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6阅读
  • 0回复

三言两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09
第4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肯尼迪说,他进一步控制西欧的新计划所以引起了“令人恼怒”的“困难”,是因为“欧洲遇到的军事威胁比过去少了”。同时,他哀叹,“今冬的情况不像去秋一样好”。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清楚,肯尼迪所“恼怒”的是,美国一贯在“反苏反共”的幌子下绑捆西欧和其他国家的绳索,开始毕毕剥剥地断裂了。他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玩弄的核讹诈,并不到处都那么灵验。肯尼迪既置身于西方四分五裂的危机中,又陷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全世界人民熊熊烈火的包围中。这怎能不使肯尼迪从去秋的趾高气扬,一变而为今天又恼怒又哀叹呢?
肯尼迪虽然看到“多边核力量”兜售不出去,伤心地说“将乐于听取任何其他建议”,但他心犹不甘,还要再作几个月的挣扎。因而,他的叫卖声,也就更加显得可笑了。
他吹嘘用商船组成“多边核力量”,“有很多优点”,什么“海面是辽阔的”,“不容易发现商船”。他还举了例子,最近美国海空军拦劫委内瑞拉爱国志士夺取的商船,就“花了两天多的时间”。但这难道有什么诱惑力吗?西欧许多国家认为,核商船队不过是可怜的靶子,而按照肯尼迪的说法,这个靶子只能靠辽阔的海洋来拖延自己的几天的命运,岂不更使人不寒而栗么?
中巴签订边界协定,引起了美帝国主义和印度反动派的一片鼓噪。尼赫鲁还亲自出马,滥肆攻击。但是,这一切大叫大嚷,连英国资产阶级报纸都不敢附和。《泰晤士报》认为,这个协定是“公平的”。《卫报》认为,这个协定“减少了发生另一次像在中国和印度之间那种消耗性冲突的危险”。《每日电讯报》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印度也同中国达成这样的协定,“许多印度人会认为新德里外交工作做得不错”。
英国不是被尼赫鲁和印度反动报纸称颂为“朋友”和“兄弟”的吗?那末,英国报纸的这些清醒言论,怎么对尼赫鲁却没有起到清醒作用呢?尼赫鲁是否认为,从这一点说,只有美帝国主义才是最亲的“兄弟”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