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路越走越宽——介绍王崇伦技术革新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17
第2版()
专栏:

路越走越宽
——介绍王崇伦技术革新的道路
本报记者 常工
王崇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鞍钢有名的技术革新能手,从一九五三年创造万能工具胎以后,始终高举技术革新的大旗前进。十年来,他先后实现了九十九项技术革新,保证了鞍钢许多厂矿的生产,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和工程师。现在,他是鞍钢机修总厂第一加工车间主任。
一九六二年是继续贯彻“八字方针”的一年。鞍钢生产方针全面转向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机修总厂的任务空前增加:过去遗留下来的许多技术关键问题要迅速解决,一些依靠国外进口的设备和部件要他们来生产。党对王崇伦寄予很大的希望,中共鞍山市委要求王崇伦等劳动模范更好地发挥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保证完成党交给他们的任务;王崇伦没有辜负党对他的希望。他像滚雪球一样,从几个人扩大到几十人,从几十人扩大到几百人,最后扩大到一千五百人,投入一个巨大的技术学习热潮,把技术革新推上一个新的阶段。仅在去年一年中,他们厂就实现了八十二项技术革新,解决了三十四项过去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关键。
王崇伦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呢?
最近我来到多年不到的鞍钢,访问王崇伦。从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他的技术革新所以又多、又快、又好,除了他的那种旺盛的革命干劲和钻劲以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能够坚决地、始终如一地依靠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真正实现了党所倡导的领导、科学技术人员和群众的三结合。
一开始,他就给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九六二年的九月间,大型轧钢厂要大修了,分配他们厂生产一批传送辊道上的链子板。这批链子板有好几千块,规定十天以内交货。他们厂从来没有生产过这种产品,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清楚。厂长把王崇伦找去,要他和他的第一加工车间完成一半。
王崇伦没有多大把握,说:“太多了,不行啊!”
“怎么不行?”厂长对他表示无限的信任说:“只要你们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来个技术革新,不就行了吗?”
王崇伦觉得很对,再没说什么,回头就把任务布置下去了。但是,生产刚刚开始,新问题就来了。原来,每块链子板上都有两个长圆形的轴孔,大小、部位要求一丝不差。根据当时的条件,他们只好依靠钳工用锉加工,费劲不小,每人每天只能锉五块,把全部钳工投进去,也很难完成任务。
怎么办?
王崇伦发现这些链子板同自行车上的链子片差不多,只不过厚薄大小不一样罢了。他想用冲压方法来生产,行不行却没有把握,就把技术员于惠春、老工人王延廷、于全江等人找来共同研究。
“用冲压的方法行不行?”
“行倒行。”技术员于惠春说:“咱们生产的链片厚,用什么冲压,还要想想。”
老工人王延廷说:“咱们的土压力机就行。”
这话一落音,大家都说好。接着,他们忙开了,于惠春当场制图,王延廷和于全江去做零件。没过三天,一台冲压工具胎成功了。试车的那天,周围挤满人,矻磴一声,一块板儿就压好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百倍,质量达到百分之百。给他们的任务,提前一天完成了。
提起王崇伦实行的三结合,就得追溯到一九五六年。那时,他被提拔为工具车间副主任。开始,不知道领导工作怎么做,经常在办公室忙着签文件、批表报。这对他来说已经很吃力了,但是,有些工人和技术人员看他很少到现场来,就在背地里发出不少议论,有的说他的两眼只能向上不能向下,有的说他当了官,把工人忘了,等等。不听则已,听到这话,王崇伦实在受不了,立即找到党委书记,要求回到他的心爱的铇床小组去。
“为什么?”党委书记感到奇怪。
“干不了。”王崇伦不高兴地说。
“这话不是咱们工人说的。”党委书记开导他:“你数数看,咱们厂里的干部,有几个不是工人提拔的?现在工厂是咱们的,咱们不干叫谁干?”
王崇伦无话可说,只好讲出了实情。
党委书记听了,笑起来:“这有什么了不得呀,人家说你当官了,不理他们了,你就多到现场去,同他们在一块,不就解决了吗?”
