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发掘革命英雄人物的心声——评剧《在烈火中永生》观后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2-09
第6版()
专栏:剧评

发掘革命英雄人物的心声
——评剧《在烈火中永生》观后随笔
王震亚
小说《红岩》中创造的革命的英雄形象,激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希望在舞台上看到这些英雄人物的具体形象和他们的斗争事迹,是广大观众很自然的要求。满足这种要求是戏剧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上演有关《红岩》的戏。中国评剧院经过长期工作,也于最近在北京上演了根据《红岩》改编的《在烈火中永生》。
用戏曲形式表现这种崇高的革命英雄人物和他们所进行的曲折复杂的艰苦斗争,是一个新的艰难的课题。有许多戏曲从未涉及的东西,放在剧作家、演员与音乐工作者的面前。用戏曲勾划在这里出现的各式各样反动派的嘴脸,也不是轻而易举的。评剧院的同志们必须解决一系列难题,才能使这个戏同观众见面。
只看一次演出,很难全面评价这个繁难工作的各方面的得失。但是在音乐(包括唱腔)的安排上,我确实在这出戏里看到一些独具匠心的地方。
把小说改编为戏曲,比改编为话剧更需要使情节、人物都集中而且精练,还必须把在英雄人物心灵深处与激烈的革命斗争生活中潜藏的歌声发掘出来,实现出来,才能纵情地唱,才能唱做并茂。评剧的改编正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评剧《在烈火中永生》比小说《红岩》有很大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是从演员中女角较多这一事实出发的,例如将原著中很重要的男主人公许云峰和女主人公江雪琴合并为一个女英雄许青筠,将原著中的刘思扬换成刘明霞。这样改变,是力图充分发挥评剧的唱工,创造出几个尽情咏唱主人公革命热情的唱工场面。例如用整整《炼狱》一场,表现许青筠在敌人严刑折磨中坚定的革命信心,顽强的革命意志与磅礴的革命气魄,那激越高亢的唱腔与昂扬的帮唱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戏的第一个高潮,而这一场戏在原著中是没有的。
许青筠和疯子刘志强是两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们不仅是同志,还是夫妻,他们有一个孩子。这就使戏剧情节的进展中,几次出现二人在狱中见面的戏剧性场面。夫妻久别重逢,不但不能互诉离情,反而出现了种种疑云。因而二人都抑制着激动的情绪。最后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刘志强必须将自己忍辱装疯的实际情况讲出来,两人间的隔阂冰释了,一对革命夫妻才能在生离死别之际,纵情歌唱对革命的忠诚、相互的关怀、对儿女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此时此际倾诉不尽的千言万语,形成全剧情绪最高涨的一场戏。他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全剧很重要的线索,在这条线索中好戏迭出,感人很深。原著中没有这段情节,话剧也未必需要这样作,而它对戏曲却很必要。
改编者也充分地运用了原著中可以用唱腔集中表现人物内心情绪的所在,演员也在这些所在着力刻划,给人的印象很深。例如许青筠和刘志强第一次在狱中相会而不能相认以后,刘志强唱了一段自白式的唱腔,含蓄而深情,激动而不火暴,刻划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隐忍自己一切情感的、成熟的、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状态,十分恰当,可以算作是全剧最好的唱腔之一。
刘明霞初到监狱,得不到同志信任时的满腹委屈,她被假释放回家后,在特务的圈套中无所适从的心情,都使用了大段唱腔,给人的印象也是鲜明的。
这些适合用戏曲表现的场面,大大补偿了在原著中十分精彩的情节。这出戏依照戏曲艺术的特点,创造性地体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可以把《在烈火中永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小说《红岩》只作为它的参考,不必追究其间细节的异同。这种大胆改变文学原著的现象,不论在我国戏曲与外国戏剧中都不可免。允许戏曲在改编文学原著时,根据戏曲艺术特点,充分发挥创造性是十分必要的。
评剧《在烈火中永生》是一个新出现的剧目,也还不能说是尽善尽美的。在编剧、表演等方面的问题以外,在音乐(包括唱腔)上也存在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如何在评剧音乐的基础上创造出革命音乐的气质,尚须进一步探索。例如乐队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一些,许青筠和刘志强初次见面时,不可能使用唱腔,而二人的内心都十分激动,正是发挥乐队作用的地方,需要加强乐队的表现力。某些行弦有单调之感,如能创作些新曲牌,可能更恰当一些。反面人物的音乐,略显平庸。合唱的序歌没有什么效果,可删去或改写。《炼狱》一场,不论是唱与乐队演奏都还有提高的余地。在不断演出与修改中,这个戏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一定能够不断提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