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元氏等县修路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1-07
第1版()
专栏:

  元氏等县修路的经验
 一、事前准备工作
各县都先成立了县指挥部,元氏、高邑、内邱、邢台等县县长都参加,临城由秘书参加。首先检查了路基破坏的情况并估计了修复工程用工数目,分段插牌,邢台还吸收了旧铁路工人帮助测量和估计工数。
(一)组织工作的准备:各县指挥部都是比较有力量的,县长、科长或秘书、武委会主任等亲自参加指挥,在组织机构上,邢台分为组织调动劳力股、技术指导股、宣传股、检查股,元氏抽出二十个小学教员参加宣传。区指挥部由区长或坚强干部负责指挥,村一级是主要干部当队长,下设组长,分成小组(或班),一般是十——十五人一组。高邑和元氏王宋村把民兵配到各班当班长,起了骨干和带头作用,除此以外还有防空警戒组织,每区抽出几个民兵在民工住宿村庄担任警戒,防备坏人捣乱,每晚在一定时间内,抽一、二人专门负责防空吹号,在群众防空准备上,临城高邑都带紫花大袍或被单,遇有飞机可以掩盖,并在路旁挖防空洞(临城群众穿紫花布的少所以准备的很少),元氏六区指定了十一个较好干部组成治安小组,注意坏人破坏行动。
(二)工具准备:由于领导上对于修路的工程生疏经验少,所以对工具的准备也只是根据所用的打夯拣石子和土工情况准备的,高邑、元氏、邢台带工具多,做工就不误,但有的村带的夯少,填上土打夯时别人就得住了手,等打完再填土。临城知道夯可能少,但事前没有作出肯定决议来,普遍带的夯少,元氏五区因分的石子工多而带的拣石子工具少,也大大吃了亏,既费功又误工,虽然各村都连夜回去赶拿造或借用,但终于影响了工作。
(三)事务工作的准备:如此规模较大的动员民力做工,在事务工作上必须有较周密的准备,方能保持民工情绪的经常。元氏六区村干部分工,正队长管动员民力,副队长管事务准备,他们负责计划和准备住房,吃饭家具、柴、菜、米等物,高邑每村选一事务管理,每个民工带米六斤、菜十斤、柴五十斤,菜金五百元,由事务员管理收支记帐,吃饭和住宿准备的好,民工情绪就好,也不致发生什么问题。
(四)工程计算的准备:开始多是县指挥部根据破坏程度估计的用工数,邢台吸收旧铁路工人帮助测量和估工,但在估计中一般是不合实际的,内邱开始估计全县调动二万个民力,得修十二天才能完成,但实际上只动员了一万九千五百八十一个人在三天半内就完成了,其他县估计的也不够精确,后来是公路局同志们测量的,但因事前没有估计到拣石子的工程,只是量了一下土坑的深度和长宽,计算了方数和用工数,坑和坑中间的拣石子工一概没计,有的从远处取土也未计算,结果仍与实际用工不符,这对动员民力也就会有浪费,邢台、内邱、元氏、临城都有原来估计用工不多动员民力就少,而结果是顶费工的地方。这样就使任务加重影响了民工的情绪,这是事先对于工程计划的不够周密的缘故,如果事先估计周到,估工是会比较更加正确的。
二、布置具体明确才少发生问题
对于工程的标准原来只是要求石子拣净夯打好,路基保持原状,但没有更明确的和更具体的布置,因此就发生了问题。临城一二区以补要村为标准,并组织了检查团,吸收老铁路工人检查,合乎标准的就交工,因此搞的较好,三区没有实行这个办法,所以作得便不好。(石子拣的不净、夯不实、挖了一些旧路基)
此外,发挥村干部的领导力量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县区干部有限,路段很长,光来回跑也顾不过来,根据临城、邢台、元氏等县经验,发挥村干部和小组长的指挥和领导作用对民工的掌握就有力。临城先在一村作出经验来推动别村,一面检查一面指出缺点。元氏六区和城关区的村干部,不但负责指挥民工,而且都积极参加做工,起了带头作用,所以群众的劲头就很大。五区池村因干部负责不够,民工集合的晚(该村挨着铁路)干起来劲头也不大。还有个别村每天换工,形成支差磨洋工的现象,南盖宗就是每两天换一次工,三天任务五天才完成。邢台、内邱、高邑有的村领导好,实行了评工评分办法,积极出力就加分,不出力的就减分,这样起了刺激作用。
三、不断检查及时纠正互相交流经验
临城、邢台都在县指挥部组织了检查股(或检查组)除县区干部和公路局同志外还吸收了老铁路工人参加,元氏、高邑分区检查,由村干部组成检查团,随时检查,见到不好的地方马上提出意见纠正,好的各村就学习,如元氏六区用铁杈拣石子很方便,马上传播到五区就去近村借用,有的村打夯不坚实,就让他另打。这必须是在作工时不断检查及时的指正,邢台有的村填土不拣石子,因检查的晚,以后又翻出来另作,浪费了很多工。
发动支援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由于开始估计工作的不周密和不准确,对拣石子工没有计算,因此分地段长的原认为工小的地方,如元氏五区、临城古鲁营以南分的地段很长民工数少,就完成的晚。发动支援是一件较大的动员工作。元氏五区在第三天看到别区都已完成,该区才完成了四个村,就计划动员支援,在领导上动员以前,上庄村干就动员群众说:“咱和沟北是邻村,路段又挨着,咱修完了,他们还不完,咱们帮助他们一下,很快完就一块回去了,大家同意不?”全村群众都很同意,马上就去自动的帮助,区干部就趁此在村干会上动员支援,并教育群众,到天黑就使全区都完工了。
四、随时评选模范及时发奖
临城作法是县区干部在领导修路时,一面注意作工的好坏,同时注意发现英雄和模范人物,把他们的模范事迹向群众宣布,奖给物质,推动民工的积极性;元氏则是在休息时,让各班酝酿评选,选出后再组和组比,有好的就当下发给实物(食盐)。另外各县都制定了奖旗,插在路旁,对群众的鼓舞非常重大。元氏临城对模范火夫也同样发奖,提高了火夫积极性,做到了能让饭等人,不让人等饭,并有的村把米改碾成面,改善了生活,给了民工以生活保证。
这次修路中,各县在宣传动员工作上起了很大作用,除县指挥部组织宣传股和调教员宣传外,临城还在民工住宿村庄设广播台和黑板报,表扬模范,宣传内容多以当前的形势,特别是东北的全境解放和消灭蒋匪百万以上的兵力,结合了东北大军进关南下,早日打垮蒋介石对群众利益的宣传,在鼓舞群众情绪上最有效力,临城群众反映说:“平汉路一通车,大军一定是南下呀!”北孟村烈属王福祥说:“赶快修好铁路,大军南下就能给我儿子报仇了。”他打夯顶努力。对群众能烧煤炭很方便,可少支差,可以找生活,有了煤烧可省下柴禾多积肥多打粮食的宣传,群众也最易接受。这次宣传还不仅是鼓舞和发挥了群众修路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样比较广泛的动员民力场合下,直接的进行了一次宣传和教育,使群众对当前的形势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再加上修路正是支援大军南下的实际行动,更加强了群众的胜利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