对共产主义,事实上他所争取的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揭去了这位“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假面具,指出了他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的真面目。
这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批判费尔巴哈的一篇。本文想着重介绍这一部分的主要论点。
* *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哲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理。
以前的哲学家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缺点,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谈认识世界问题,不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原因是过去一切哲学家都是解释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他们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不是把它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历史上某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同科学共产主义密切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一八四五年春季大概是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作准备而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结了以前的全部哲学,指出了它们的意义和局限性,更明确地提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48页)。改造世界,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规定的根本任务。
在这里,他们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哲学和他的唯心主义的社会观。他们首先驳斥了他要把他的人本学理论作为共产主义学说的妄图。共产主义本来是“一定革命政党”的学说,而费尔巴哈却把它变成了一种“空洞的范畴”,他不善于把理论和实际、把哲学和政治联系起来。他“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47页)。费尔巴哈也不懂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类周围的世界是不发展的和不改变的,他没有看到,人类“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48—49页)。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社会实践的意义,所以“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51页)。
费尔巴哈也不理解人的社会性质,“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50页);他所说的人是抽象的人,是超时空的人,既没有社会性,也没有历史的发展。他不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页)。费尔巴哈究竟看到了什么呢?他只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47页)。“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50页)。
总之,“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51页)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比较有系统地论证了他们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批判了唯心史观。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包括费尔巴哈在内,虽然其中个别人也有个别正确的思想,但是一般说来,都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回答了这个问题。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一切现存事物的始点,似乎它产生了整个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把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看作纯粹概念的运动。青年黑格尔派布鲁诺·鲍威尔断言,“只有‘批判和批判者创造了历史’”(46页)。圣麦克斯·施蒂纳认为“历史过程只不过是‘骑士’、盗贼和怪影的历史”(45页)。就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以至费尔巴哈都不能克服唯心史观,前者认为“意见支配世界”;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时代只是由意识、宗教的变迁来区别的。
唯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正确地回答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他们在这本著作中明确地宣布:“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0页)。这就是说,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他们把社会存在这个概念具体化,指出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社会的哲学、宗教、法律、政治等观点和政治社会设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29页)。“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30页)。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很明白,“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31页)。但是为了生活,人们就必须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衣、食、住及其他东西。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也就在于人们自己能“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4页)。因此,物质生产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形式,“一切其他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80页)都是以它为转移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及其信徒所谓人们的关系依存于“绝对观念”的谬论。他们指出,不管这些思想家们如何苦心地来证明这种依存关系,但这种依存性从来在生活中没有也不能得到证实。很明白,人们的关系不是由于概念的关系而形成的,起初是在“现实交往中的现实的人创造了经验关系,只是在后来,在事后,人们才把这些关系虚构、描绘、想像、肯定、确认为‘人’这一概念的启示”(258页)。
在分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以后,他们对唯物史观作了如下总括的说明:“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①,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②,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42—43页)。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十五年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基本因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有了。
这样,像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所说的,他们发现了唯物史观,就消灭了过去所有历史理论的两个基本缺点,即:1、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过考察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究这些动机究竟是由什么引起,没有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性,没有认定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是这些关系的根源;2、没有包括人民群众的行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首次以自然历史的精确性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化。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其他一些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的相互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意识的特点等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交往形式”)是物质生产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他们列举许多材料,论述了生产方式发展的内部规律——生产关系(“交往形式”)适应于生产力的水平以后指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决定要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3页);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在一定阶段上它必然超过生产关系;这时,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关系,就跟它不相适应,而发生矛盾,从它的发展条件变成它的桎梏。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用新的、同发展了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来代替旧有的生产关系。因此,历史发展就是“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81页)。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掌握在谁的手里。他们指出,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们的相互关系都是依照他们对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的。“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25页)他们还列举大量具体材料论述了到当时为止历史上四种所有制形式的更替。这四种所有制形式就是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或等级所有制及资本主义所有制。他们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论述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这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表述了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虽然他们在这里还没有使用这个术语。还值得指出的,是他们对私有制作了科学的分析。他们一方面指出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当时有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了这种进步性的暂时性。他们还指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对抗在历史进程中愈来愈尖锐,而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上达到顶点。这样,谁都可以清楚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便是一种有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不是什么一连串偶然事件的结合了。所以,列宁说,他们“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列宁全集》,第一卷12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创立了他们的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他们在分析了人们彼此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后,指出其中生产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决定一切其他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种经济基础上面矗立着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例如哲学、政治、宗教等观点以及政治设施。他们还用大量材料证明,社会政治组织和全部社会意识都是依赖于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条件,都是根据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他们从而得出结论说,社会的发展乃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他们用大量材料证明,各种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奴隶社会里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和斗争;在封建社会里是封建主和农奴的对立和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
