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北京八百多名城市青年热情建设农场 他们的劳动改变了农场的面貌 也使自己受到了锻炼和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22
第2版()
专栏:

北京八百多名城市青年热情建设农场
他们的劳动改变了农场的面貌 也使自己受到了锻炼和改造
据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北京市现在有八百多名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农业的城市青年在城西北五十多公里外靠近长城的南口农场里热情地劳动着。他们之中绝大部分是高中、初中毕业生,有六百多人是在最近两年去的。
这个以果树为主兼营农、牧、副、渔的大型农场,是一九五八年由北京的几千名下放干部在一片荒石滩上建设起来的。四年来,这里一共种植了十几万株果树,去年已经有部分果树开始结果。农场里还饲养了不少家禽家畜,去年一年曾供应附近人民公社一千多头良种小猪和十几万只小鸡。为了战胜干旱,全场目前正在紧张地修渠引水,二十多眼电井日夜不停地从六十多米深的地下抽出水来,浇灌果树,原野里响彻了一片机器声。
青年们看到农场的事业不断发展,非常兴奋,在劳动中都互相鼓励,积极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去年夏天为牲畜打草时,王克慎第一天打了四十八斤,第二天就猛增一倍。冬天挖果树坑是比较重的劳动,当时风大天冷,有的人手被磨破了,但是当大家想到现在的劳动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再过几年这儿果树成荫,风景宜人,许多人都能吃到他们辛勤培育的鲜美的水果的时候,都把这种劳动当作非常愉快的事情。有些人不熟悉果树剪枝工作,便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记下剪枝的方法,下班后在果树前琢磨,晚上,有的人还在被子里背诵剪枝口诀。
劳动改变了农场的面貌,也锻炼和改造了每个人。建筑工人的儿子于德江,原来身体比较弱,来到农场以后,他循序渐进地提高体力,现在身体比较健康了。有一次上山去打荆条,在同志们帮助下,克服了山高雾大天冷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从前爱打扮的王秋萍,在生产劳动中处处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过去有人开玩笑地说,她身上最好挂个锚,才能不被大风吹走,现在人们都说她身体健壮多了,干活“像样了”。
青年们经过各种形式的业余技术学习,进步很快。孙振家在四年多时间里,先后用函授方式学完了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的若干专业课程,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地担任各种技术工作。高中生张国栋几年来曾两次被农场送到兽医训练班去学习,现在成了一个专职的兽医防疫员,他还在深入地钻研兽医科学。四年前的高中生朱振邦在老师傅指导下,现在担任了全场果树种植、水利工程等方面测量规划工作,今年全场一万多米输水渠道都是他设计的。一九五八年建场时,全场只有四个果树技工,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能独立地担任果树的各种技术工作。在食品加工、畜牧、机械、电力等方面,也成长起一批新的技术力量。
农场里有图书馆、运动场,也有各种各样业余文娱团体。许多青年都把农场当作“自己的家”,决心在农场工作一辈子。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弟在这里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都鼓励他们听党的话,安心劳动,争取当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农业技术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