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时间“失踪”和光阴“复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13
第5版()
专栏:

时间“失踪”和光阴“复返”
·漫谈“国际日期变更线”·
林之光
十五世纪末,罗马教皇为了平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忠实于他的天主教国家之间的争端,用他特有的权力,把地球“平分”给它们。他画了一根从北向南通过大西洋的假想线,线东面已发现和未发现的土地都划归葡萄牙,以西的则隶属西班牙。后来航海家麦哲伦利用教皇的愚昧无知(他不知道而且也不承认地球是圆的),向西班牙国王申请,从西面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去占领应该属于葡萄牙的东方领土。
一五一九年九月二十日,五只西班牙船在麦哲伦的指挥下出发了。这次为时近三年的环球航行是很艰苦的:一只船开小差,三只船葬身海底;麦哲伦本人,也在一五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被菲律宾的居民杀死;只有“胜利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回到西班牙。水手们在回到祖国的这一天,发现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的航行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九月六日”,但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九月七日”。神甫责怪水手们记错了日子,过错了节日,一定在应该吃斋的日子里吃了肉,这可是个大罪过。于是,水手们只好糊里糊涂地去寺院里忏悔。可是他们到死也不明白,这一天是怎么“丢”的。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了太平洋沿岸。十八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这里。他们和欧洲移民一见面就闹“别扭”,照俄国人的算法是“星期一”的那一天,英国人却一口咬定是“星期日”。大家都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他们同在一个地方生活,但彼此对日子的算法却不一样,事情就很难办了。比如有时到别人家里去作客,有人会从“今天”一下回到“昨天”,但也有人会从“今天”一下进入“明天”。
像这种时间“失踪”和光阴“复返”的故事是很多的。
大约在七八十年前,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的邮政官吏基莫费耶夫,在津津有味地读到上面的故事后,决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
他把台灯当作太阳,并在地球仪上刻了各地的地方时间。如果把伊尔库次克对准太阳算作它的中午的话,那么,纽约应当是半夜,芝加哥(位于纽约西面十五个经度)则是晚上十一点。可是,他从东向西跨过大西洋计算,芝加哥却是昨晚十一点,而从西向东跨过太平洋算,却是今晚十一时。他想了一夜也不明白,于是,第二天早晨发了一份电报:“美国,芝加哥邮政局长。盼告知收到此电的日期和时间。回电费用已付。伊尔库次克邮政局基莫费耶夫。”在电报登记簿上记着这份电报是在伊尔库次克地方时间九月一日早晨七点发出的。傍晚,回电来了:“八月三十一日九时二十八分接来电……。”回电竟是“预先”发来的,在美国竟是“昨天”!
× × ×
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公转的自转的球体,每小时以等于十五个经度距离的速度由西向东自转着。如以“日出”为“黎明”,“日落”为“傍晚”,我们就能设想有一条纵贯地球南北的“黎明线”或“傍晚线”,这条线也永恒地以等于十五个经度的速度转动着,但它是由东向西转动。因此,地球上不可能有固定的黎明或傍晚开始的地方。例如我国极东地区日出后一小时,天津才见到东方旭日,再过一小时兰州才红日东升,而乌鲁木齐还要等一小时,太阳才上山呢。在北京的纬度上,十五个经度的距离约为一千二百七十三公里,如果我们乘着相同时速的飞机由东向西飞行,那么,就能看到太阳老是耽在飞机起飞时它所在的方位上,“金乌”也永不下沉西山。如果飞机速度再大些,就能“跑得”比太阳更快,这时候又会出现西方日出的奇景。明白这个道理后,就能解释麦哲伦的同伴绕地球一周回到祖国时,为什么会把日子“弄丢”了一天。原来他们向西绕地球航行时,每天都在追赶下沉的太阳,因此,晚上总要来得迟一些。如按一千零二十四天绕地球一周计算,平均每天的白昼不过延长一分二十六秒,所以他们是无从觉察的。可是,日子长了就积累成一昼夜。在这一千零二十四天中,他们在船上实际只见到一千零二十三次日出,这就难怪他们的航行日记上记的回到西班牙的那一天是“九月六日”了。很明显,如果他们是向东绕地球航行,他们就能看到一千零二十五次日出,航行日记上也必然会出现“九月八日”这个日子。
欧洲移民和俄国移民之间的误会与麦哲伦的同伴们的遭遇是相似的,只不过他们环绕地球一周是由双方共同完成的而已:俄国人从西向东绕了半个地球,而英国人却是从东向西绕了半个地球。因此日期整整相差了一天。
× × ×
不能再容忍自然界捉弄人。既然地球上没有昼夜的永恒出发点,那么,必须人为地规定出这样一个地方,使得只有在“午夜”越过它的一瞬间,全世界才是同一天;这个瞬间过去以后,便诞生了新的一天,而“昨天”也永远留在西半球了。
一八八四年世界的天文学家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把人们选出的这样一个地方命名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并规定了它的位置:基本上和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线相合,但在苏联和阿拉斯加之间以及太平洋上的某些地区略有折曲。造成这些折曲的原因就像把这根线选择从太平洋中通过一样,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在同一天有两个日期出现,从而造成很大的不便。
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后,对于欧亚大陆而言,苏联远东的楚克奇半岛是全世界最先迎接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它的居民最先举杯庆祝新年。但是白令海峡对岸的阿拉斯加的居民却还要等一天一夜后才能进入新的一年。喜欢一年过两次生日或欢度两次新年的人,只要在元旦或自己生日那天,渡过白令海峡就成了。因此,到“昨天”去旅行,也就不足为奇。
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海船和飞机,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定:如果是在从美洲到亚洲
(由东向西)的途中横越变更线时,就要从日历上一下子撕去两页或者把日期加上一天,这样,一天的时间就会“不翼而飞”。回去的时候,即使过了一天也不能撕去日历。这样,一天的光阴不是“复返”了么?
为什么“国际日期变更线”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英国格林威治(零度经线)是九月一日上午七时,那么向东数至变更线(东经一百八十度线),已经是下午七时。但向西数至变更线(西经一百八十度线和东经一百八十度线重合)时,却还是八月三十一日下午七时。因此,“国际日期变更线”正好是八月三十一日下午七时和九月一日下午七时的分界线,向东越过这条线时,应该把日期减去一天,向西越过这条线时,则应加上一天,这样和当地的时间就相符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