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访上杭烈军属敬老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1-26
第2版()
专栏:

访上杭烈军属敬老院
丁健民
在革命老根据地福建省上杭县,有一座烈军属敬老院。我们来到这里访问时,刚跨进大门,就看见两幢新建的高楼,矗立在数十间平房中央;在楼房的右侧,有一湾碧水如镜的池塘;池边的几棵龙须柳,掩映着一座雅致的凉亭。敬老院的老人们,有的在凉亭里围着收音机听广播,有的在俱乐部门前看画报,有的坐在宿舍前作针线。他们有说有笑,满面春风。
上杭县副县长兼敬老院院长张招巴告诉我们:这所敬老院是一九五九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的。现在住在这里的二十七个老人,都是烈士的亲属。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们劝夫送子参军,为红军带路、送信,有的甚至还坐过监牢,受过酷刑。如今,这些年迈体弱的老人被人民政府接到这里,安度晚年。
张院长介绍我们认识了八十六岁的郑丁娣,这是第一个来到敬老院的老妈妈。一九二九年,她把独生子送去参加了红军。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烧掉了她的房子,强占了她的土地,她被赶出了家门,过着无依无靠的悲惨生活。她对我们说:“我的儿子虽然牺牲了,但是红军回来了,革命成功了。现在,看到许许多多人家都能团聚在一起,我心眼里也是高兴的。”别人说她越活越年轻,她说:“我就怕活不够啊!”
老人们的宿舍,就在新建的楼房里。那里阳光充足、窗明几净,每张床铺上都有一套新的被褥和蚊帐,每个老人都有一把藤椅,一个取暖用的手炉。墙上贴着各种年画和精致的贺年片,有的上面写着“祝光荣妈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等字。这些年画与贺年片是省或专区的机关、学校、工厂和各人民公社送来的,老人们处处有亲人。平时,红领巾们经常来这里同老人们联欢,他们唱歌、跳舞,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逢年过节敬老院里更加热闹,县委书记和县长率领机关干部,带着糖果、糕点来探望老人家。县里的电影队常到敬老院放映电影。最近,上杭县木偶剧团,还到这里演出了《百岁挂帅》哩!
省里和专区的负责同志到了上杭,也总要来这里看望看望老人们。不久以前,福建省副省长刘永生因公来上杭,一下汽车,就到了敬老院。六十九岁的烈属丘新秀忙着端茶倒水招待他,原来刘永生和丘新秀的爱人李祝清是老战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在一起打游击,经常在深夜里摸回村子搞情报、弄吃的。当时,丘新秀摸着黑给他们烧水、做饭,临走的时候,还让他们带上干粮。以后,丘新秀的爱人李祝清和儿子李桥贞都光荣地牺牲了。当刘永生问到丘新秀今天的生活时,她说:“敬老院里吃的有肉有蛋,穿的有棉有单,党和政府对我们照顾得太好了。我的孙子李进达在北京大学读书,今年就要毕业啦!”
我们还参观了敬老院里宽敞的会议室、饭堂和浴室。当我们来到厨房的时候,只见身围白裙的炊事员,正站在热气腾腾的锅边炒菜。张院长告诉我们,为了管理好伙食,敬老院里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七十四岁的汤天福老妈妈,被大家推选为管理委员会主任。她办事很热心,对每个人的脾气和喜好,摸得一清二楚。院里的伙食,在她的帮助下,办得人人满意,个个称好。
这里的老人虽然平均年龄在七十五岁以上,但是他们总是自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时还出外开会、作报告,给青年一代讲革命故事和革命传统。他们说:“能为社会主义多尽一份力量,心里比什么都高兴,这也使我们的晚年过得更有意义。”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