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从“司空见惯”处找增产节约门路 太原氮肥厂职工创造节约了近一千万元财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20
第1版()
专栏:

从“司空见惯”处找增产节约门路
太原氮肥厂职工创造节约了近一千万元财富
新华社太原十九日电 太原氮肥厂职工最近从许多“司空见惯”地方,开拓出几百个增产节约好门路。通过这些好门路,全厂职工已经为国家创造和节约了近千万元的财富。
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焦炭,约占全厂总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四以上。在贮料场上,焦炭堆得像一座座小山。每月都有上万吨焦炭从外地运进贮料场,同时又有上千吨粉焦和不合格的小块焦被当作废物从这里清理出去。过去,人们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按设计规定煤气炉只能用十三毫米以上的大块,不能用小于这一规定的碎焦。在新近展开的增产节约活动中,工人吴造昌等同车间技术员何学朋一道提出建议,认为小块焦可以用在生产上。车间生产主任宋殿谋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他们查找资料,同老工人一起试验,改进操作工艺,最后终于克服若干技术困难,使六点五毫米以上的小块焦都能入炉利用。这一成果被采纳用到生产上,焦炭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七,每月能为国家节约焦炭六百三十多吨。
在造气车间发生炉的自动控制操作台上,工人每天都按规定每隔三分钟就按动两次电扭,把发生炉里的煤气送进管道,把吹净的废气放走。可是,在按动电扭放走废气的一刹那间,是否跑掉有用的气体?过去没有人考究过。今年二月间,这里的工人为了让每点有用的气体都能增产氮肥,在车间技术员的帮助下进行了专门分析测定。通过这次分析测定发现:只要把每次往管道里送煤气的时间延长两秒钟,全厂每小时就能增产水煤气八百多立方米。这项建议被采纳以后,工厂没有增加设备,每天就增产二十七吨氮肥。
造气车间职工的革新事迹传播开去,启发了全厂职工。他们开动脑筋,都注意从自己岗位的细小地方着手寻找增产节约门路。氮肥厂是耗电较多的企业。全厂负责供电的电气车间过去只管送电不管如何使用。增产节约活动展开以后,车间技术员叶体玉顺着输电线路来到压缩车间。他分析了压缩车间两台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发现只要把功率因数由零点九九减为零点九八,就可降低电压,减少耗电。为此,他又跑到发电厂、市供电管理部门等单位去商量,并在技术、工艺上作了改进,最后使功率因数小数点后第二位减少了一。这样作的结果,每月为国家节约耗电量多达十八万度,每月节省约一万元的电费开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