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4阅读
  • 0回复

三言两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2-09
第4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尽管美帝国主义为了怂恿印度反华,不仅给了印度几十亿美元的“援”款,而且美国私人资本也汹涌倾入印度,一百二十个美国公司还正在“进行(向印度)投资的安排”,但是,新德里乞求美“援”和美国私人投资的呼喊,越来越紧急。
印度驻美大使布·克·尼赫鲁最近就向美国垄断组织求救说,印度“能不能在足够的时间里取得足够的(美国)援助,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大使居然像鹦鹉学舌那样,搬用美帝国主义依赖扩军备战支撑垂危经济的“理论”说,印度备战反华“能使印度的经济发展受到刺激而不是受到阻碍”。可是,真正受到“刺激”的,正是美国垄断资本,而且“刺激”越大,它力图支配和掠夺印度的胃口也越大。
× × ×
 美国怎样对付戴高乐的“反叛”,议论不一,相当混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很悲观,认为“无能为力”;而《纽约时报》则不以为然,指责“有人说了不少荒唐话”,“造成了某些惊人的梦魇”。它们各自的论据何在呢?
前者的论据是,戴高乐“认为美国组成大西洋共同体的努力是对真正独立的欧洲的‘死吻’”。后者的论据是,“深受伯格森哲学影响的戴高乐认为智力分析和冲动这样结合起来就产生他所谓的‘行动’”,美国对这种哲学不必担心。
“死吻”,戴高乐怎能接受?但伯格森的哲学呀,却使戴高乐只不过一时“冲动”而已。可是,《纽约时报》一定也很熟悉伯格森哲学的“生命之飞跃”,那末,害怕“死吻”的戴高乐,不正是在作一次逃出“死吻”的“飞跃”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