他们在这本著作里还阐明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资产阶级的国家“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70页)。所以,国家是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是历史的东西,将随阶级的消失而消失。“……共产主义革命,最终会消除政治机构”(442页)。
他们在这本著作里还阐明了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43页)。革命的根源是什么呢?根据他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83—84页)。革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前提,这种前提就是“一定的生产力”和“革命群众”的形成(44页)。
他们在这本著作里还论述了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他们用大量材料证明,在阶级社会里,任何社会科学都带有党性,带有阶级性。统治阶级掌握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就掌握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凡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他们的思想,一般说来,都是从属于统治阶级的。这样,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说,某一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2页)。
他们还论述了革命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原因。生产力不断发展,而旧的生产关系却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两者发生矛盾,这就逐渐产生一种要求,需要以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去代替旧的、过了时的生产关系。新兴生产力和旧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被剥削阶级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不堪忍受。这就势必在被剥削阶级中间产生革命思想——改变现存生活条件,反抗统治阶级。他们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53页)。他们进一步论述了这个原理,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起来,把革命的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对立起来。无产阶级由于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跟整个旧世界尖锐对立,就产生了“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78页)。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断定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大大地发展了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在私有制的范围内已经不能向前发展了。“对于这些生产力说来,私人〔所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桎梏,正如行会制度成为工场手工业的桎梏和小规模的乡村生产成为日益发展的手工业的桎梏一样”(68页)。同时,资本主义剥夺了劳动人民的财产,使他们处于牛马不如的境地。劳动者“同生产力和自身存在还保持着的唯一联系,即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③的假象,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东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75页)。这样,实行共产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的任务,就提到历史的日程上了。
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作了说明。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按什么凭空臆造的计划去改造社会的产物,像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想的那样,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结果。他们说,“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40页),而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0页)。他们还指出,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是在大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发展使私有制的消灭成为可能。
他们还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而且应当实行共产主义。因为在资本主义之下,无产阶级是最受痛苦、因而最革命的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77—78页)。因此,“只要共产主义者到了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们会毫不客气地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消灭它的‘幸福’。”(240页)他们还指出,无产阶级由于它跟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大机器工业相联系,并具有最革命的共产主义意识,在革命斗争中必然地要起领导作用,率领全部被剥削群众和劳动者前进。
他们还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不同于过去历次革命的特点。过去的一切革命,都保存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而共产主义革命比过去任何革命都更深刻、更激烈,它“反对活动的旧有性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78页),这就是说,共产主义革命将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他们还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改造作用。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在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改造环境、改造社会关系,而且会改造自己。在消灭私有制和剥削、改变生产关系和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以后,它自身也就远非昔比了。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了。“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78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虽然还没有使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术语,但已经明确地有了无产阶级应该夺取政权的思想。他们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如果它的统治就像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定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38页)。显然,这里所说的政治统治,就形式和内容说来,都是指的国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论证了共产主义必将胜利,而且还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轮廓。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那时全部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社会可以实行有目的的生产,并依照自己的利益去调节它;受人们集体权力所支配的生产力将用来高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都将被消灭。他们还指出,在完全的共产主义之下将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那时人人都尽自己的所能自觉地劳动,但是“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638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较多地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他们分析了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后,指出人的发展“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但是,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507页)。他们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4页)。在共产主义之下,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便产生了真正的集体,这种集体造成个人自由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过去自发的分工把人困在一定形式的活动上面,“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37页)。一个人局限在特定的活动范围以内,“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37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就不是这样了,那时,“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37页)。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除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外,还阐述了对其他一些社会科学有巨大意义的深邃思想。例如对哲学史——对从古代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的代表者,从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英、法乌托邦社会主义学说,对英、法政治经济学史等,都有扼要而明确的评述。又例如对语言的发生也作了科学的阐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他们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的物质生活及人们的劳动活动密切联系着的;“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34页)。又例如,对美学作了唯物主义的阐述,并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他们以拉斐尔、列奥纳多·达·芬奇、提奇安诺等艺术家的创作为例,说明了艺术和每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关系等的依存关系。此外,对心理学和伦理学的问题也有一些精辟意见。因篇幅有限,对这些方面就不详细介绍了。
① 在这本著作中所用“交往”这个术语的含义很广,包括个人、社会集团、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精神交往。所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这些术语是当时他们关于生产关系的概念,后来就不用它们了,通用“生产关系”。“交往形式”还常常有“基础”的意思。“交往形式”有时含意较具体,例如说“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410—411页)。在这本著作中间或也使用“生产关系”这个术语,其意思主要是指直接的生产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所有的关系,不扩充到人们对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在产品的分配和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
② “市民社会”这个术语,是从黑格尔借用来的,依照马克思本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解释,是指某一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但是后来也不用这个术语了,用“社会的经济基础”来代替。
③ 在这本著作中所用“自主活动”这个术语,是指人们的一种自由而不受强迫的活动,这种活动出自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不受职业、阶级、民族所限制。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只有在共产主义之下才完全有可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