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三言两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2-10
第4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肯尼迪在布鲁塞尔刮起风暴后,第一次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一出场,就暴露了西方集团大搏斗的一些真相。
其一是,肯尼迪承认,这是“大西洋的分裂”,实质是“美国和欧洲的分裂”,而这种分裂“将是一个灾难”。这样,美帝国主义一直宣扬的所谓“西方团结”的神话,正式宣告破产了。
其二是,肯尼迪承认,西方分裂的表面化,是美国去年秋天在加勒比进行核讹诈后,又搞了一个“拿骚协议”,气焰万丈,要以“多边核力量”计划和“扩大贸易法”,收拾英法核力量和撞开共同市场大门所引起的。
其三是,肯尼迪承认,这次分裂,表面上是法国拒绝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实际上是(戴高乐)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反对拿骚协议,反对美国“统一”西欧,“决心要搞独立的核力量”。也就是说,是美法斗争,是法国对美国的反抗。
其四是,肯尼迪过去曾承认,共同市场将要达到同美国经济“相等的水平”,现在肯尼迪承认,美国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欧洲”,而戴高乐“显然”认为“法国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就是说,法国领导的欧洲是美国的劲敌。
× × ×
肯尼迪依然提不出对付戴高乐的新对策,只是说今后准备“使西欧得到强有力的发言权”,“平等对待欧洲”。这不是等于证明美国过去对待西欧是不平等的吗?那末,他今后愿给西欧一些什么“发言权”呢?怎样“平等对待”呢?
肯尼迪仍坚持要推行“多边核力量”计划,还说要改变“麦克马洪法”、提供原子能秘密,是“困难”的。这就是说,既要继续垄断核武器,又要加强控制西欧。肯尼迪一步也没有移动,还在那里牢牢抓住大棒。不同的是肯尼迪在不得不承认戴高乐回击的一棒是打得很“沉重”时,脸上和嘴边挂了一些笑容,而这是为了组织对戴高乐的“包围圈”的。如此而已。
× × ×
印度新闻处发出了同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完全不同的声音。它竭力替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辩护,说什么“把亚非的所有坏事都归咎于老殖民主义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平的”。还说什么提出“把他们(亚非人民)的枪口对准形形色色的西方帝国主义”,竟是为了不去“寻找”“更大的威胁”。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印度代表团几乎只字不提反帝反殖民主义问题,而蓄意挑起争论的原因。
这一点也不使人惊奇。当尼赫鲁脱下了“不结盟”的外衣,口口声声赞扬帝国主义是“真诚朋友”,并对此表示感恩戴德的时候,怎么能指望印度新闻处站在莫希会议团结反帝的呼声一边,站在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一边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