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泊头市永华火柴公司 经过党员公开与三评运动 工人增产积极性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1-07
第3版()
专栏:

  泊头市永华火柴公司
 经过党员公开与三评运动
 工人增产积极性提高
【本报讯】林远报导:冀中泊头市永华火柴公司经过党员公开与“三评”运动(评工作、评关系、评学习),工人的觉悟普遍提高,自十二月六日起,展开一个月的热火朝天的生产运动。
该公司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原创立于民国二年,事迹前该厂所出的“第一”和“地球”牌火柴,即久享盛誉,与天津货媲美。“七七”事变后停工一年旋即复工,后因日寇的压榨,于民国三十三年秋季又被迫停工。三十四年国民党县长掘堤放水,该厂倒房三百余间,一部分机器淤泥损坏。三十五年五月泊头解放,我民主政府为发展工业,帮助该厂开工。今年三月,原股东代理人李秀岩请求政府投资扶助,经冀中行署批准,将公家贷款作成股金,改为公私合营;由政府代表张硕同志充经理,李任副理。自此,经全体职工共同努力,渗淡经营,业务有很大改进:首先建立了职工会,纠正了过高工资偏向、实行了全面工资制;八月份开始生产节约运动,规定凡超出应有生产量给予额外奖金,大大刺激了工人生产情绪;十一月份该厂支部公开,共有党员八十五名,几占全体职工的五分之一;党员在工人面前展开自我批评,致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有三十多个工人要求入党(已批准了十七个);党员并带动了群众进入“三评”运动,展开群众性的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许多工人在检讨中感到过去缺点很多,自动要求增产,弥补过去损失,这进一步改善了工人与厂方的关系。在这种基础上,迎接了冀中“全力开展生产运动,以应军需民用”的号召,在工厂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小组酝酿,个人订计划,与各股互相间的热烈挑战,到十二月五日全体职工的动员大会,各股报告自订的劳动公约,工人们个个磨拳擦掌,争先发言,情绪至为热烈。
这次运动的要求,以提高质量为主:药头要匀,烂梗子(火柴杆)和双头要少,盒料、盒匹和盒底一般大,装盒要满,商标清楚、装璜美观。因应市场需要,规定日产量由二十箱(每箱一四四○包)提高到二十六箱。工人互相勉励,劳动的自觉性空前提高;过去,上班铃响了,工人多慢腾腾的走进机器房,现在,天刚亮就到机器房,整理机器,铃声一响,机器就开动了。过去,工务科检查时,有的工人不服气,说些怪话,这次,工务科同志提出了意见,工人们都能虚心接受,并和气的回答:“以后注意好了”。大家并提出了“不浪费”,“不损坏机器”,“不无故请假”,“不旷工”的口号。在这以前,每日实到人数占百分之八十九,运动第一周实到工人数则为百分之九七点九八。在产量上,日产量刻已提高到三十箱,有一天曾达到三十二箱(多添置三个排轴机、油盘、药盘各一个、包装股女工添了四十多名)。过去九部排轴机,平均每个机器日产量排出四十六车(每车三十板,每板二四○○根苗三两重),运动第一周每部机器日产量为五十一车,提高了百分之十点四。党员王锡铭同志最突出,摇的最多,有一天曾摇到六十三车,而平常也保持五十八、九车。镟盒料机生产效率最高,过去每机日产量出二十七万七千盒料,现在则提高到三十五万八千盒料,实增百分之二十九。锯木股由日产量截出木一一二平方尺,提高到一三○点二平方尺。石印股过去两个人切活,每天切八十到九十万活(糊一个火柴盒的纸是一个活),这次党员张墨池同志自报奋勇一个人切,每天切出七十到八十万活,效率几提高一倍。
各单位工人的精工细作,在质量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残品和双头减少了,运动前每箱出残品双头火柴三点六五斤,现在则降为三点一四斤。过去油盘上砸板,因使力过大,砸坏了板面,现在大家都注了意;在放板时,将硫磺头冲下,使磺易于凝聚在梗子头,显得火柴头大也均匀。包装技术也有了改进,每盒都有差不多一百根。该厂技师康波同志底精心钻研,试制的硫化磷,色泽鲜亮,黄而脆,此外来货还纯,现已制出六百余斤,比用赤磷每磅可减少成本十二、三万元(边币)。而且没毒,对工人健康有利。因为制出量还少,不能全部做硫化磷火柴,在生产运动中,以黄磷和硫化磷混合物制出的“第一”牌火柴,划时发火既快且稳,很受商贩欢迎,都反映比济南出的“三光”牌火柴强。所以,该厂火柴不但畅销冀中各地,一向为济南火柴独占市场的德州和临清,现在已被永华的“第一”牌火柴起而代之,且有供不应求之势。
但该厂的生产运动,记者则感到尚存有若干偏向和缺点:首先是该厂在指导思想上对以提高质量为主不够明确,没有更好的启发工人群众的智慧,大家研究、创造;而偏于强调增产,而使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尤其是包装的女工、童工劳动时间竟长达十三小时,这是会影响她们的健康和发展,该厂必须立即纠正。另外,该厂关于工人学习的照顾还差,也应密加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