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陈永康在科学研究岗位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2-25
第2版()
专栏:

  陈永康在科学研究岗位上
  本报记者 朱学轲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我访问了由农业劳动模范成长起来的研究员陈永康。
陈永康在多年的劳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前辈劳动人民栽培水稻的丰产技术。解放后,党和政府总结推广了他的选种、壮秧、追肥、灌溉等项经验。一九五八年,他提出了掌握群体叶色“三黄三黑”变化的肥、水管理技术,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一九五九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请他参加研究工作,担任科学院成立的“总结陈永康经验”研究组组长和“总结陈永康经验”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几年来,他还参加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的编写工作。
实践者到研究员
陈永康提出的群体叶色“三黄三黑”变化的经验,是根据晚稻养分供应状况所反映出来的叶色变化,掌握晚稻从发棵到长粗、到长穗三个阶段生长的规律。在生长过程中,根据肥、土、水相互为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不断调节土壤环境,控制个体生长发育协调,使群体获得有益发展,以达到高产的目的。这项经验,涉及植物各部器官间功能分工与整体性的矛盾统一问题,涉及生物要求与环境统一问题,也涉及农业“八字宪法”互相促进、互为制约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在农业增产上的合理运用各种条件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采取了农民和专家合作,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陈永康的高产经验,这对于我国稻作生产和稻作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陈永康的办公室,摆着四张桌子,这是他和组内一部分同志的座位。在这里,副研究员汤玉庚和他朝夕相处,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他帮助。粮食作物系主任杨立炯和其他专家,也常来这里同他一起讨论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按时检查总结研究计划贯彻执行情况。过去三年中,陈永康亲手把各项试验结果的数据积累起来,初步揭露了高产的群体动态结构和光能利用的基本特点,论证了合理运用肥、水技术措施,控制个体群体协调生长,达到穗多、粒多、粒饱的技术原理。一九六二年,他们以施肥为中心,进一步研究晚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基本规律,控制个体群体协调发展的一定穗数、粒数的整套技术。现在,他和汤玉庚一起,正准备提出书面报告。
这个办公室也是种子标本陈列室,墙上挂了几十种良种,有的是整簇稻株,有的是袋装的谷粒。这些良种绝大部分是他们亲手培育的,有些是从国外搜集来的。由于不断加以试验比较,他们逐步掌握了品种的特性和遗传规律,培育出更好的高产品种。
谷子高产 知识丰收
陈永康带我去参观了他的试验田。试验田分为丰产试验和对比试验两个部分。过去,他当劳动模范时,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争取水稻丰收。而在这些试验田里,却要同时获得水稻、知识丰收。陈永康有了专家的帮助,有了理论指导,又有劳动模范的实践经验,正在出色地进行着各项试验工作。
一九五九年,他的十多亩晚稻丰产试验田,平均亩收一千零二十八斤;一九六○年种的近二十亩,平均亩收一千零六十五斤,最高的亩收一千二百五十五斤;一九六一年种的十多亩,虽遭严重的自然灾害,最高的也亩收一千一百二十斤。记者来到试验田边,稻禾粗壮,引人注目。两块田,一块是他长期培育的老来青晚稻良种,另一块是新近培育的晚稻新品种。这两块稻子,长得茂盛,每簇、每行的稻株好像长得一样多,一样粗,穗头一样大。
几年来,陈永康根据研究工作的要求,对植株密度、灌溉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对比试验。一九六二年度的试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施肥量与稻子叶色黄、黑变化的对比试验,分三十六个小区进行;一部分是经济施肥的对比试验,分十六个小区进行。这些对比试验,丰富了他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他研究理论知识的兴趣。他深有所感地说:“科学技术知识和仪器真是好东西。不学,不知它的好处;不用,不知它的重要。可惜我知道的太少了,要争取多知道些,才有利于总结和发展我的水稻栽培技术。”
陈永康在黄浦江边的松江县老家时,对当地土壤、气候了如指掌,多年务农生活中,有三年获得亩收千斤的纪录。初到科学院种试验田,情况不熟,夺争高产没有信心。
他向记者叙述了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当我面临困难,缺乏信心时,党和专家给了我帮助,指引我学习理论,向当地群众学习,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使我有了前进的方向。”
“当地群众说这里有的田是‘秋发田’,我就注意施苗肥,促进禾苗生长;到了后期,就少施追肥,防止稻子徒长。
这里用山塘水灌田,时日长了,禾苗根部被沤黑,采取勤灌勤排的办法,就可以防止这一现象发生。”
陈永康在头二年,弄清了这里的自然条件;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更深入细致地摸到了群体叶色“三黄三黑”变化的规律,运用肥、水这两个法宝,有效地控制或促进稻棵生长。在这四年中,在创造稳产千斤成绩的同时,陈永康的种稻技术获得进一步提高。
彼此合作 相互促进
陈永康在农业科学院,除了向专家们学习外,他也给专家们以帮助。
在以前,科学院里的丰产试验田,最高亩产量是八百斤,而且不稳定。因为在丰产试验田没有积累起成熟的经验,也很难提出重要的课题。即使提出一些课题,有些因为与生产实际有距离,只着重于单因子的对比试验,没有生产指标,或是因为没有一个稳定的产量的基础,今年这块田产量高些,对它进行研究,明年这块田的产量低了,又研究另一块。这样做,都得不到什么大的成果。陈永康来了,情况大大改变了。举一个例子来说,粮食作物系研究晚稻高产技术的光能利用课题,在陈永康的帮助下,获得了大量可靠的研究资料。
在日常的研究活动中,陈永康为了使专家们具体了解他的综合技术,除去在室内作介绍以外,还到田头现场解说。专家们不能鉴别“黄”、“黑”叶色,他就帮专家做成“色卡”,以识别颜色。他还给院外有关单位的专家以技术帮助。一九六○年,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南京农学院种的四块丰产试验田,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一千二百四十七斤。植物生理生化系崔继林同志说:“陈永康是位能同水稻说话的人,他总能给你生动而又深刻地说明研究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材料。”
四年来,陈永康在党和专家们的帮助下,自己刻苦钻研,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今年,他一面继续探求水稻高产技术和理论,一面把他的经验进一步推广到大田生产中去,为促进水稻高产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