党委书记的话真见效。当时,他们车间正为鞍钢许多厂矿赶制一批机器上用的分油器,到了现场,他就劳动起来,从中发现给分油器的螺丝开口,既费力,又费工,钳工们用锯加工,累得满头大汗,活儿出不上几个,锯条却断了不少。他想用机器来代替人力,但时间不容许慢慢琢磨,他就把技术员马宏朴和老工人刘玉新等找来,商量一个解决办法。第一天没有成功,第二天又琢磨,就琢磨出一套铣床快速切削螺丝开口的工具来。
这是王崇伦技术革新的一个转折点。
原来,他到现场去,是想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扭转群众对他的看法,当时并没有想到,一到现场,却实现了一项技术革新,提前完成了任务。从这件事情里,他深深感到:要领导群众完成生产任务,就得坚持技术革新,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要坚持技术革新,就不能光靠自己一个人,而要坚决依靠老工人和技术员。他们之中,有的富有知识,有的富有经验,只要把他们的智慧集中起来,什么革新都能实现。但是,要做到这点,就不能形式地到现场走走,看看,而是要同他们打成一片,共同劳动,共同商量。王崇伦刚刚从工人提拔为干部,工作范围扩大了,不熟悉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不同群众结合,是寸步难行的。想到这些,他进一步明白了:要完成党交给自己的任务,要把技术革新继续推向前进,就得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同老工人和技术员结合起来。
从此,王崇伦就走上了同老工人和技术员三结合的道路。
事实是最好的回答。王崇伦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的技术革新就越多越好。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前夕,他同老工人和技术员创造的铣床三重分度胎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当时,他们车间接到一批矿山的紧急订货——钻探接手,要半月以内完成,不然就会影响矿石的生产,影响鞍钢全公司的任务。看到任务这样紧急,这样重要,他们车间立刻掀起热烈的竞赛。竞赛开展起来,发现铣床的能力不够,车工的成品大量堆积着。王崇伦叫技术员李国山再抽几台铣床来,李国山说不能再抽了,否则要影响其他方面的任务。王崇伦看到这条路不通就向铣床本身想办法。他站在铣床旁边,端详许久,对李国山说:“算算看,这台铣床能不能再加两把刀?”
李国山算一算,说:“五把也行,就是没有分度头。”
分度头是铣床加工钻探接手不可缺少的工具。王崇伦听了,立刻想到蜗轮蜗杆同分度头差不多,不知能不能够代替它。于是同李国山一起,找老钳工钟守书、姜文起共同研究。这些老工人都是满腹经验,听说用蜗轮蜗杆代替分度头用,都说能行。他们当场分了工,画图的画图,制作的制作,没有几天,铣床的三重分度胎成功了。一台铣床顶上三台铣床用,大批钻探接手准时送到矿山。
一九六二年是王崇化荻得更大成就的一年。
这年开始,他响应党的加强基层领导的号召,再度回到过去曾经工作过的工具车间。上班没几天,炼钢厂的订货员张青山跑来了,要他们为国外进口的空气压缩机加工阀片。王崇伦知道这事,早在半年以前,他们曾经进行过多次试制,都未成功。现在张青山说一点备品没有了,如果不赶快制造,就要影响炼钢厂生产。任务紧急,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他就带上老工人刘金余、技术员万铁汗赶到炼钢厂。炼钢厂的工人看到王崇伦亲自出马,相信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对他表示热情欢迎。他们要看图纸,工人们立刻铺好;他们要看阀片,工人们立刻打开。从图纸和实物观察中,他们发现阀片有三百六十个毫米大,一个半毫米薄;每个空气压缩机里有几十片,运转起来,像风箱的舌头一样,滴滴??发响。看罢,王崇伦问刘金余和万铁汗:“能制造吗?”
“试试看吧!”
回到工厂,立即试制。这消息一传出,过去曾经试制未成的人就说风凉话了。王崇伦感到压力很大,心里也在嘀咕,但他看到老工人和技术员很积极,信心也就增强起来。开始,他们在小磨床上磨,一连试了好多块,块块都撬起来。但是,他们没有灰心,又到大磨床上去磨,这回不撬了,但厚薄不匀。又经过反复的检查,先是磨床不平,他们连忙修理,以后发现阀片放得不正,他们重新放好。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一片片又平又匀的阀片大量地制作出来了。……
这件事意义很大,它不仅为人们完成空前繁重的任务增强了信心,同时为全厂掀起巨大的技术学习和技术革新的热潮铺平了道路。当时的情况是,他们制成功阀片之后,新的更繁重的任务又来了。新的任务,质量要求很严,时间限得很紧,而他们厂的青年工人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技术水平适应不了。这时,王崇伦又调到第一加工车间当主任,他认为,实现技术革新,要依靠老工人和技术员,提高全厂的技术水平,要依靠更多的老工人和技术员。想到这些,他就深入到各个车间去串联、鼓动和组织。老工人马宝让、刘金余、温景珍、陈福洪、工程师李国珊、技术员谭任、王家树等热烈响应,一个技术学习和技术革新的热潮在全厂如火如荼地掀起来了。
王崇伦是怎样依靠老工人和技术员呢?
