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层层试验逐步推广——东乡县解决肥料问题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2-21
第2版()
专栏:

 层层试验逐步推广
  ——东乡县解决肥料问题的经验
  本报记者 高山
东乡,过去是江西省有名的低产县。近几年来,这个县的生产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一九五七年以前,在全县近五十万亩耕地中,有一半是亩产一百五十斤以下的低产田;现在,这些低产田平均产量已提高到二百斤以上。粮食总产量,从一九五八年以来,除一九六一年因灾减产外,年年增产。一九六二年遭受了相当严重的水旱灾害,全县粮食总产量还比一九五七年增产百分之九,比一九六一年增产百分之十四。
促进东乡县增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是在解决了水利问题以后,紧紧地抓住发展绿肥这个关键性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问题。
关 键 在 于 增 加 肥 料
东乡县是个贫瘠的红壤丘陵地区,历来缺水缺肥。境内没有河流湖泊,只有小溪小港,水源很缺。耕地大部分是红壤土,土质瘠薄,结构不良,缺乏有机质,“天晴似块铜,下雨一包脓”。东乡田多人少,耕作粗放,有许多远田历来不施肥。解放前一年种一季,产量很低,全县每亩平均才一百八十斤,低的只有几十斤。解放后,党领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改变低产面貌。首先解决了缺水的问题,在过去“秋天干死蛤蟆”的地方,栽上了双季稻,种下了秋杂粮。这些田当年增产是显著的,以后产量就下降了。什么原因?群众说这是“喝足了,没吃饱”,缺少肥料。肥料问题越来越突出,增加肥料成为增产的关键。
从一九五六年起,县委一面继续抓水利,一面着手解决肥料问题。从当时的肥源来看,大部分地区是依靠农家肥料和自然肥料,一部分地区靠种肥田萝卜。前两种肥料,解放以来逐年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也不可能较快地增加。怎么办?东乡县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发展绿肥,“以田养田”,是增加肥料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历来的经验,种绿肥有三个好处:第一,绿肥数量多,肥效好。第二,绿肥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第三,种绿肥用工少,成本低。不仅能大量节省运肥劳力,还能解决远田的施肥问题。
东乡有没有发展绿肥的条件呢?有。东乡每年有大量的冬闲田,可用来种绿肥。不少地区群众也有种绿肥的习惯。一九五六年以前,全县绿肥面积已达到十几万亩,其中红花草两三万亩,大部分都是肥田萝卜。这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发展什么绿肥好呢?有人主张种红花草,有人主张种肥田萝卜,各有各的理由。东乡县领导部门具体分析了当地群众所种植的这两种绿肥的特点。红花草产量高,质量好,是理想的豆科绿肥,可是它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差。肥田萝卜产量低,质量差,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根据这两种绿肥的特点和当地的具体条件,确定发展绿肥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发展肥田萝卜为主,第二步以发展红花草为主。分两步走,先种肥田萝卜,培养地力,为发展红花草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多 作 试 验 分 批 推 广
发展红花草,不像发展肥田萝卜那样容易。一是大部分地区群众没有种植习惯;二是栽培技术复杂,它对土壤和水肥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东乡土壤又很复杂,有十几种类型,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怎样种红花草,也要经过试验,取得经验,才能推广。县领导部门对红花草的试验工作十分重视,在一九五六年,就派工作组到有种红花草经验的马圩等地,总结群众经验。并在那里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各地干部和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各地的人参观回来,分别进行试验。为了加强技术指导,县委组织了三十多名技术人员,到各地传授技术。头一年试验,大部分是成功的,少数失败了。失败的再试验,成功的就组织附近的干部和群众来参观。当时,有人说红花草好,有人还是半信半疑。为了让群众再看一年,一九五七年继续试验。但试验的范围扩大了,参加试验的人更多了。这一年试验的结果,红花草长得好,而且增产了稻谷。以孝冈镇为例,用红花草作基肥,早稻亩产三百二十一斤,用肥田萝卜作基肥,早稻亩产二百一十四斤,前者比后者增产一百零七斤。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群众。种红花草能增产,逐步为群众所接受。不少地方不推自广了。
两年试验成功了,是不是马上全县推广呢?县领导部门认为,虽然取得了试验的经验,但还缺乏推广的经验,还需要作推广试验。试验是在小范围内集中力量进行,条件较好,容易成功。大面积推广不同,它牵涉的面大,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诸如种子问题,施肥问题,劳力安排问题,技术指导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推广试验,取得经验。同时,试验的范围小,即使失败了,损失不大,大面积推广失败了,损失就很大。所以推广必须慎重,不能贸然铺开,需要分期分批进行。一九五八年,全县确定在孝冈、长林、东源三个公社,进行大面积推广试验。县的领导同志分头深入各个公社,加强具体领导。经过三个公社的试验,大面积推广成功了。县委及时总结了推广中的经验,一九五九年才在全县推广红花草。
在推广红花草的过程中,一部分地区在一些土质很差的低产田上种植,又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失败了。有些人就说:“富贵红花草,瘦田种不了”。但所以失败,并不是像这些人所说的,低产田不能种红花草,而是在于缺乏经验。因此,低产田上怎样种红花草,也需要进行试验。县领导干部和公社领导干部,分头到全县十几处有名的低产坂,同当地干部、老农、技术员一道试验。他们首先分析种不好红花草的原因,然后针对各种低产田的土壤特点,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低产田土壤一般都很瘠薄,就采取多下基肥,增加播种量和精细管理的措施。对板结沙田、黄泥田,还采取红花草和肥田萝卜、油菜混合点播的措施。经过一九五九年的试验,证明除了一部分水温土温过低的冷水田、冷浆田,和一部分土壤过于瘠薄的低产田,不适宜种红花草以外,大部分低产田都可以种红花草。
× × ×
东乡县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县普遍发展了绿肥。红花草的种植面积,由一九五六年以前的两三万亩,发展到一九五九年的二十万亩,加上其它绿肥共有三十多万亩。几年来绿肥面积很稳定。一九六二年,东乡冬种绿肥也在三十万亩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红花草),绿肥面积占水田面积百分之七十,占全部耕地面积百分之六十五,是目前这个县的一项主要肥源。由于大量发展了绿肥,增加了肥料,不仅增产了粮食,而且培养了地力,改造了低产田。东乡县的经验证明,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肥,是解决水田地区肥料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