可以说,王崇伦本人就体现了三结合:他是工人,又是干部,还是工程师,所以他对老工人、技术员的工作很熟悉,对他们的思想很了解,对他们的困难很清楚,在依靠他们,同他们合作的时候,就能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关心他们。去年三月间,一天,王崇伦正在市内参加技术会议,厂长忽然打来电话,说大孤山的粗破碎机带病生产好久了,很危险,公司经理叫他立刻带些人去修好它。王崇伦没有二话,回到工厂,带上老工人马宝让、技术科副科长于泉富等人,坐上汽车,连夜赶往大孤山。
大孤山是鞍钢的主要原料基地之一,粗破碎机又是大孤山的咽喉。粗破碎机很大,由四层楼高的钢骨水泥支撑着,上面架有铁路,火车来来往往,每隔四分钟,就把一立方米大的七十多吨重的矿石倾倒下去;在它的下面,有一条巨大的运输带,日夜不息地转动着,破碎了的矿石,就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中破碎。现在,这个粗破碎机的三十多吨重的横梁的轴孔由圆形磨成椭圆形,四十多吨重的巨大的破碎锤在里面乱晃荡,破碎速度已由四分钟降为七分钟,严重地威胁着整个鞍钢的生产。
他们详细察看过了,当场研究起来。他们知道赶制新的横梁来不及,正在生产的横梁又不能拿下来,就决定采用修孔镶套的办法,修复已经扔在旁边的旧横梁。但是,这个横梁太大、太重,运回工厂去修很费事,把工厂的大立床和大镗床拿来也不可能。根据这个情况,王崇伦说:“用猴子骑大象的办法干——把咱们过去用过的土镗杆拿来就地加工”。
回到工厂,分头准备:制图由于泉富负责,土镗杆、减速机和卡具由马宝让负责。没过几天,一切都就绪,准备去大孤山运的时候,马宝让向王崇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土镗杆由谁来操纵?
“当然是你。”王崇伦说。
“我不行。”马宝让说:“有个人很拿手。”
“谁?”
“第二加工车间八级工人白振昌。”马宝让介绍说:“这人同我一样,脾气有些倔,人们背后说他有点落后。……”
“脾气谁没有?”王崇伦说:“至于落后,也不一定。是真落后,还有别的原因,得分析分析。走,咱们看看去。”
白振昌四十多岁,身体结实,正在车床上紧机器。王崇伦上去热情地说明了来意,白振昌却有点怪,既不热情欢迎,也不断然拒绝,只是爱理不理地说,干就干呗,到哪里不是一样?见到这个情景,王崇伦的心冷了半截,心想,别人说你落后,真不假呀!第二天他们动身前往大孤山的时候,白振昌准时来到,并且带来需要的工具。王崇伦发现自己的看法错了,白振昌并不是真落后,只要尊重他,信任他、帮助他,他是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出来的。当时,尽管春天已经来了,鞍钢的天气还是很冷。王崇伦看到白振昌穿的单薄,同厂长商量,给他借了棉大衣和棉靴子。到了工地,白振昌干得挺卖劲,他更把白振昌的事迹,通过广播站、黑板报给以表扬。从这时起,白振昌更积极了,白天黑夜都守在机器旁边,还把他的绝招拿出来。当轴孔加工到最后的时刻,土镗杆吃空刀,王崇伦和马宝让都没办法,很着急,白振昌却不慌不忙地上去,巧妙地利用横梁上的油孔,一刀下来,顺利地完成了整个修孔任务。……
这件事情立刻传遍鞍钢,大孤山矿长特地派人到机修厂表示感谢,公司经理专门写信表扬他们,白振昌同马宝让、王崇伦一样,成了全厂学习的榜样。
王崇伦就是这样依靠老工人和技术员。开始是在他的车间,以后扩大到全厂;开始是为了技术革新,以后扩大为技术学习;开始是临时性的,以后变成了制度;开始只有几个人,以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依靠这个力量,王崇伦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革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关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